所谓体制改革,在我国,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所谓深化体制改革就是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那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我们因如何借鉴其他大国的发展经验来深化我国的体制改革呢?
民生问题具体包括: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分配公平问题。这里就教育问题进行说明。现在我国教育问题的现状:中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庞大的农村教育体系。然而在“高等教育扩招”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农村教育的情况却未有长足的发展。农村教育依然存在着教育投入低、辍学率高、教学条件差、师资缺、没保障的状况。2000年。国家宣布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然而,必须看到,目前“普九”的成果是低标准的,并且相当脆弱。一方面,所谓“基本普及”。是指85%的人口覆盖地区实现这一要求,还有l5%的人口覆盖地区一主要在西部贫困地区一这一目标远未实现;即便在“普九”已经验收的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也是很不巩固、很脆弱的。不少地区的辍学率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据光明日报报道.2004年中国农村小学和中学辍学率分别达到2。45%和3。91%,应当指出,就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 “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重新抬头。到二十世纪末.我国虽已完成了大规模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任务。在2000年后。党和政府继续坚持以农村教育为重中之重的原则.先后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整体也获得了继续持续发展。2003年。国家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国家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2004年实行“一费制”.2005年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全国80%以上的小学以及64%以上的初中都在农村。所以.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对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就其原因是存在着一系列的老大难问题:校车问题,入园难问题,择校问题,减负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等等;政府和百姓都在想方设法为解决这些难题而殚精竭虑,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加大投入。然而,又有谁搞清楚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在哪?如果不将这些根源铲除了,头疼治头脚疼医脚,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表面看是没有尊重教育规律人为地瞎折腾,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在很多教育发达的国家,教育部门履行更多的是教育服务者的角色。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教育部组织法》规定,美国教育部的职能很简单,就是提供一些联邦资助,收集和传播关于学校和教育的信息,以及确保教育机会的平等。因为它既无权任命一个学校的校长,也无权规定教师的职称和薪水,更无权过问学校的课程和老师的教案。很显然,与其说美国教育部是一个\"管理\"机构,不如说它是一个\"服务\"机构。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我们当然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治理我们的教育问题需要的并不是乱向别人\"出拳\",一些看似权威的\"禁令\"老是有禁不止,一拳打在棉花上,其实恰恰是在破坏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威性,要改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和与现实不相适合的管理体制 。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很多促进我国教育快速优质发展的重大政策,特别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颁布之后的近两年,教育事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问题在发展中逐步得到整治。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同时也做了一些不该做、事实上也没有做好的事儿,很多教育顽症依
然存在,多年的痼疾依然我行我素。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就要从自己下手,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能不能少一些禁令思维,多一些疏导性的政策;少一些指令性的文件,多一些服务性的政策;少一些具体的干涉,多一些方向性的、政策性的指导。另一方面,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尽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给学校以充分的自主权,彻底去掉行政化、市场化、工程化、政绩化办学的思路和行为,让教育家办学、教授治校成为现实,让教育按照教育的轨道、遵照教育的规律,以各自的特色和品质,形成教育的百花园。深化体制改革,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持久保证1、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财政制度 、2、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教师人事制度3、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监管机制。
综合以上内容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深化我国的体制改革,解决我国的教育民生问题的对策为:1、实施义务教育均衡战略。均衡教师待遇和办学条件2、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贫困生资助制度3、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4、增加投入、降低收费,保障中等职业学 校毕业生优先就业5、扩大优质高中资源,让更多人享受优质 、扩大优质高中资源, 高中教育6、合理投放高校招生指标,使教育大省、 、合理投放高校招生指标,使教育大省、 西部地区享受更多入学机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