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23-09-2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摘 要: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认识到让学生学到生物理论知识很重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实验教学;培养;能力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也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地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学生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结合平时的生物实验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整合能力

利用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例如,七年级的第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本实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对于如何观察却感到非常迷茫,因为不会操作显微镜没法观察,同时临时装片的制作又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我在这节课的实验教学中首先用创设恰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明确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而要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材料必须薄而透明,要达到薄而透明,又需要对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其次我将《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归纳出显微镜操作要领: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头细观察。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

归箱。把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整个制作过程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根据归纳按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来做,这样,学生面对实验台上的各种用具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二、利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喜欢生物这门学科往往是受丰富多彩的实验内容的诱导。由于对生物实验的好奇心和兴趣感,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去探索生物世界的强烈欲望和创新意识。教师能结合生活实际适当启发与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住实验的兴趣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三、利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间的自主合作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在初中生物实验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等特点把实验内容分给一小组的每一个同学,使他们分项完成共同合作,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勤于动手,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宽松、和谐,更有趣味。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例如,我在讲《植物的无性繁殖》一节实验中,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本地的无性繁殖的植物进行课外实验,采用5人为一组,一人记录其余四人每人负责操作一种繁殖方法(1.扦插;2.嫁接;3.压条;4.营养繁殖)。第二节课让每组学生讨论并复习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可自由发言、也可轮流发言、

或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活跃。我在学生合作中组织、引导、参与,并且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交流情况,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地点拨学生,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植物无性繁殖的知识。这种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合作、尊重别人、正确地看待自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唯一者,这样就把学生个人的学习行为转变为集体行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能力。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这几年来在生物实验中的体会。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等各种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和要求的。这样,不仅能让他们学到生物理论知识,也能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作者单位 河南省沈丘县洪山一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