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困境及出路

2022-08-0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CMYK

//农经研究/

·53·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0.05.021

浅析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困境及出路

□鲁胜瑞

(即墨区田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农业经济在发展中面临困境,如何积极面对困境并合理

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乡镇农业经济工作者进行不断地探索,制定科学的策略,找到出路。

关键词:农村经济;困境;出路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5-005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3文献标志码:A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进度缓人均收入为2%476元,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形慢,收益不高。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经济全成1/3的差距。改革开放后,农民经济有了一定的提球化带来的冲击,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总的战略目高,然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短暂的缩小后又标产生了影响。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新拉大。关键期,党的十九大在民生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力求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在政策上加大对农2

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

业经济发展的鼓励与支持,提出发展城乡一体化经2.1..加强农村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是我国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推动着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农村要注重提升教1

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农村学生的专业知识。目前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辍学率不断提升,大部分学生仍保1.1..劳动力过剩

持原有的观念,认为读书无用。因此在解决教育问题受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上,首先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国家要完善相关的过度重视农业发展而忽视重工业经济的发展。截至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2002年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5亿,并呈现上设施,对教学楼、图书馆进行大力的建设与完善,保证升态势。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但过多的农村图书资源的供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硬剩余劳动力导致我国就业岗位严重缺乏,影响社会经件支持。

济的发展[1]。

在教学手段方面,投入现代化技术,鼓励教师运1.2..农业收入不断减少

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目前,棉花等个别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价格过高,教学效率。另外,鼓励更多优秀教师投入农村教育,增导致农产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加师资力量。优化国家特岗考试制度,在政策上对教此外,恶劣天气也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收成。农产品师的就业进行引导。坚持普及义务教育,减少学生在的投入成本高,回收成本低,导致农民收入不断下降。教育上的经济压力。

根据市场调查统计,与1996年相比,2000年农民的2.2..统筹城乡建设,优化产业结构

收入下降了2.1%。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与城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1.3..农村劳动者文化偏低

系,保证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受农村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在农村种植结构上,注重合理分配,因地制宜发展农教育意识,忽视孩子的成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村经济。农村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产更偏向于技能的掌握,对孩子自身的观念造成影响。业结构,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发展方向,推动农此外,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大量教师不愿意去农业经济发展。

村工作,导致师资力量缺乏。农村经济发展以种植业为主,因此要进行农业水1.4..基础设施薄弱

利系统的建设,注重农产品的输水系统,在水源的储基础设施薄弱是影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一个最存上,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如进行雨水收集、储存冬天直接的因素。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降雪等方式。此外,大力提倡大棚种植技术,减少极端农村道路建设不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相对落后、缺乏气候对农产品的危害[3]。

对农业种植的技术支持等[2]。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第三产业的开1.5..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发。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对“快节奏”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迅速与农村的不适应与排斥,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农村成为的差距逐渐拉开并不断扩大。调查显示,2002年农民

市民缓解压力的“宝地”,(下转第55页)

CMYK

//农经研究/

·55·

让农民放心,又可以满足群众对农业服务多样化的需学管理,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同时对这些

求,使农业不断发展。

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

对于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地区,国有企业应采取改革农业经营方式是提升农业经营效率、提高农不同的参与方式,从基层深入到整个农业管理中,因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国有企业对农为这些地区的经营管理基础薄弱,也是我国进行农业业的扶持不应只体现在财政上,更要在观念、技术、生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民收入普遍产力革新上起关键作用。不高,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而进城务工,造成了农村土地闲置、劳动力4

结束语

流失、创造财富的能力更加低下,发展缓慢,形成了恶我国农业要想改革,就必须依靠国有企业的力性循环[3]。

量。国有企业在参与的同时,起到引领、示范、管理作国有经济要想打破这种循环,应该做到以下几用,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社会点。①将农村资源重新整合,将进城务工和愿意转让影响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的土地经营权人员的土地作价入股,使其成为公司的股经济环境决定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不能仅依靠自身力东,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也为进城务工的农民量,更要有外力扶持,要发挥国企在财政、技术、现代提供更好的保障。②将那些没有进城务工的人员组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现代化发展。让农民起来,让他们成为公司的工人,为他们发放工资,提供感到安心放心,激发生产潜力,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模社会保障。③国有经济要把自己在管理、经营组织、财式,使农业走上高质量、可持续、绿色环保的发展道政、技术方面的优势汇集起来,指导集体组织进行科

路,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劲松,姚菲菲.国有经济主导推进农业现代化.浙江经济,2013(19):46-47.[2]梁晓东.我国的农业经营形式初探[J].天津社会科学,1984(4):15-20.[3]吴晓阳.加快调整农业产业化组织及经营方式初探[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40-42.

(编辑:周宏燕)

(上接第53页)

可以建设“农家乐”、写生基地,发展旅游经济,创建品程中要讲究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能熟练运用现代牌文化,提升经济收益。化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农民要不断提高专业素2.333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

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也2.533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为应对这个问题,我国导致农村经济停滞不前的最大问题就是供给侧应鼓励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壮大,可以解决农民工因自结构不合理。由于农产品成本高、农作物生产效率低身素质不高而无法应对大城市就业需求的问题,缓解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市场的有效供给。因此要制了就业压力。

定合理的策略,进行有效生产。降低农产品成本,因地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吸引了外国企业进入制宜进行农产品种植。

中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在中外农业生产活动合作与在对农作物进行防治时,要合理配置优质化肥,竞争中,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引导农民不科学进行农药防治。此外,要不断创新大棚种植技术,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应对挑战。对此,政府应鼓励农减少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民与外企农业进行合作,引导农民参加现代化技术培农民要合理消耗粮食库存,减少资源浪费,根据区训,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建设农业基地,鼓励农民在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不断创新。国家政策的引导有利于农民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应对国际挑战,并有效缓3

结束语

解农民就业问题。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在发展中面2.433农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临困境,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也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不断加强农村教育、提不断提升。国家对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供技术支持、统筹城乡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农村推动着农民不断进行自我发展。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过剩劳动力、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推进供给侧结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使用,要求农民在进行种植过

构改革等,从而为农村经济面临的困境探寻出路。

参考文献:

[1]岑少春.试析南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4):165.[2]文铃惠.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困境和出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15-117.[3]贾淑帅.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168-169.(编辑:周宏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