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政治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政治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

1. 经济学 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的总称。

2. 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称。

3. 生产力 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包含三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4.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关系

5. 经济规律 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6.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7.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8.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9. 交换价值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10. 具体劳动:具有各种特殊的具体形态的劳动。生 产使用价值

11. 抽象劳动:撇开其具体特点(形式)的劳动。一般人类劳动 形成价值。

12. 个别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个别生产者所 耗费的劳动时间

1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4 . 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特别)训练的劳动力就能从事的劳动

15.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可以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由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16 .价格 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7. 货币. 稳定(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8. 价值尺度 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尺度。

19. 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0. 纸币 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流通的价值符号按其所代替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1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 情况。

22. 价格机制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与其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有机

联系和运动

23. 资本: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4. 劳动力的价值 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由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25. 绝对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 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26. 相对剩余价值 通过改进技术、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27. 超额剩余价值 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28. 工资 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格。

29. 计时工资 劳动力价格以一定时间做计算单位时的工资。如月工资、日工资。

30. 计件工资 按生产产品的数量计算(支付)的工资

31.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 服务的数量。

32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3.产业资本循环: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使自身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34.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在实物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在价值上分为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三部分。

35.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所构成的。

36.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其价值一次转移以新产品中去。

37.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38.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39. 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40. 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

41. 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指农业资本家为获得土地使用权而交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用工人的关系。

42.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43. 资本集中:许多较小资本合并成为大资本的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大吞并小,二是联合。

44. 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

45. 级差地租:与土地生产条件差别相联系的地租。

46. 商业信用 职能资本家之间由赊销商品所产生的信用。

47. 平均利润 即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与其资本投入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

48. 借贷利息 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49 利润率 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着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50. 股份公司 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而创立的资本企业。

51. 股票 向公司投资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52. 经济体制 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经济体制是一种表层次的 生产关系。

53. 国民收入再分配 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