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
1.对课文《三峡》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C) A.自/三峡七百里中 C.猿鸣/三声泪沾裳
B.至于/夏水襄陵 D.每至/晴初霜旦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
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正》。《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书中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B.本文以大笔点染的手法,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C.本文通过对三峡的整体风貌和四季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D.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4.读课文《三峡》,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C)
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二、 填空题
6. 《三峡》原文填空。
①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重________。
②文章表现三峡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③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
④描写三峡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 三、 文言文阅读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李唐来 B.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C.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 D.虽乘奔御风/屠乃奔倚其下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C )
A.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 自:如果
B.①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②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
C.①哀转久绝 绝:消失,停止 ②或王命急宣 或:有的人
D.①林寒涧肃 肃:肃杀 ②属引凄异 属:连接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写水按照四季的顺序写,条理清楚。
B.文章重点写水,因为本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本书是为《水经》作注解的。 C.三峡两岸的山具有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D.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文题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文章描写的对象和文章的主要内容。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下列语句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B.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C.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D.属引凄异(连接)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B.第③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树、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C.第④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D.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虽乘奔御风( ) ②属引凄异(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作者写三峡的秋景主要抓住了“猿”这一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是为了突出三峡的什么特点?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子的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以为大有所益
)
B.绝巘多生怪柏 猿则百叫无绝 C.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 D.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2)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作者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山的高峻,第二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B.文章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使文章节奏张弛有度,跌宕多姿。七百里山势写的是静态,夏水暴涨写的是动态,前后节奏反差强烈,扣人心弦。
C.文章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致,先总写三峡的全貌,再分写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D.文章最后融情入景,以忧伤的渔人歌谣作结,间接地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3)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巫山曲 孟郊①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②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③,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④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注】①孟郊:唐代诗人,仕途坎坷,一生潦倒。这首诗写的是羁旅巫山时,在巫峡中行舟的见闻和感受。②阳台:今重庆巫山县高都山。③暮雨:指神女。④目极:极目远望。 (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_____ ②良多趣味 良:_______________ ③属引凄异 属引:_______________ ④行云飞去明星稀 稀:_____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三峡》中,正面描写三峡的山连绵高耸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巫山曲》中,描写巫山连绵高耸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三峡》《巫山曲》两篇文章的手法和情感各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1)A
(2)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相同点:都是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甲】文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乙】文写出水清澈透明。 8.(1)C
(2)①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不能通航。
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夏季,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
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9.(1)C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
趣味。 (3)A 10. (1)A (2)B (3)A
(4)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5)连绵不断或山多,隐天蔽日或山高 11.
(1)①这里指飞奔的马,②连接
(2)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3)一是突出三峡秋季肃杀凄寒的环境特点;二是突出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4)语段(一):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从正面写出水势极大,水流猛且急的特点;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船行速度之快,从侧面写出水急的特点。
语段(二):①用“水流交冲,素气云浮”从正面写
水急雾大;用“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从正面写水势浩大,水流湍急。②用“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写行人观水的反应,从侧面表现水流急,水雾大;用“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从侧面突出水的湍急。 12. (1)C (2)A
(3)①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②(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凄寒肃杀。 13.
(1)①同“缺”,空隙、缺口,②甚,很,③接连不断,④稀少
(2)①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
②即使是乘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4)《三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
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巫山曲》运用想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借凄美的传说表达了作者羁旅在外的愁苦情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