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字化微笑设计应用于上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价值评价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中 国 医 药 指 南 2019 年 8 月第 17 卷 第 23 期 • 临床研究 •

151数字化微笑设计应用于上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价值评价

赵传奇

(沈阳市口腔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2)

【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 smile design,DSD)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60名分别患有牙齿畸形、龋齿、黄牙等各种上前牙牙齿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对试验组应用数字化微笑设计辅助常规修复治疗方法,对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进行牙齿修复治疗,最终请两组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包括牙齿形态、牙齿颜色、发音和微笑)。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自己牙齿的外形、颜色、整齐度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了数字化微笑设计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关键词】数字化微笑设计;美学修复;上前牙治疗;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3-0151-02

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 smile design,DSD)是借助计算机综合运用美学理念对牙齿设计,最终以3D立体的形式展现在患者面前,使患者更准确地看到治疗后的效果。现如今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患有口腔疾病的人数日益上升,并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点也有所改变,一口洁白皓齿是每个人的梦想[1]。本次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改善情况,以及对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数字化微笑设计应用于上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价值,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一共收治的需要进行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为13~68岁,平均年龄为(30.5±4.5岁);试验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为17~67岁,平均年龄为(29.2±3.7岁),病程(1±2)年,治疗时间为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研究意义(P>0.05)。本次试验均在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下进行。纳入标准为:①因上前牙空隙过大、牙齿形态不齐,长短不一,需要进行义齿修复者。②上前牙过于拥挤,但患者本人不情愿进行正畸治疗。③牙齿牙垢较多、牙齿发黄、具有氟斑牙等各种妨碍个人形象问题的牙齿情况。④每位患者意识清醒,有着正常的审美系统化的护理,其是一种灵活管理方式[3-4],可通过团队、圈员合作和努力,圈员之间群力群策,针对现有骨科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系统分析之后作出护理整改方案,规范有序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骨科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骨科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提高了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5-7]。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术后功能锻炼作用的认知、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掌握度、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和自理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和自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骨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正确认知,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观、自主表达能力、行动能力。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牙齿进行修复;实验组通过DSD方法辅助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牙齿进行修复,两组实验均要在同一位医师的治疗之下进行,以免受其他因素干扰,最后由护士根据患者所填写的满意度调查表(包括牙齿形态、牙齿颜色、发音和微笑)统计出来患者的满意度评分[2]。 1.3 疗效观察指标: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牙齿形态、牙齿颜色、发音和微笑的对比,将患者满意度标准分为十分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统计两组患者的各级满意度人数。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2

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 结  果

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对自己牙齿形态满意度明显低于试验组,并且试验组患者中有2例希望牙齿更加亮白一度,1例患者发现微笑起来牙齿两侧有略微不对称,经过积极治疗后,已达到患者想要的效果,试验组患者中满意程度均在一般以上,两组患者在牙齿形态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齿颜色、发音和微笑上差异无统计学参考文献

[1] 叶金红,刘莲珠,刘旭丽,等.品管圈活动在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

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17(10):1596-1598.

[2] 蔡学联,郑芝芬,唐晓英,等.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住院患

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59-61.[3] 方曙静,刘梅,许勤,等.品管圈在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25(3):299-301.

[4] 肖继荣,丁永艳,李前方,等.降低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导管滑脱率的

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4,13(10):26-28.

[5] 王礼莎,王礼娇.基于品管圈活动的骨科护理带教质量效果分析

[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6):66-67.

[6] 管学妹,俞玲英,陆龙妹,等.品管圈活动在压疮高危患者延续护理

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7):772-776.

[7] 张洁,丁艳琼,冯锦茶,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

术期出入量记录准确性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25(11):37-39.

152• 临床研究 •

August 2019, Vol.17, No.23Guide of China Medicine雾化吸入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代茹玲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摘要】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5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加特布他林雾化液2.5 mg加布地奈德混悬液2 mg进行治疗,每天雾化吸入治疗2次,对照组患者使用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加糜蛋白酶4000 U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未给予其他祛痰、镇咳剂类药物。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雾化吸入药物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疗效不同,采取特布他林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雾化吸入药物;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3-0152-02

雾化吸入又叫做是气溶液吸入疗法,属于现代治疗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气体射流的原理运行的,水滴撞击产生的微小雾滴能够悬浮在气体中,然后进入呼吸道与肺部沉积,从而实现治疗局部呼吸道疾病的效果,让气道分泌物得到湿化稀释,临床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采用的雾化吸入药物种类比较多[1]。本文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十分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P值

牙齿形态22/135/93/80/0<0.05

牙齿颜色18/1611/131/10/0>0.05

发音27/263/40/00/0>0.05

微笑25/205/70/30/0>0.05

沟通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通过简化图像设计、传输、流程,将完美的设计与微笑美学和设计美学结合起来,对治疗后修复的牙齿形态、颜色以及发音和微笑后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得到让患者最满意的治疗效果[6]。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三个月后的积极治疗之后,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牙齿形态发现试验组更加符合美学标准,使牙齿的形态更加美观自然,并且患者心理情况有明显改观,心态愈加积极乐观,自信得到极大的提升。综上所述,数字化微笑设计确实在口腔医学应用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目前上前牙美学修复中最为有效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达到患者最满意的效果,而且帮助医师和患者之间的更加有效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成立专业的医疗团队,设计更加精准完美的治疗方案,将数字化的虚拟设计运用到实际的手术当中,达到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积极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刘梅,杜月明,钱敏,等.数字化微笑设计(DSD)在前牙瓷贴面微创

美学修复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8):1039-1042.

[2] 何艳芳,孙阳,王瑞霞.数字化微笑设计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

用[J].口腔生物医学,2018,9(3):155-158.

[3] 王伟,刘宝刚,谢乔,等.应用前牙美学评估表对前牙美学修复患者

满意度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9(10):592-595[4] 柳玉树,李峥,赵一姣,等.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在前牙美

学重建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0(1):78-84.[5] 覃建平,欧阳罡,赵三军.数字化微笑云设计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

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8,28(6):360-363.

[6] 包炯,光寒冰.DSD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要点与临床效果探

究[J].口腔医学杂志,2017,37(12):1099-1103

[7] 李峥,柳玉树,叶红强等.数字化修复结合牙周手术解决复杂前牙

美学缺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1):71-75.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出现过口腔问题,如牙龈出血,牙齿不齐,颜色发黄等,还有一些遗传因素导致了牙齿不齐。还有一些先天氟斑牙、黄牙的患者,他们不敢张口大笑,缺乏自信,影响人与人的沟通,影响个人发展[4],恰恰这些缺陷在临床上需要通过正畸治疗才能够修复,由于正畸的治疗时间过长,通常技师主观指导下的审美只是理论上的审美,无法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牙齿状态和特殊需求改善,且临床医师无法在术前向患者具体描述治疗效果以做出双方都满意的治疗决策,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多种意外情况,无法向患者直接展示并讨论其具体的治疗方法,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医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间接造成了患者在经过传统牙齿修复治疗之后,仍然存在着咬不齐、牙齿松动、牙缝隙过大等多种不良情况,并未完全达到患者想要的效果,因此如何在术前向患者展示术后效果辅助做出良好的治疗决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以来,患者口内的数字化图像采集一直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临床医师不仅配有专业的摄影摄像器材,如专业的数码单反相机、三角支架、专业闪光灯以及价格高昂的镜头,并且掌握高难度的光学原理知识摄和摄像技巧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发现数字化微笑设计(DSD)在口腔治疗中的能够解决此问题。DSD首先拍摄患者的术前牙齿照片,包括止息颌位照片、大笑照片,前牙黑背特写照片[5],然后利用照片软件的强大功能对每张照片进行美学分析,将2D的面部图片转变成3D口内设计,更好地将术后效果呈现给患者,有利于形成更加有效的医患沟通,利用DSD虚拟设计牙周医师可以对患者临床治疗,并且进行牙齿缝隙检测,缩短了与患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