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六)大智若愚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毛病,总觉得自己很聪明能干,别人都不如我,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优越感只是满足了自己一时的虚荣心,其实有多大意义呢?真正智慧的人,一定是大智若愚的,也一定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他应该知道,任何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任何领导,他能坐在今天的位置上指挥你,一定有他成功之处。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可以不去模仿也不去羡慕别人,我们可以有自己的个性,但是我们不以此鄙视任何人,我们需要的只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吃了不少苦,活没少干,好评价没有,倒落了个不听话的名声。有一次我对学校的一个安排有意见,具体什么事记不得了,还是很久之后有人告诉我的,说当时别的班都服从了安排,只有我不听学校的,这事连我自己都忘了,别人却清楚地记得,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和言行举止是会给人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势的,这就是我经常被人误解的原因。四十而不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就一直努力去克服自己个性中的弱点,克服不掉的,就忽视它,把自己擅长的发扬光大。的确,生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人生哲学。有一次带学生做迎新年联欢准备,我们的计划是走出校门搞活动,但是学校来了通知所有班级必须在校内开联欢会,我们准备好的计划要泡汤了,我很生气,和校长差一点吵起来。这时我面临一个选择:是以自己的个性和学校抗衡,还是服从学校安排。我分析了一下,这个不是教育中原则性的问题(如果是原则性问题则绝不让步),只是一个安排上的区别,如果我一个班这样另类,可能会得到我学生的拥戴,但是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又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让他们学会和上级对抗?还是学会怎样正确地处理个性与统一的关系问题?从各个方面考虑,我最后决定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调整活动方案。这一转变是微小的,但对于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它标志着我在处理这类问题上思维方式的改变:即坚持自己的个性,但是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不以自己的个性与学校统一的要求对抗。真是活到老学到老。话说回来,如果过去不坚持自己的个性,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案例,但是做了适当的调整之后,未必不能继续演绎精彩。如果在校内能把活动搞得同样精彩,也是一种成功,但是这种成功会得到学校的领导的肯定和赏识我非简单迎合,但是于人于己都有利的事,为什么不做?越是有了一点成绩,越是要识大体,在大方向上和学校保持一
1
致,有那些抱怨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去好好策划怎样做到更好。要我说,有本事什么样的班到你手上都能被你搞出名堂来,越是学校统一要求的大活动越能体现你的创意,做到这些,才是一个优秀而全面的班主任。
让你带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班级,对你是天赐良机,千万记住人弃我取。以我这几年为例,正是因为带一个差乱班让很多人知道了老板老班。是公平的,一切安排自有它的道理,关键是你怎么去利用。把这帮孩子交给我带,我要对得起他们和他们背后的那么多家长。好好做自己的事,不去想那么多别的情况。吃点苦不要觉得委屈了(我讨厌娘娘腔),总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我是个人才,很多人都说我做一个小班主任憋屈死了,但是我觉得如果自己真是个人才,就是扫马路也会比别人扫得好。陈佩斯表演过一个著名的小品《主角和配角》,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就是配角,也照样能把观众的注意力抢过来。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问题是你首先要是金子,并且要让它在适当的机会下发光。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