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开设历史《文献检索》课程的几点感悟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教师观点】 高校开设历史《文献检索》课程的几点感悟 田志光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文献检索》课程是当今大学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而对于资料繁杂众多的文史专业,《文献检索》课程 的开设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改变学生对传统文献的认识,学会检索文献的方法,认识到对文献 辨别考证的重要性,并有效提高学生自学与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历史学专业;《文献检索》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19一O2 文献检索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与 学习,他才从中华书局出版的《明史》、《明实录》等典籍中 利用,不断提高自学与科研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目前, 查找第一手的材料,而不是引用通俗读物中的第二手或是 我国许多院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文献检索技能是新型 第三手材料。 人才的必备能力、科学研究的基础要素,是终身教育的需 二、学会检索文献的方法 要。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自觉捕捉信息、 检索文献需要对文献类型有一定的了解,这门课程列 获取信息的意识。对学生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论文 举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和书目,如历代典章制度 的撰写,毕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历史学专业 方面可以检索各种典章制度的辞典、《十通》以及{--十四 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十分必要,因为历史资料浩如烟海,对 史》中的职官志等,行政区划方面可以查检{--十四史》的 历史学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来讲如何选择有价值的资料,通 地理志以及各朝地方志,还有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 过阅读资料如何发现问题,再到尝试着去解答问题,成为 图集》、周振鹤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等。 他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而文献检索这门课程会给他们 在检索方法上,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检索对学生们 一把解决难题的钥匙。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 来说是受益最大的。学校图书馆的网络文献有中国知网 进一步理解文献的内涵、培养自学的能力直至得窥治学的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数据 门径。 库、维普中文数据库、还有专门针对文史专业的“中国基本 一、对“文献”内涵认识的深化 古籍库”和“中国方志库”,这些简便易操作的数据库可以 “文献”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日:夏 帮助学生们检索和下载到所需的论文、书籍和史料。此外, 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 除了利用校园网数据库查检资料外,在讲授中将我自己所 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里孔子所说的“礼”包括 熟悉的“新浪爱问共享资料”、“爱如生论坛”、“国学数典论 有关古代典章制度的一切知识,孔子认为记载和掌握这种 坛”等校外网络资源介绍给学生们,这些校外网络资源注 知识的是书籍和有学问的人,即“文”和“献”。汉代的经学 册后即可下载各种学术书籍和文史资料,方便省时,同时 大师郑玄认为“献犹贤也”。《尔雅・释言》:献,圣也。因此汉 也可以节约学生们购买纸质书籍的一些花费。 代之前的“献”指圣贤之意。宋末元初的马端临在《文献通 三、认识到对文献辨别考证的重要性 考》自序中言: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 检索到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文献 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 进行辨别考证,如果文献辨别错误,那么所得出的结论势 “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 必是靠不住的。如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序言中言:其载诸 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 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未当者,精研谭思, 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 悠然有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而对于一个入学不久的 氏把“奏琉”、“评论”同“经史”分开,未必符合孔子原意,而 大学生来说,辨别文献的真伪和利用价值无疑是最重要的 以“文献”兼指书和人,则与《论语》是一致的。后来,“文献” 一环。例如在课堂上我讲解了这样一个例子:南宋李焘所 一词偏指著述。 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版)卷一二 对于入学不久的大学生来说,历史文献不过是像{-- 二《杜衍传》载:宝元元年十二月甲戌,知并州、枢密直学士 十四史》之类的古代典籍,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对文 杜衍加龙图阁直学士,以太原要重,藉衍镇抚故也。此处李 献有了科学全面的认识,使他们了解到文献不再局限于以 焘将杜衍所加的“龙图阁学士”误为“龙图阁直学士”,而据 纸质为信息载体的图书报刊资料,而且还包括古代以龟 《宋史》卷三一O《杜衍传》载:(杜衍)为枢密直学士,求补 甲、兽骨、石刻、竹简、布帛等,现代以磁带、胶卷、硬盘等为 外,以右谏议大夫、知天雄军……迁尚书工部侍郎、知永兴 物质载体的非图书资料。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文史文献的特 军……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又据《东都事 点,如根据文献形成层次和加工程度,文献可以划分为一 略》卷五六《杜衍传》载:(杜衍)以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 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以及文献征引的原则和特点。 迁龙图阁学士、知并州,又徙永兴。杜衍去世后,其好友兼 例如,某一学生写作一篇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论文,他刚开 同僚的欧阳修在为其所作的墓志铭中言到:拜枢密直学 始则去图书馆找了几本通俗性读物,如《郑和下西洋史 士、知永兴军,徙知并州,迁龙图阁学士、复知永兴军。(见 探》、《郑和下西洋记》等,从中引用了郑和船队的人数、人 《文忠集》卷三一《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欧阳修 员构成、船队结构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而通过这门课程的 所作的杜衍墓志铭应为研究杜衍生平的第一手史料,其明 一119— 【教师观点】 普通高校提升军事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刘君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摘要: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课又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其他学科和教育方式无法 替代的重要功能。普通高校提升军事课教学质量,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 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军事课;特征;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20—02 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按照 2.新时期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要置身国防基础工程 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 建设需要的现实背景下进行。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课的教 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的规定,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 学,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手段。徐向前元帅曾 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 经指出:国防力量的强弱,不在于常备军数量的多少,而在 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 于战时有无足以迅速动员的大量人力和物力的国防基础。 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 对在校大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军事课教学,是为国家储备大 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 批后备兵员,为军队储备一定数量的后备军官,一旦发生 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高校的军事课教 战争,即可迅速参战。这种寓兵于民,寓官于校的做法,对 学质量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 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更为重 伐,与时俱进创新军事课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是摆在高校 要的是,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客观上要求作战群体,尤 军事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其是各级指挥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大学生是 一、新时期提升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质量的时代背景 我国人口文化构成中,科学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抓好这 1.新时期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要置身当前国际形势 一群体的军事教育和训练,这对于我国在未来高科技战争 发展的现实背景下进行。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 中,夺取战争胜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的主题,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 3.新时期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要置身培养合格建设 本改变,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 者和可靠接班人现实背景下进行。军事课具有对大学生进 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面对新的挑战,中国超越传统观念, 行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国防意识教育、正 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交流合作,密切相互协调。中国的任务 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思想教育功能。通过军事课能 就是要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建立 使大学生深刻了解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光荣历史,了解军 适应各国发展水平和要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不合理 人的博大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高度的爱国热情,也 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保障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使大学生从中看到和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显示出军 平等发展的权利。当今的中国,更加愿意同各国加强协调 事课的认知教育功能。军事课培养了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 与合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实 力,锻炼了大学生的意志力,说明军事课具有能力培养功 现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做出积极的努力。 能。而这正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内涵,因此,军事课 确指出杜衍所加为“龙图阁学士”,这一点与《宋史》、《东都 是能够主动获取信息、知识,来形成对某一课题或某一领 事略》同。又如《靖康稗史》中《开封府状》中记高宗生母韦 域的系统了解。如果是通过自己去获取知识、信息,形成前 氏在靖康二年(1 127年)被金人俘掳北去时的年龄为38岁, 人和他人所没有的认识或判断,这就是一种研究。所以自 比《宋史・后妃传下》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所载韦氏年 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对信息和知识 龄要小了10岁。这是一种偶然的记载失误?还是另有隐情? 的选择、收集、判断和综合运用。众所周知,信息是无所不 何忠礼先生经过认真、仔细的考辨,终于揭开了宋高宗君 在的,知识一般可以附着在人的头脑里或人们所创造的一 臣所以要虚增韦氏年龄的用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南宋前 些工具里,但更多的知识则是人们利用各种载体记录存贮 期政治上一系列难以理解的问题:如高宗因何不让钦宗南 的。这种存贮知识的载体就是文献。所以要成为有知识、有 归,自北方返回的大臣(除秦桧外),因何人人都受到迫害, 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善于检索和利用文献,具备较 南宋初年为何要禁私史等问题作了解答。通过以上事例 强的文献检索能力。过去人们过分鼓励博闻强记,后来人 的分析,学生们明白了对史料考证辨别的重要性。 们在教学领域中又提倡“仓库理论”,认为教学就是用知识 四、提高学生自学与研究的能力 填满大脑这个“仓库”。但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 《文献检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教 人的大脑也无法容纳如此巨大而又越来越多的知识量。所 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面 以一旦我们掌握了文献检索技能,就能提高鉴别、索取和 临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求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 选择知识的能力。基于此,《文献检索》课程所传授的技能 研究能力。这两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获取信息和综合 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当前的论文撰写、毕业实践等,还是 运用信息的能力。我们大体上可以这样来理解,自学能力 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一直伴随着他们。 -1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