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生态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

2021-12-3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科学论坛 l—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关于生态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 王彩春 (凌源市环境保护局122500)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对促进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取 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 词]环境监测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X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294—0l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决策的技术依 据,其主要工作是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及原因,说清污染源主要污染物 排放总量,形成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为我国环境履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提出生 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控对策。 一 环境检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 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 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和宏观生态 监测系统,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 系统技术(GPS),连续观察空气、水体污染状况变化及生态环境变化,预测预报 未来环境质量。有力扩大了环境监测范围以及监测数据的获取、处理、传输、应 用的能力,为环境监测动态监控区域环境质量乃至全球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强 有力的技术保障,极大促进了环境监测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监测的实时陛、连 续性和完整性。 二.我田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7o年代初期,随着管理“三废”工作的 开展,各省市相继建立了环境监测站。到198o ̄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工作 会议时,全国已建成300多个各级环境监测站。2004年,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环境监测工作提 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1.环境监测网络与自动监测系统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能力,主要措施包括: 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监测,加快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完善主要流域水质 自动监测系统,加强近岸海域监测网能力、生态监测能力、监测信息传输能力等 方面建设。 (1)现场监测自动化 环境质量监测仪器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如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 统、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降水自动采样系统、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等。 污染源监测实现在线自动监控。废水、废气自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噪声自 动在线监测等。 (2)实验室分析测试自动化 实验室分析测试从手工、经典化学方法向仪器分析发展,并通过计算机技 术实现自动化,如测试有机污染物质的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一质谱 联用仪,测试金属毒物的等离子光谱一质谱联用仪,测试分析无机离子的流动 注射分析仪等。 (8)应急监测的简易快速 在污染突发事故的现场,需要小型便携快速的现场监测仪器,现在发展方 向:现场应急监测车,配备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多种有机污染物光谱测定仪、现场水质实验室、现场速测仪、现场检气管等。 (4)遥感监测 广义上定义: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质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 的一种探测技术。遥感监测系统(3s系统)是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统称,可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生态 环保监测。 (5)生物监测 浮游植物与生态的水质监测:浮游植物中的一些藻类可以作为模型生物应 用在急性生物毒性测定及评价中,如藻类的生长抑制实验,从而对污染物进行 生物毒性测试并做出评价。 浮游植物与水环境物质循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水环境中物质循环的 重要生物化学途径,浮游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类和二氧化碳 制造有机物,对水环境中物质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浮游植物与环境评价:水体生物群落结构的定量分析,如多样性指数和藻 294 l科技博览 类种类商,用这些多样性指数和藻类种类商来表示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从而反 应对环境的影响。 (6)信息化 建立全省环境监测信息广域网,提高全省环境监测机构协同效率,保证响 应迅速、政令畅通,加强全省各监测站之间的信息互通、实现数据共享。 三 环境监澍技术与其相关的理论 1.环境检测技术自身的概念 环境的监测是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技术的运用,对环境中的化学、物理 和生物方面的污染物进行间断『生的或者连续性的测定,进而对其做出相关的环 境质量的评价。环境监测工作都是在发生污染的现场进行的,主要包括了对化 学污染物的监测、对物理污染物的监测、对生物污染物的监测和对生态的监测。 2.环境检测技术及其研究意义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进行管理和开展环境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也是制定相 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时重要的依据。进行环境监测活动的主要意义是对环境的质 量做出评价,对环境未来的变化状况做出预测,最后针对其结果做出相关的环 境法规来改善环境。在现在这个科技与环境发展不平衡的时代中,我国的环境 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污染现象。人们因为自身的利益因素对环境进行破坏的事例 也不在少数。 四 我国环境监测未来发展 调查表明,据目前状况分析,环境监测网络的构建必将成为今后的热点问 题,各要素的监测技术日臻成熟,但农村隋况较为复杂,问题越来越突显,农村 环境监测技术的制定将是近期的工作重点。 1.当前,我国结合不同的监测对象,已构建了诸多监测网络,包括对空气、 噪声、水质以及沙尘暴的网络监测等,其中自动监测系统也必将是今后环境监 测网络的主要支撑。对解决其污染源的监测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今后的工 作中,必将会建立更多的环境监测网络。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下几种自动化 监测系统 除网络监测外,自动监测系统也必将是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2.在未来的发展中,环境监测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同家必会加大对其投 入,在科技的配合下,使环境监测配套逐步升级。从而大幅度提升其监测水平。 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监测的实力越来越强,以及国家的高 度重视,各种保障措施必当真正落实,而环境监测的保障也会随之加强,使得其 监测技术得到充分发挥,相应的,其实力也必将越来越强,同时国家对此越来越 关注,定会加大相应的资金物质投入,从而改变环境监测物资匮乏的状况。 其次,由于环境监测技术的优势逐渐被应用,管理制度会不断健全,与之相 对应的管理制度也会得到不断改善,以适应整个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这也必 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再者,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环境监测的信息也逐步实现计算机化。当 前,虽还未完全实现计算机化,但在未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环境监测技 术的紧密结合,环境监测信息将逐步实现计算机化。 结柬语 环境问题,不仅是我们国家在发展时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全球需要面临 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有了监测就可以实时的 观察到环境变化的动态,以便我们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 只有踏实的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这项工作,环境问题才能得到缓解和解决。 参考文献 [1】赵燃.崔再斌.中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农业经济与科技, 2012. [2]杨洁.仁寿县环保局加强环境监测服务经济发展.四川新闻网,2012. [3]胡冠九.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 [4吴学兵.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问题的探析[J].科 4]技资讯,2012(O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