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五) 波的形成和描述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周期长
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动立即停止
2. 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3.(北京高考)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1甲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乙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乙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4.(上海高考)一列横波沿水平绳传播,绳的一端在t=0时开始做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经过时间t(3T/4<t<T),绳上某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则在2t时,该点位于平衡位置的( )
A.上方,且向上运动 C.下方,且向上运动
B.上方,且向下运动 D.下方,且向下运动
5.(浙江高考)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2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图2
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C.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多一次 D.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
6.(福建高考)如图3,t=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4 s,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6 s时波形的图是( )
图3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7.(8分)(重庆高考)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一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速率v水平向左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图4所示的图像。y1、y2、x0、2x0为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由此图求振动的周期和振幅。
图4
8.(12分)如图5所示,甲为某一波在t=1.0 s时的图像,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像,波速为4 m/s,求: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图5
(1)说出两图中AA′的意义。 (2)说出甲图中OA′B图线的意义。 (3)在甲图中画出再经3.5 s时的波形图。 (4)求再经过3.5 s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
答 案
1.解析:选A 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带动邻近质点的振动,使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向外传播出去而形成机械波,但在缺少介质的情况下,波动现象就无法发生,故A对,B错;波动形成以后,各质点的振动都先后重复波源的振动,故各质点的振动周期是一样的,C错;大量质点的振动所形成的波动不会因波源的停上振动而立即消失,因为能量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故D错。
2.解析:选D 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恒定,而质点的振动是变速运动,A项错误;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平行,B项错误;质点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与波长无关,C项错误;由于质点做的是受迫振动,因此它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D项正确。
3.解析:选D 根据题图甲所示的波动图像,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a点速度为零,b点速度最大,即t=0时刻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速度小,选项A错误。由于t=0时刻质点a位移最大,所受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质点b处于平衡位置,位移为零,回复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t=0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大,选项B错误。根据题图甲所示的波动图像,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质点a从正的最大位移处向下运动,质点b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所以题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选项C错误,D正确。
3
4.解析:选A 由题可知,T<t<T,所以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质点再运动t4时间到2t时刻。该质点应在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故只有A项正确。
5.解析:选D 由题图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一个周期,知选项A、B错误;由波是向右传播的,知选项C错误,D正确。
6.解析:选C 介质中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振源起振的方向相同,C正确,A、B、D错误。
7.解析:由图像可知,振子在一个周期内沿x方向的位移为2x0,水平速度为v,故周2x0y1-y2
期T=;又由图像知2A=y1-y2,故振幅A=。
v2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2x0y1-y2
答案:周期为 振幅为 v2
8.解析:(1)甲图中AA′表示A质点的振幅或1.0 s时x=1.0 m的质点的位移大小为0.2 m,方向为负;乙图中AA′表示P质点的振幅,也代表P质点在0.25 s内的位移大小为0.2 m,方向为负。
(2)甲图中OA′B段图线表示O到B之间所有质点在1.0 s时的位移,方向均为负。由乙图看出P质点在1.0 s时向-y方向振动,所以甲图中波向左传播,则OA′间各质点正向远离平衡位置方向振动,A′B间各质点正向靠**衡位置方向振动。
1
(3)传播距离:Δx=v·Δt=4×3.5 m=14 m=(3+)×4 m,所以只需将波形向x轴
2负向平移2 m即可,如图所示。
Δt3.5
(4)求路程:因为n===7
T/21/2所以路程s=2An=2×0.2×7 m=2.8 m
求位移: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所以只需考查从图示时刻P质点经T/2时的位移即可,所以经3.5 s质点P的位移仍为0。
答案:(1)甲图中的AA′表示A质点的振幅,乙图中的AA′表示质点P的振幅。 (2)甲图中OA′B图线表示O到B之间所有质点在1.0 s时的位移情况。 (3)如解析图所示 (4)2.8 m 0
教育学习+K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