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常用修改符号的用法:
十、认识修饰句子的方法
1、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X)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设问: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疑问:提出问题。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十一、掌握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
2、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
4、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 ” 单引号‘ ’)
引号的三种用法:
(1)、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如: 她说:“我明白了。”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2)、表示强调,引起注意。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3)、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 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号(……):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1)、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2)、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3)、表示话没说完。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4)、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书句号(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1)、表示解释说明。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3)、表示声音延长。如:“嘟——”火车进站了。
十二、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地点变换分段。
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落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十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
(1)课文写了( )表达了( )。
(2)课文写了()赞美了()。
(3)课文写了()说明了()。
(4)课文写了()告诉了()。
(5)课文写了()表达了()赞美了()。
十六、给文章加上标题
一般来讲,给文章加标题可以从“内容”和“中心”两个方面去考虑。给文章加题目的基本步骤是:一读二想三加。
最后,预祝郑州小升初的同学们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中学!
------------------------------------------------------------------------------------
编辑推荐:
六年级数学复习重点知识
小升初英语的70个重点句型
根据小升初题型分析汇总语文知识点
2011年“世奥赛”河南赛区六年级真题及详解汇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