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世界优秀男子足球队由守转攻特征的研究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8 韶 2011年1月总第1 7期 Sport—— doi:10 39690 issn 1674一i5lx 2011 01 006 世界优秀男子足球队由守转攻特征的研究 韩帛辰 ,陈易章 ,陈亚中 ,贺 峰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2.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088)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淘汰赛阶段的16场比赛进行观察, 以期揭示世界优秀足球队由守转攻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把握现代足球比赛中由守转攻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足球教学 和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男子;足球;由守转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1)O1—008—03 足球比赛中许多有威胁的进攻都是 1.3概念界定 1.3.7 威胁进攻进攻的结束阶段,攻 由守转攻后发动的,而由守转攻后的进攻 1.3.1 由守转攻运动战中,守方通过 方将要或已经突破最后防守,只是由于 主要表现在发动阶段和发展阶段,这一点 对方失误、断球、抢球和对方解围球的方 技术、战术配合出现失误或被守方破坏而 已为各队所重视。当进攻被瓦解时,队员 式,从攻方处得到控球权,并从防守状态 未能形成射门的进攻以及由此而造成的 之间的位置和相互问的联系以及心理准备 转入进攻状态的瞬间。 点球。 等,均会出现漏洞,其整体的防守能力也 1.3.2 成功与失败每次由守转攻后导 就处于相对的弱势,球队能否及时地抓住 致得分、威胁球门及由此造成的角球、任 2结果与分析 进攻机会将是进攻成功的关键。足球世界 意球、点球或界外球或由进攻方继续掌握 杯是国际足坛最高级别的比赛,它云集了 控球权,均为成功,反之则为失败。 2。1 由守转攻前获得控球权的方式 各大洲最强的球队,淘汰赛中16支球队 1.3.3 对方失误 守方在没有通过主动 2.1.1 前场区域由守转攻前获得控球权 更是代表了目前足球发展的最高水平。因 的防守行为对攻方队员进行逼抢的情况 的方式从表1可以看出,在世界杯淘汰 此,本文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淘汰赛 下,由攻方队员主动失误而获得的控球权。 赛阶段,前场区域通过抢球获得控球权从 阶段的比赛进行分析。 1.3.4 断球 当攻方队员将球传给同伴 而由守转攻的次数最多为20次,其中中 时,守方队员运用防守技术动作,先于对 路为11次,成功率为90.9%;边路9次, 1研究对象、方法及概念界定 方队员得到球。 成功率为66.7%。 1.3.5抢球 防守队员运用防守技术动 通过抢球获得控球权从而由守转攻 1.1研究对象 作,对攻方持球队员脚下所控制的球所实 的次数多于对方失误和断球的主要原因在 对2010年足球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 施的抢截行为。 于,世界强队在比赛中更加强调整体协调 16场比赛进行分析,研究世界优秀男子 1.3.6 0脚传球在获得控球权后,攻方 作战,在前场无论是前锋、前卫还是后卫, 足球队由守转攻的特征。 队员通过运球而完成由守转攻后的进攻。 只要是最接近球的队员,即选择干扰性的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资料 表1前场各区域不同方式由守转攻统计 室及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并根据研究目的 和任务进行整理、概括和分析。 1.2.2录像观察法对比赛录像中的由 守转攻战例,采用暂停、重放、慢放及剪 辑的方法收集研究内容所需的准确资料。 1.2.3逻辑分析法对经过整理的数据、 资料,利用归纳、对比、演绎推理等逻辑 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投稿日期:2010—09—13 作者简介:韩帛辰(1979~),讲师。研究方向:足球教学与训练。 201 1年1月总第1 7期? 钐 9  抢球,其余队员则迅速协防,阻断对方的 于其他两种方式的原因在于,中场通过抢 从而突破对方的防线。2不同区域由守转攻后进攻效 出球路线,从而将球抢下形成由守转攻的 球获得控球权后,对方的防守队形还处于 2.机会。另外,无论中路还是边路,通过抢 比较混乱的状态。此时,进攻队员通过中 果的主要特征 守的机会,从而抓住对方的防守漏洞完成 主要特征 由统计资料可知,在世界杯 淘汰赛阶段,前场中路由守转攻后的进攻 成功率为81.5%。在22次成功的进攻中, 出现了3次威胁进攻、8次射门和1个进 球,占总成功次数的54.5%。这说明前场 2.1前场区域由守转政后进攻效果的 球获得控球权从而由守转攻的成功率都高 场迅速推进到前场,不给对方重新组织防 2.于其他两种方式的原因在于,当进攻队员 控球组织进攻时,其他队员大都选择拉开 进攻。边路成功率略低于中路的主要原因 接应。而此时,一旦被防守队员将球抢下, 其他队员根本来不及回防,从而大大提高 是,由于边路区域比较狭窄,容易被对方 共有27次,其中成功22次、失败5次, 队员延缓向前推进的速度,从而给防守队 了由守转攻的成功率。 员重新布防赢得时间,增加了进攻的难度。 2.1.2 中场区域由守转攻前获得控球杈 2.1.3后场区域由守转攻前获得控球权 的方式从表2可以看出,在世界杯淘汰 的方式从表3可以看出,在世界杯的淘 赛阶段,中场区域通过断球获得控球权从 汰赛阶段,后场区域通过断球获得控球权 而由守转攻的次数最多为288次,中路为 从而由守转攻的次数最多为190次,中路 185次,成功率为44.3%;边路37.9次, 为151次,成功率为43.0‰边路39次, 成功率为52.O%。 成功率为38.5%。 通过断球获得控球权从而由守转攻 通过断球获得控球权从而由守转攻 的次数多于对方失误和抢球的主要原因在 的次数多于对方失误和抢球的主要原因在 于,队员回撤中场区域防守后,迅速组织 于:后场严密布防并加强了防线之间横向 防守队形,并将防守重心放在中路,离球 与纵向各层次的协防与保护,进攻队员大 最近的队员迅速向持球人靠近,延缓其向 多通过传接配合以及渗透传球组织进攻, 前推进。此时,整个防守队形向有球一侧 从而增加了通过断球获得控球权的机会。 靠近,其余队员则迅速盯防对方的接应队 无论中路还是边路,通过抢球获得控球权 员,形成局部的协防保护,并封堵对方的 从而由守转攻的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种方式 传球路线,对方在难以继续向前推进的情 的原因在于,当对方三条线压上进攻并推 况下,往往会采取回传或转移的方法重新 进到前场时,其注意力大部分都已集中到 组织进攻。但在转移的过程中,经常会被 进攻当中。此时,各位置之间的空档较大, 协防保护的队员将球断掉,从而形成由守 并且留给对方的进攻纵深距离最长,当通 转攻的机会。而无论中路还是边路,通过 过抢球获得控球权时,进攻队员便可以充 抢球获得控球权从而由守转攻的成功率高 分利用这一机会快速向中场和前场推进, 表2中场各区域不同方式由守转攻统计 表3后场各区域不同方式由守转攻统计 中路由守转攻后进攻的效率和效果俱佳。 通过3次以内的传球,完成由守转攻后的 进攻,在前场中路次数最多且效果最好, 其中有3次威胁进攻、7次射门和1个进 球,前场中路有效进攻的91.7%。 前场边路由守转攻后的进攻共有18 次,其中成功10次、失败8次,成功率 为55.6%。在1O次成功的进攻中,出现 了2次威胁进攻、2次射门和1个进球, 占总成功次数的50.0%。通过3次以内的 传球,完成由守转攻后的进攻,在前场边 路次数最多且效果最好,其中有1次威胁 进攻、2次射门和1个进球,占前场中路 有效进攻的80.O%。 2.2.2 中场区域南守转政后述政效果的 主要特征 由统计资料可知,中场中路 由守转攻后的进攻共有325次,其中成功 138次、失败187次,成功率为42.5%。 在138次成功的进攻中,出现了9次威胁 进攻、38次射门和9个进球,占总成功 次数的40.6%。通过1到5次传球完成由 守转攻后的进攻,在中场中路次数最多且 效果最好,其中有8次威胁进攻、31次 射门和7个进球,占中场中路有效进攻的 82.1%。 中场边路由守转攻后的进攻共有198 次,其中成功73次、失败125次,成功 率为36.9%。在73次成功的进攻中,出 现了8次威胁进攻、14次射门和2个进 球,占总成功次数的32.9%。通过3次以 内或6到7次传球,完成由守转攻后的进 攻,在中场边路次数最多且效果最好,其 有效进攻分别为5次威胁进攻、10次射门, 以及1次威胁进攻、4次射门和2个进球, 占有效进攻的91.7%。 2.2.3 后场区域由守转攻后进攻效果的 主要特征 由统计资料可知,后场中路 由守转攻后的进攻共有295次,其中成功 130次、失败165次,成功率为44.1%。 10 铂 2011年1月总第1 7期 Sport ̄—— 在130次成功的进攻中,出现了7次威 获得控球权由守转攻,但成功率略低于通 56-59. 胁进攻、41次射门和8个进球,占总成 过抢球获得控球权。 【2】余见旭.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传球控 功次数的43.1%。通过2到7次传球,完 3.3 后场区域中路主要通过断球获得控 球效果的比较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成由守转攻后的进攻,在后场中路次数 球权由守转攻,但成功率略低于通过抢球 2003(2):76-77. 最多且效果最好,其中有6次威胁进攻、 获得控球权;边路主要通过抢球获得控球 【3]呙华锋,李溯.对影响足球比赛速度因 36次射门和7个进球,占有效进攻的 权由守转攻,且成功率最高。 素的研究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 87.5%。 3.4 由守转攻后前场中路和边路主要通 (3):372-374. 后场边路由守转攻后的进攻共有117 过3次以内的传球完成进攻,且效果最好。 [4】刘强.2000年足球欧锦赛8强由守转攻 次,其中成功44次、失败73次,成功率 3.5 由守转攻后中场区域,中路主要通 的特点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2): 为37.6%。在44次成功的进攻中,出现 9-10. 了7次威胁进攻、8次射门和1个进球, 过1到5次传球完成进攻,且效果最好; 占总成功次数的36.4%。通过2到4次传 边路主要通过3次以内或6到7次传球完 [5]张晓刚.快速反击战术在我国足球比赛 球,完成由守转攻后的进攻,在后场边路 成进攻,且效果最好。 中的应用现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次数最多且效果最好,其中有5次威胁进 3.6 由守转攻后后场区域,中路主要通 2003(4):74-76. 攻、4次射门和1个进球,占有效进攻的 过2到7次传球完成进攻,且效果最好; [6】张廷安,杨刚.足球比赛快速进攻的手 62.5%。 边路主要通过2到4次传球完成进攻,且 段与攻击位置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效果最好。 2001(4):48-50. 3结 论 【7]聂志强.中国足球队守转攻发动质量的 参考文献: 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5):22—27. 3.1 前场中路和边路主要通过抢球获得 【8]胡祥.浅谈足球比赛攻守转换时刻技战 控球权由守转攻,且成功率最高。 [1]杨次榆,李秋良.世界足球防守发展趋 术技巧的运用【J].体育研究,1995(4): 3.2 中场中路和中场边路主要通过断球 势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 19—20 (上接第129页) 接。小学的体育教育课程叫作“体育课 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和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较大的 程”,而初中和高中的叫作“体育与健 2006 空间。 康”,名字有所不同。 [4】崔伟.对建立我国体育课程论的思考 6.3 目前,对以前体育教学大纲有依赖 [J】.体育学刊,2004(1). 一 6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性的广大体育教师,面对突然没有具体教 [5]夏峰.听听学校体育改革的不同声音 的反思 材内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会产生什 [J].中国学校体育,2003(5). 么样的反应?怎样去挑战新课标下的体育 [6】夏峰.试论学校体育新理念中的“度” 6.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采用的是 课?都会出现哪些问题和现象?这些都是 [J】中国学校体育,2004(6). 事先确定目标,再选定内容,加以组织成 值得深思的。 [7]毛振明,赖天德.论传统体育教学方法 为标准化课程的课程模式。目标和内容都 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经验以及 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关系【J】.中国学校 是客观的,是通过科学分析确定的,目标 所看资料所发出的反思和问题。当然,任 体育,2005(2). 是以学生的行为为标准的,它关心的是学 何改革都会出现暂时的问题,随着改革步 [8】黄小平.实施新课标教改的误区与对策 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可观察、可量化、可 伐的前进,问题和挑战都会迎刃而解,体 [J】体育教学,2004 评价的行为变化结果,它强调的是目标越 育与健康课程会达到我们预想的目标。 [9]季浏,胡增荤.体育教育展望【M].上 具体越好、越量化越好。因此,就容易造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成对一些难于量化或无法测量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O]毛振明.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正确 效果的忽视,而这些又很可能是最具有教 对待运动技能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4 育价值的效果,如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 [1】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 (3). 特点、兴趣态度等。因此,就有可能容易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M].北 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个性的丧失。 [2]周登嵩.学校体育热点50问[M】.北京: 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8. 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毛振明,赵立,潘绍伟.学校体育学 6.2 不同学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系统的衔 [3】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