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

2020-09-1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28卷第3期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28 No.3 2010年9月 NATURAL SCIENCE JoUI 『AL OF HAINAN UNIVERSITY Sep.2010 文章编号:1004—1729(2010)03—0279一o3 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 张 琪 一,林向东 ,。 (1.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28; 3.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高校实验室的开放教学在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及充分发 挥资源优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结合海南大学“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经验, 详实地阐述了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并从“开放性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开放时间、实验内 容及专项研究等方面探讨了改革的思路和建设措施.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措施;高校 中图分类号:G 482 文献标志码:A 高校实验室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学生充分 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提高他们的综 合素质 .由于开放性实验室的正规化建设、科学化管理直接影响到实验室开放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本 文结合我校“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实验室开放性建设的现实意义和 必要性,并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开放时间、实验内容及专项研究项目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建设措施. 1 开放性实验室的意义 1.1 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开放性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和训练相关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能充分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据笔者了解,部分高校的许多大学生在计划内课程学习中对实验操作往往采取 敷衍的态度,教学效果较差,需要对实践环节补充训练;高校的实验教学资源基本上只面向本校学生,并 且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经费投入较为有限.因此,设立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在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 面起到积极作用.据一项对我校相关专业大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工作的调查,约有8%的学生有此类经 历,有20%的大学生对参加这类活动表示认同.因此认为,开放性实验室的工作重点之一应着手于对大学 生的引导和开放. 1.2有利于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开放性实验室有利于高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使他们可以分享 共有资源,体现自身能力与发展空间,并能活跃学术分围.在当前教育资源不够充足及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下,建立以科研特色和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开放性实验室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利于充分提高仪器设备的 利用率. 1.3有利于适应服务社会的需求 开放性实验室有利于提高教学、科研、对外服务的综合能力,有利于 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且可赋予实验实名、实用、实效等实质性内容,从而更好地为当地的科技、经济和 社会发展服务. 收稿日期:2010一O5—20 基金项目:水产养殖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资助(ts10477) 作者简介:张琪(1958一),女,山东巨野人,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高级实验师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歪 2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设立“开放性实验室”的宗旨应当是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其目的是培养使用 者的创新意识、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在现阶段,“开放性实验室”应以科研创新为主要任务,对其管理必 须是严格和规范的,应以“管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以“开放”作为体现管理职能的一种形式,二者应是 相互依存、 调发展的关系.实验室开放的内容主要应包括设备使用、开放时间、实验内容、专项研究等方 面,在管理上,应实行统筹规划,遵循“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并且在开放管理过程中实行以责任人管理 为主,使用人管理为辅的方式. 2.1 实验室设备的开放“开放性实验室”的责任人要切实树立一切为使用者服务的意识,一方面要加 强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并且应将大型、贵重的仪器设备与常规型仪 器分别归放,采取分制管理 .另一方面要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建立所谓“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观 念,应允许使用者根据需要有计划地使用仪器设备.此外,在实验室开放的同时,应建立和完善仪器设备 监管系统,以形成高效、有序的监督管理模式. 2.2实验室时间的开放 目前,高校中设立的“开放性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较多,因此实验教学应采取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也要考虑本单位教职工和外单位的教学、科研需求,应改变过 去受课时数和进出时间限制的静态管理方式和改变目前“开放性实验室”使用效率较低的实际状况.应根 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具有不同安排的实验时间,这样不仅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还能满足 不同部门使用者的要求,使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进行实验的时间.实验室除了要保证 上班期间足时开放外,晚上也应安排一定的开放时间段,节假日期间则可依据计划另行安排.对此,实行 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的预约制是必需的工作之一,有必要严格仪器设备使用时间的过程管理.同时可考 虑让具有一定经验的、有责任心的研究生在责任人的统一安排下参与管理,以保证充足的开放时间. 2.3实验内容的开放“开放性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应以拓宽知识、提高水平、增强能力为基本要求,实 验内容一般不要再是简单的基础性、重复性、验证性的内容,而应以设计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内容为主. 为了使实验室能有效地利用,在建没初期,可由建设者发布实验室能够承担的实验内容,应先以本校教师 和研究生使用为主,也可允许低年级本科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首先应完善管 理机制,再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当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应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验内容体 系,并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的水平和质量.此外,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身项目的要求,有目的地提 出研究内容,经接洽后即可进入实验室独立开展工作. 2.4对专项课题研究的开放专项研究是指由外单位申请,须以“开放性实验室”为协作单位的各级科 研项目,开放性实验室享有成果的署名权.虽然开放性实验室的主责是建立对外服务的平台,但要体现实 验室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就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内涵.通常开放性实验室应有一定的经费资助,除了设立 一部分项目用于资助使用者外,也可安排本实验室工作人员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任务.据了解,许多开放 性实验室的“本位主义”现象还是较严重的,而通过专项研究,可加强实验室与外界的相互交流,形成一定 数量的具较高水平的共享成果,逐步改变狭隘的局部利益追求,实现具有真实意义的实验室开放. 2.5其他功能的对外开放“开放性实验室”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例如面向周边中小学生的参观实习, 以扩大对本学科知识的科普教育;对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建立横向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承担社 会上相关行业的技术测试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定标准的有偿服务,既可以开辟实验室 管理经费的来源,提高效益,也可以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这对当地社会发展和科 技教育也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3“开放性实验室"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J 由于开放实验室的开放运行需较多的经费维持,各实验室管理责任人难以摆脱本位主义的观念,承 接外单位研究项目很少,业务开展不够,因而使“开放性实验室”的意义和作用呈下降态势.实验室管理工 作涉及的对象广泛,在管理上存在不够规范之处,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相应的支出费用增加,人员调配上 第3期 张琪等: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 281 存在一定困难;有关部门对“开放性实验室”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维持、维修费短缺;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的 人数不足,且难以对学生的自觉性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而硕士研究生在对待公共财物、实验室纪律等方 面缺乏责任意识. 4 “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措施【卜 在实验室建设中常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经费投入、设备管理与人员配备等,这涉及“开放性实验室”的 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率,也是关系到实验室能否持续、正常开放运行的关键问题.因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4.1 加大经费投入 由于开放性实验室需要药品、实验耗材和设备维护等费用,故建议上级部门应根据 每个实验室承担的开放性实验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并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如每一年度需制定经费使用计划,划分使用科目,将经费的使用情况报送相关管理部门等.开放实验室的 责任管理人应设法积极拓展业务空间,规范经费管理,可从有偿服务所得、课题经费管理费中提出一部分 用于实验室的维持与建设,以提高实验室自身的造血功能. 4.2实行信息化管理要实现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仅依靠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是很难完成的.因此,除了 需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外,还需利用实验室的平台,引进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监控技术,以计 算机控制管理部分地替代人工管理,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运行、使用的监控和网络管理,这不仅避免了实 验室工作人员的顾此失彼,而且也能较好地体现管理的力度.近年来,我们实验室的实践表明,这种方式 起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4.3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开放性实验室可实行学校一学院一实验室的3级管理体制,学校负责实验 室的宏观管理及经费拨付,学院负责经费的使用分配和人员调配,实验室则负责日常运行管理,是行为的 主体.学校、学院应当组织、协调和扩大实验室的对外业务范围,使其名副其实. 4.4建全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开放性实验室对使用者的实验申请要组织相关学科的人员进行论证, 确保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质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如应有实验室的使用计划、费用估算、完整的实验 记录、实验总结报告和成果管理等. 5讨论 我国高校中“开放性实验室”的出现并非新生事物,其建设和存在的必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在运行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确较多,也是不容忽视的,否则“开放性实验室”必将是狭义的和名实不副的.以笔者的 认识,目前,许多“开放性实验室”存在着“开而不放”的现象,而注重形式和本位主义则是导致这一现象的 根本原因.根据我国一般高校中设立开放性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可将“开放性实验室”分为“教学 型”和“研究型”两种类型来加以管理,各有侧重,又突出特色.此外,还可由当地教育部门定期组织校外专 家对实验室的运行实效进行评估,对照指标严格考核,不走形式,实行限期整改和关停制度,以此来切实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开放研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邦平,王小燕,林锦明,等.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创新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4):304—305. [2]何邦平,盛春泉,王小燕,等.开放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药学教育,2007,23(2):49—50. [3]何邦平,王小燕,林锦明,等.开放设计实验教学中试剂和仪器管理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11(3):307—309. [4]胡中栋,刘政.关于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几点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4):55—56. [5]王永强,尹绍武,陈雪芬,等.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建议[J].职业圈,2007(24):171—172. [6]钟冬辉.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初探[J].茂名学院学报,2008(6):83—86. [7]程永扬,王为,李小昱,等.试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四要素[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6):162—164. [8]尹发根,彭泽州,王文莉,等.关于地方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8(12):23. [9]曹文平.教学型本科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作用和方法探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1):86—87. (下转第284页)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焦 第三类教师的教学质量最好,7项指标得分都比较高,特别是第 , ,‰,%项.教学能结合实践,能反 映近代科技成就;讲解生动、启发诱导、有吸引力、举例典型、理论联系实际;备课充分、讲解熟练、答疑、批 改作业认真;教书育人,不断地改进教学. 第四类教师的教学质量较好,其中 , ,, 项指标得分高,说明该类教师能做到:课程进度适中、教学 深广度适中、学习负担合理;讲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书育人,不断改进教学.需改进的是, 项教学要结合实践,要能反映近代科技成就; 项讲解要生动、要有启发诱导、要有吸引力、举例要典型、 理论要联系实际; 项指导学习方法要正确、培养分析能力要得法. 3小结 本文提出了应用SOM神经网络对教学质量进行分类的模型,通过网络的建立和训练、网络分类结果 的分析,利用实际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在对分类结果的分析中提出了计算结果可视化的方格图 分析方法,使分类的结果更加易于理解.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当使用更多的数据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 以利于在实际中使用,同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多个方法分析分类的结果,以利于相互印证. 参考文献: [1]杨恒友,刘杰.层次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7(4):25—26 [2]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神经网络理论与Matlab7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张吉刚.基于SOM网络的上市公司聚类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7(6):1—3. [4]陈力捷.基于神经网络的教学质量评估模型[J].教育技术,2005(7):150—151. Classiif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Based on SOM Neural Network LIANG Na,ZHANG Ji-ga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Xianning College,Xianning 437100,China) Abstract:A model based on a mixed SOM neural network was proposed,which was used for the classiif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of 24 teachers in a University in Hubei.Some valuable conclusions were de— duced,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was clearly demonstrated b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Key words:SOM neural network;teaching quality;classification (上接第281页)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Open Laboratory in Universities ZHANG Qi ,LIN Xiang—dong。, (1.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2.Key Lab ofTropical Aquatic Bioteehnology,Haikou 570228,China; 3.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Abstract:Open teaching of the laboratory in universities plays a unique role for experiment skill training,inno‘ voting consciousness fostering,creativity ability enhancing and resource superiority utilization.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structive experiences of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Aquatic Biotechnology in Hainan University, the realistic meaning and necessity of ope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meaning were elucidated.The idea and meas。 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open laboratory;management measur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