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荷 脑0.3g 樟脑0.3g
麝 香 草酚0.3g 薄 荷 油0.3ml 水 杨 酸0.57g 硼酸4.25g
升 华 硫2.0g 氧 化 锌3.0g 淀粉5.0g
滑 石 粉加至50.0g 2.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研磨至全部液化,并与薄荷油混合。另将升华硫、水杨酸、硼酸、氧化锌、淀粉、滑石粉研磨混合均匀,过120目筛。然后将共溶混合物与混合的细粉研磨混匀或将共熔混合物喷入细粉中,过筛,即得。将25g痱子粉用目测法分成10包,用四角包包装。 3.用途
本品有收敛、止痒及吸湿等作用,用于痱子、汗疹等。洗净患处,撒布用。篇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习起止日期:2009年4月1日————2009年9月2日 实习地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制剂室 指导老师:许迎久
毕业实习科目:中药药剂
毕业实习主要内容:学会了药材前处理的方法。懂得了中药药材提取、分离、纯化、烘干所用设备的构造以及性能。熟悉掌握了关于针剂、片剂、浸出制剂、丸剂、散剂的生产工艺和所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构造。知道了关于产品质量控制的项目和检验方法。并掌握了医院药房临时用药的配制方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散剂制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
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
(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三、实验内容
1.痱子粉的制备(含共熔散剂的制备) [处方]
薄 荷 脑0.2g 樟脑0.2g 硼酸5.0g
氧 化 锌4.0g 滑 石 粉适量 制成30g [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混合研磨至共熔液化,先加少量滑石粉吸收研匀,再将硼酸、氧化锌研成细粉,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研匀,最后加滑石粉至30g,过筛(100目)混匀,即得。 [附注] (1)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称好。(2)处方中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需先以少量滑石粉吸收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匀。
(3)处方中樟脑、薄荷脑具有清凉止痒作用,硼酸具有轻微消毒防腐作用,滑石粉可吸收皮肤表面的水分及油脂,故用于治疗痱子、汗疹等。 2.冰硼散的制备 [处方] 冰片1g 硼砂100g 朱砂1.2g 玄明粉 10g
[制法] 取朱砂以水飞法粉碎成细粉,干燥后备用。另将硼砂研细,并与研细的冰片、玄明粉混匀,然后将朱砂与上述混合粉末按套色法研磨混匀,过七号筛即得。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附注] 冰片即龙脑,外用消肿止痛;朱砂主含硫化汞,外用解毒;玄明粉为风化芒硝(无水硫酸钠),外用治疗疮肿丹毒,咽肿口疮。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 总之,虽然我还不敢说我在实习中已经见识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但至少我对生产过程有了较之以前更为深刻的理解,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结合! 实验报告
实习起止日期:2009年4月1日————2009年9月2日 实习地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草药房 指导老师:梁新颖 毕业实习科目:中药鉴定
毕业实习主要内容:实习期间,学会了如何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及其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以及中药材的栽培、采集、加工、保管等知识的掌握。 中药饮片的水试鉴别:
1、茯苓:正品茯苓块用开水浸泡不溶解,不破碎;用面粉压制假茯苓块,用开水浸泡后15分钟左 右溶解成糊状。 2、血茸片:正品血茸片骨质呈淡褐色,有裂隙,用开水浸泡不溶化,入水不变色;而用胶水、红色染 料、锯末压制的血茸片,仅锯口部血红色,切片无裂隙,用开水浸泡即溶解,水液被染成红色,套上去的皮毛脱落。
3、藏红花:藏红花正品浸入水杯中,粒头膨胀呈长喇叭状,可见一条黄线徐徐沉入水底,水液呈浅黄色;用红色染料和玉米须等制造的假藏红花,入水后没有正藏红花的特征,假藏红花漂浮在水面上,水液立即变成鲜红色。
4、海金沙:取正品海金沙少许撒在水中,浮于水面不下沉,如有下沉则有泥沙等掺杂。 5、熊胆:取熊胆仁一小粒,置水面上,可见其旋转并逐渐溶解,有明显黄线下降而不扩散。伪品无此现象。
6、琥珀:不溶于水,煮沸不溶化,不变软若加热且变软或溶化则可能是松香或其他树脂。 7、乳香:取乳香适量与少量水共研,应形成白色乳状液。 8、没药:恨没药适量与少量水共研,应形成黄色乳状液。
9、青黛:将适量青黛投入水中,则浮于水面,另取本品少量加为数毫升,水层不得显蓝色。 10、胖大海:将胖大海放入水中,膨胀速度较较快,并能达到原体积的5~8倍;而伪品膨胀速度慢 ,仅能达到原体积的3~4倍。
11、麝香:取麝香仁少许,用开水冲后,或煮沸后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搅拌,静置,麝香 微溶于水,大部分沉淀,水溶液呈淡黄色,香气浓烈持久。
12、苏木:将苏木投入装有沸水的玻璃杯中,即呈现桃红色的溶液,加酸变为黄,加碱则变为 红色。伪品无此反应。
13、天竺黄:本品吸水性强,有粘舌感,投入水中不溶于水,在水中有气泡产生。伪品无此特征。
14、阿胶:取阿胶少量,加沸水适量搅拌至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静置后溶液不变稠, 而其他杂皮胶溶液会变混浊 。 化学法鉴别:
1、党参 取党参粗粉2g,加70%乙醇溶液20ml,时时振摇,浸渍30min,滤过,滤液备用。(1)取滤液2ml,置于试管中,加碱式醋酸铜溶液1滴,即产生白色沉淀;(2)取滤液2ml,置于试管中,加10%的硝酸铅溶液和5%亚硝酸钠溶液各3滴,摇匀,再加氢氧化钠溶液1ml,溶液颜色无变化。同法实验:(1)产生黄绿色沉淀;(2)溶液显红色为伪品。
2、黄芪 (1)取本品粉末3g,加水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溶液2滴,在沸水中加热5min,冷后呈紫红色(氨基酸、多肽);
(2)取上项水溶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min,加5%α-奈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在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糖、多糖);(3)取本品粉末2g,加酸性乙醇10ml,温浸2h,滤过,滤液调至中性,蒸干,加3%的盐酸1ml溶解残渣,各取滤液0.5ml,分别滴加碘化泌钾及碘化汞钾试剂各1滴,前者产生橙红色沉淀,后者产生灰白色沉淀(生物碱)。同法实验:(1)查不出氨基酸、多肽;(2)查不出糖、多糖;(3)查不出生物碱为伪品。 3、杜仲 取本品粉末2g,加20ml乙醇在水浴上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1滴,滴在滤纸上,喷20%氢氧化钠溶液,显浅黄色斑点同上实验,不显黄色斑点为伪品。
4、胖大海 取本品粉末0.2g,加水10ml,置水浴上加热30min,滤过,取滤液4ml,加氢氧化钠溶液3ml,及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ml,置水浴加热,即生成红色沉淀为真品,同上实验,无红色沉淀为伪品。
5、土茯苓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ml,置水浴上煮沸2min,滤过,取滤液1ml,滴加盐酸4滴,于水浴中煮沸1min,溶液呈淡棕色为真品。同上实验,溶液呈淡橙色为伪品。-
6、肉苁蓉 取本品粉末1g,加0.5%盐酸的乙醇8ml,置水浴上微沸浸渍10min,趁热滤过,滤液加氨试液调至中性,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3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碘化泌钾试液2滴,发生桔红色沉淀为真品。同上实验,不发生沉淀为伪品。
7、刺五加 取本品粉末,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呈淡黄色荧光为真品。同上实验,显微弱的淡白色荧光为伪品
8、板蓝根 取本品水煎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呈蓝色荧光为真品,同上实验,不显蓝色荧光为伪品。
9、高良姜 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浸渍20min,取滤液1滴,滴滤纸上,氨熏后,应显黄色,挥去氨后颜色变浅,喷1%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呈黄绿色荧光为真品。同上实验,无此反应为伪品。
总之, 以上所列各种现象,常会在我们的工作中碰到,所以我们要
仔细认真,使用两种检验方法大都可以分辨出来,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用药安全有效,严格把关!! 实验报告
实习起止日期:2009年4月1日————2009年9月2日 实习地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草药库 指导老师:沈小芳
毕业实习科目:中药炮制
毕业实习主要内容:熟悉中药的净选、加工方法。学会并掌握了各种炮制方法,如:炒法、炙法、蒸法、醋制法、锻制法和炼蜜法,并能熟练掌握炮制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知道了饮片、细片加工的要求。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饮用水。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二、切制,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软化处理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厚薄、长短、大小、宽窄通常为: 片 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 短段5~10mm,长段10~15mm ; 块 8~12mm的方块;
丝 细丝2~3mm,粗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的药材,一般应捣碎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炒时应火力均匀,不断翻动。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清炒,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晾。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麸炒,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麸皮10kg。
2.烫,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河沙、蛤粉或滑石粉。取河沙(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辅料,放凉。
如需醋淬时,筛去辅料后,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3.煅,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篇三:粉尘防治实验报告 学号:1001020206 姓名:贺俊星10矿山1班 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 一、 实验目的
我国以质量浓度为测尘标准,采用滤膜法测尘。以此作为检查工作场所是否符合 卫生标准以及作为鉴定生产工艺及通风防尘措施效果的依据。该法一般用在常温、常 压场合。本实验使学生全面掌握管道中用滤膜法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方法。室外大气及 劳动环境中含尘浓度的测定方法与此相同。 二、 实验原理
在抽气机的作用下,使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滤膜,其中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膜 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增重(即扑尘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量(用流量计测定),即 可计算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三、 实验仪器
实验用到的仪器包括ccf-7000粉尘浓度测量仪、滤膜、痱子粉、香烟。
ccf-7000粉尘浓度测量仪:仪器采用β粒子吸收法为原理设计,克服了光学测尘仪器测尘准确度受粉尘材质、粉尘颗粒大小、表面光洁度、颜色、水分等影响的弊端。防爆型式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由于此次试验采样头为全尘采样头,故测得的粉尘浓度为总粉尘浓度。
四、 操作步骤:
1.打开仪器电源,取一片干净滤膜撕掉保护层,用夹片夹好毛面朝上插入测定仪右边插槽; 2.选择“空白”,等仪器自动称重30秒;
3.将夹片取出来,毛面朝外插入采样头的插槽,选择“采样”,设定采样时间为3分钟; 4.3分钟后采样结束,将夹片取出,插入右边插槽,选择“测尘”,等候结果显示并记录; 5.总共做3次浓度测定,分别在采样过程中不做处理、撒痱子粉、吸烟,测得三种情况下的粉尘浓度作比较。 五、 实验结果
不做处理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为:4.54 撒痱子粉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为:76.54 有人吸烟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为:5.83 mg/m3 mg/m3 mg/m3 六、 实验收获
掌握了用滤膜法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方法。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一、 实验名称
粉尘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 二、 实验目的
掌握用光散射的方法测定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了解激光粒度分布仪的构造原理及操作方法。 三、 实验原理
根据光学衍射和散射原理,光电探测器把检测到的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在这些电信号中包含有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信息,电信号经放大后,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测得的衍射和散射光能值,求出粒度分布的相关数据,并将全部测量结果打印输出。 四、 实验仪器
ls 13 32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 五、 操作步骤:
1.开机预热15—20分钟;
2.运行颗粒粒径测量分析系统;
3.向样品池中倒入分散介质,至液面刚好没过进水口上侧边缘,打开排水阀,当看到排水管有液体流出时关闭排水阀(排出循环系统的气泡),开启循环泵,使循环系统充满液体; 4.点进入测试按钮,使测试软件进入基准测试状态,系统自动记录10次基准的测量平均结果;
5.关闭循环泵和搅拌,抬起搅拌面板,将适量用品放入样品池中,如有必要可加入相应的分散剂;
6.启动超声波进行分散,选择适量的超声时间(一般为1—10分钟); 7.启动搅拌器,并调节至适当的搅拌速率;
8.启动循环泵,测试软件窗口显示测试数据,当数据稳定时储存测试数据,储存完毕后点击结束按钮;
9.打开排水阀,排放被测液,加入清水或其他液体循环冲洗。 六、 实验结果
老师演示实验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七、 实验收获
掌握了用光散射的方法测定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了解了激光粒度分布仪的构造原理及操作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