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高频考点精准练专练18河流冲淤

2022-10-2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专练18 河流冲淤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21·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 m/s之间。如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 m/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1~2题。

3

图1

图2

1.由图1可知,当流量从14 278 m/s降至6 888 m/s时,该河段( )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 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 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 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

2.根据图2,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 A.河道来沙量减少 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B.河道的水位升高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3

3

[2021·山东省临沂市一模]河流泥沙的淤积量与冲刷量之间的差值一般称为冲淤量(为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值,代表淤积大于冲刷;为负值,代表冲刷大于淤积)。下图示意长江口不同水深、不同时间段冲淤量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2002~2010年,长江口冲淤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植被覆盖减少 B.入海径流量大幅减少 C.枯水期输沙能力减弱 D.三峡等库坝拦蓄泥沙 4.以5 m的水深为界,长江口河段( )

A.近岸侵蚀,远岸侵蚀 B.近岸堆积,远岸堆积 C.近岸堆积,远岸侵蚀 D.近岸侵蚀,远岸堆积 5.未来,-5 m的水深线可能会( ) A.向陆地方向移动 B.向南岸方向移动 C.向海洋方向移动 D.向北岸方向移动

6.[2021·全国文综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如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 ℃,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8分)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6分)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6分)

专练18 河流冲淤

1~2.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 278 m/s降至6 888 m/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减少,此处河流沉积作用强,才会形成边滩,而深槽区流速减少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才会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说明泥沙沉积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

答案:1.A 2.A

3~5.解析:第3题,流域内植被覆盖减少,那么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更多,冲淤量会更大,入海径流量减少会使得河流携带进入海洋的泥沙量减少,冲淤量减少,但是2002~2010年间并没有发生大的气候改变,入海径流量不有会大幅度的减少,题中所问的是2002~2010年间不是单单是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区别,三峡等库坝拦蓄泥沙使入海泥沙量减少,D正确,故选D。第4题,从图中可知,小于5米的水深冲淤量为正值,大于5米的水深,冲淤量为负值,所以结论是近岸堆积,远岸侵蚀,故选C。第5题,未来由于5米以下水深的地方淤积,5米以上水深的地方侵蚀,导致近岸堆积,远岸侵蚀,所以近海的水变浅了,远岸的水

3

3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变深了,会使得5米的等深线向陆地移动,故选A。

答案:3.D 4.C 5.A

6.解析:本题以我国祁连山为载体,考查外力地质作用过程、影响水分条件的因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1)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2)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

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