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宝墨园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宝墨园

宝墨园位于番禹沙湾镇紫泥村,始建于清朝末年,1952年荒废,1995年重建,占地面积100多亩,是集清官文化、岭南建筑工艺、岭南园林工艺和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的文化内涵于一体,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园内共有8大景区,40多个景点,30多座桥,艺术精品琳琅满目,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这儿就是园区正门了,请大家看,正门的石牌坊上“宝墨园”三个字是有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两旁的对联是由叶选平题字,刘云书写。背后横匾“薄膜生辉”则是由关山月手书,整座石牌坊是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品。

这是九龙桥,他是仿照北京金水桥而建,由一条主桥和两条副桥组成。知道吗?九龙桥三个字是从宋徽宗赵洁的瘦金体中提取出来的,中间桥上大青石上雕刻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龙,预示九龙腾飞。

请大家看,这儿就是吐艳和鸣壁了,吐艳和鸣壁是一青砖悬山式一字影壁,实意是“隐蔽“,目的是不让墙外的情况直接暴漏在外边,整个影壁宽22.38米,高5.83米,由3万多块青砖雕砌而成,正面是百花吐艳和白鸟争鸣,精雕细刻了600多只形态各异的鸟和100多种花卉和植物。以凤凰为中心,取百鸟朝凤之意,充满勃勃生机,象征着祖国繁荣富强的景象。影壁背面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雕刻,分别有《兰亭序贴》、《快雪时晴贴》等。这幅巨型砖雕由沙湾青年雕塑家何世良设计,雕刻师岭南传统砖雕艺术的杰出,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治本堂原是包公厅,因包公写过“清心为治本,直到是正身”,所以又叫做治本堂,表示为官正直、清廉是治国的根本。堂内中央挂着国画《荷花》,由广州画荷名家梁业鸿所画,堂内左侧有著名书法家启功书写的“宝墨园”名匾,它是用西汉古墓出土的木料制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由广州文史馆赠送。堂内右侧有清乾隆年间制作的紫檀木巨幅画筒,由香港著名收藏家卢中坚先生捐赠,是文房瑰宝。堂后有一块写有宝墨园园名的花岗岩石匾,是旧园遗物的唯一见证。

宝墨堂也是为了纪念包公而建的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它三面环水,正对着鉴清桥,堂前的水榭中有两株高25米,有80年树龄的盆栽老榆树。大家看,它们像不像替包公执法的大将军?堂的正中悬挂着包肃孝的画像,他身穿大红官袍。两旁的对联是“汗青昭正气,宝墨仰遗风”,这是宝墨堂的点睛之作。要想全面的观赏宝墨堂,最佳位置是对面的鉴清桥,请看,宝墨堂屋脊上有8组精美的陶塑装饰,它是石湾陶瓷大师凌国礼根据包公的故事创作的,栩栩如生。

眼前就是龙图馆了,它是宣扬包公政绩的地方,“龙图馆”三个字由欧初题字。

前面就是赵泰来藏品馆了,赵泰来是英籍华人,宝墨园的名誉园长,馆中大部分名画、古董都是由他捐献的,感兴趣的游客可以看看。

宝墨园的回廊有1300多米,以拱形青瓦做顶,用仿古石凳连接长廊两侧,累了的游客可以在石凳上休息一会。千丈回廊随地形高低曲折变化而变化,连接宝墨园的各个景点,设计者真是独具匠心啊!

这就是紫气清晖牌坊了,他位于宝墨园中部,牌坊全由白色麻石构成,仿照古代礼制仪门,五叠四柱三拱门,即5座檐楼,其中一座明楼、两座次楼、斗拱式结构,整座石牌坊规模宏大,象征着清官的高风亮节。请大家看牌坊正面石匾“紫气清晖”四个字,是由当代书法家黄苗子书,背面“鉴古通今”是黎雄才所书。

这儿就是紫带桥了,它横跨清平湖,是九孔石拱桥,全部由白石砌成,最令人惊叹不绝的是桥栏两旁总共有30多幅立体石雕,取材于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中的故事,人物、马匹和作战场面栩栩如生,是石刻中的精品。

请大家看,有只舫停在清平湖边,他就是紫洞舫,它是仿照珠江三角洲传统特色的画舫

而建,传说有个在广州做官的紫洞乡人为了炫耀,建造一一只雕梁画栋的大船,因船往来于广州紫洞乡间,所以叫做“紫洞艇”。

前面就是大型的彩绘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了,它是宝墨园的另外一个镇园之宝,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这里的彩绘浮雕《清明上河图》比原作扩大1000倍,利用陶瓷雕塑和陶瓷彩绘将结合的手法,由1352块浮雕瓷片拼砌而成,整幅画立体感强,反应了北宋都成我国社会商品交易繁盛。

前面就是收藏各种文物、古董珍品的聚宝阁了,他是仿照江西南昌滕王阁的建筑风格,绿色琉璃瓦、攒尖顶,装饰多以木雕、石雕和灰塑,室内装修均为名贵紫檀、檀香木雕刻。第一层收藏有宋元明清的陶瓷,第二层收藏陈列了历代名人的字画真迹。著名的有用檀香木刻成浮雕的唐伯虎、伪九州的24幅名画。二楼还有重彩壁画《大闹天宫》,由广州美院曾洪亮教授创作,历时13各月完成,色彩瑰丽,是艺术精品。珍藏中的极品还有嘉庆的御墨,乾隆小楷竹简孙子十三篇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