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7582180 A(43)申请公布日 2018.01.16
(21)申请号 201710946061.0(22)申请日 2017.10.12
(71)申请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建设东
路1号(72)发明人 李腾飞 韩新巍 马骥 水少锋
郭栋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代理人 伍俊慧(51)Int.Cl.
A61B 90/14(2016.01)A61G 13/12(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
(57)摘要
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有效的解决了神经介入过程中头颈部不容易固定,不方便医生操作,容易造成手术失误等问题,包括机架,机架上下滑动连接有头枕,头枕下方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依次固定有左托板和第一不完全齿轮,左托板与头枕连接,第一不完全齿轮啮合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上方固定连接有左夹板,第二转动轴依次固定有右托板和第二不完全齿轮,右托板与头枕连接,第二不完全齿轮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上方固定连接有右夹板,构成头枕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相向旋转运动,控制左夹板和右夹板向中间靠拢的结构,并利用头部自身重力,自动调节初步定位。
CN 107582180 ACN 10758218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下滑动连接有头枕(15),头枕(15)下方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第一转动轴(6)依次固定有左托板(4)和第一不完全齿轮(8),左托板(4)与头枕(15)连接,第一不完全齿轮(8)啮合有第一齿条(10),第一齿条(10)上方固定连接有左夹板(2),第二转动轴(7)依次固定有右托板(5)和第二不完全齿轮(9),右托板(5)与头枕(15)连接,第二不完全齿轮(9)啮合有第二齿条(11),第二齿条(11)上方固定连接有右夹板(3),构成头枕(15)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相向旋转运动,控制左夹板(2)和右夹板(3)向中间靠拢的结构,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上分别设有多个径向销孔,销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销(25),滑块销(25)下方固定有连接杆(26),连接杆(26)的另一端套接有旋转轴(27),旋转轴(27)设有两个相反旋向且与连接杆(26)滑动连接的滑动槽(37),旋转轴(27)正向旋转时,两个滑块销(25)分别滑动卡紧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旋转轴(27)反向旋转时,两个滑块销(25)分别滑动脱离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上均固定有扭簧(28);
左夹板(2)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12),第一活动块(12)螺纹连接有第三转动轴(14),第三转动轴(14)与机架(1)螺纹连接,右夹板(3)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块(13),第二活动块(13)螺纹连接有第四转动轴(16),第四转动轴(16)与机架(1)螺纹连接,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均与机架(1)滑动连接,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内均滑动连接有挡块(22),挡块(22)上设有多个挡爪(23),左夹板(2)和右夹板(3)上均设有与挡爪(23)配合的圆柱销(36),挡爪(23)与圆柱销(36)配合时,第一活动块(12)与左夹板(2)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活动块(13)与右夹板(3)形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转动轴(16)右端设有键槽,键槽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4),传动轴(24)上安装有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发条弹簧(33),传动轴(24)的右端固定有棘轮(34),机架(1)上固定有与棘轮(34)相对应的棘爪(35),传动轴(24)的旋转运动,可带动第四转动轴(16)螺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转动轴(16)上设有花键,花键连接有位于机架(1)凹槽内的第一齿轮(17),第四转动轴(16)螺旋转动,第一齿轮(17)只旋转运动,第一齿轮(17)外啮合有第二齿轮(18),第二齿轮(18)同轴固定有第三齿轮(19),第三齿轮(19)外啮合有惰轮(20),惰轮(20)外啮合与第三转动轴(14)同轴的第四齿轮(21),第四齿轮(21)下端位于机架的凹槽内,第四齿轮(21)只旋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相同,第二齿轮(18)同轴带动第三齿轮(19)转动一周,惰轮(20)外啮合的第四齿轮(21)也转动一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转动轴(14)包括第一螺纹杆(29)和第二螺纹杆(30),第一螺纹杆(29)与第一活动块(12)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0)与机架(1)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0)的导程大于第一螺纹杆(29)的导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转动轴(16)包括第三螺纹杆(31)和第四螺纹杆(32),第三螺纹杆(31)与第二活动块(13)螺纹连接,第四螺纹杆(32)与机架(1)螺纹连接,第四螺纹杆(32)的导程大于第三螺纹杆(31)的导
2
CN 107582180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程。
3
CN 107582180 A
说 明 书
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背景技术
[0002]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性能的提高和介入技术的成熟,神经介入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世界上各大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大力开展的一项技术,主要包括全脑血管造影、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再通和成形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栓塞治疗等,因此在各大医院的介入诊疗手术中,神经介入诊疗手术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为了得到一份清晰、准确的头颅DSA影像及介入栓塞或支架植入时,手术的并发症的降低,手术患者的头颈部固定很重要,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在实际操作中因大多数神经介入手术采用局麻或者静脉麻醉,由于患者对麻醉药的耐受程度不同,在造影剂刺激下,产生意识障碍、眩晕、失语不能理解医生指令,患者的头颈部会有所活动,这样在DSA成像时图像模糊失真,不利诊断,尤其是在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栓塞及血管狭窄的支架植入时,患者头颅的移位会造成栓塞错误或支架错误等严重并发症发生。[0003]所以,需要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来解决此问题。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有效的解决了神经介入过程中头颈部不容易固定,不方便医生操作,容易造成手术失误等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机架,机架上下滑动连接有头枕,头枕下方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依次固定有左托板和第一不完全齿轮,左托板与头枕连接,第一不完全齿轮啮合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上方固定连接有左夹板,第二转动轴依次固定有右托板和第二不完全齿轮,右托板与头枕连接,第二不完全齿轮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上方固定连接有右夹板,构成头枕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相向旋转运动,控制左夹板和右夹板向中间靠拢的结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分别设有多个径向销孔,销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销,滑块销下方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套接有旋转轴,旋转轴设有两个相反旋向且与连接杆滑动连接的滑动槽,旋转轴正向旋转时,两个滑块销分别滑动卡紧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旋转轴反向旋转时,两个滑块销分别滑动脱离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均固定有扭簧;
左夹板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块螺纹连接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与机架螺纹连接,右夹板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块,第二活动块螺纹连接有第四转动轴,第四转动轴与机架螺纹连接,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均与机架滑动连接,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内均滑动连接有挡块,挡块上设有多个挡爪,左夹板和右夹板上均设有与挡爪配合的圆柱销,挡爪与圆柱销配合时,第一活动块与左夹板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活动块与右夹板形成一个整体。
4
CN 107582180 A[0006]
说 明 书
2/5页
本发明结构巧妙,能够有效地固定头颈部,提高工作效率,并利用头部自身重力,
自动调节初步定位,节约时间,同时采用联动机构,操作便捷,安全有效。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中预夹紧结构的主视图示意图。[0009]图3是图1中细夹紧结构的主视图示意图(图1减去图2的部分)。[0010]图4是本发明俯视图的示意图。
[0011]图5是图4中预夹紧结构的俯视图示意图。[0012]图6是图4中细夹紧结构的俯视图示意图(图4减去图5的部分)。[0013]图7是本发明中左夹板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8是本发明中第一活动块与挡块滑动连接立体结构的示意图。[0015]图9是本发明中第一不完全齿轮立体结构的示意图。[0016]图10是本发明中挡块的示意图。
[0017]图11是本发明中棘轮棘爪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9]由图1至图11给出,一种神经介入头颈部固定枕,包括机架1,机架1上下滑动连接有头枕15,头枕15下方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第一转动轴6依次固定有左托板4和第一不完全齿轮8,左托板4与头枕15连接,第一不完全齿轮8啮合有第一齿条10,第一齿条10上方固定连接有左夹板2,第二转动轴7依次固定有右托板5和第二不完全齿轮9,右托板5与头枕15连接,第二不完全齿轮9啮合有第二齿条11,第二齿条11上方固定连接有右夹板3,构成头枕15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相向旋转运动,控制左夹板2和右夹板3向中间靠拢的结构,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上分别设有多个径向销孔,销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销25,滑块销25下方固定有连接杆26,连接杆26的另一端套接有旋转轴27,旋转轴27设有两个相反旋向且与连接杆26滑动连接的滑动槽37,旋转轴27正向旋转时,两个滑块销25分别滑动卡紧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旋转轴27反向旋转时,两个滑块销25分别滑动脱离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上均固定有扭簧28;
左夹板2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12,第一活动块12螺纹连接有第三转动轴14,第三转动轴14与机架1螺纹连接,右夹板3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块13,第二活动块13螺纹连接有第四转动轴16,第四转动轴16与机架1螺纹连接,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均与机架1滑动连接,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内均滑动连接有挡块22,挡块22上设有多个挡爪23,左夹板2和右夹板3上均设有与挡爪23配合的圆柱销36,挡爪23与圆柱销36配合时,第一活动块12与左夹板2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活动块13与右夹板3形成一个整体。[0020]所述的第四转动轴16右端设有键槽,键槽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4,传动轴24上安装有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发条弹簧33,传动轴24的右端固定有棘轮34,机架1上固定有与棘轮34相对应的棘爪35,传动轴24的旋转运动,可带动第四转动轴16螺旋运动。
5
CN 107582180 A[0021]
说 明 书
3/5页
所述的第四转动轴16上设有花键,花键连接有位于机架1凹槽内的第一齿轮17,第
四转动轴16螺旋转动,第一齿轮17只旋转运动,第一齿轮17外啮合有第二齿轮18,第二齿轮18同轴固定有第三齿轮19,第三齿轮19外啮合有惰轮20,惰轮20外啮合与第三转动轴14同轴的第四齿轮21,第四齿轮21下端位于机架的凹槽内,第四齿轮21只旋转运动。[0022]所述的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相同,第二齿轮18同轴带动第三齿轮19转动一周,惰轮20外啮合的第四齿轮21也转动一周。
[0023]所述的第三转动轴14包括第一螺纹杆29和第二螺纹杆30,第一螺纹杆29与第一活动块12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0与机架1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0的导程大于第一螺纹杆29的导程。
[0024]所述的第四转动轴16包括第三螺纹杆31和第四螺纹杆32,第三螺纹杆31与第二活动块13螺纹连接,第四螺纹杆32与机架1螺纹连接,第四螺纹杆32的导程大于第三螺纹杆31的导程。
[0025]本发明在使用时,旋转轴27处于停止状态,滑块销25与销孔配合,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处于卡紧状态,左托板4和右托板5的支撑头枕15的面积足够大,当患者躺在头枕15上,足以保证头枕15的位置保持不变,当患者躺好位置,此时旋转轴27反向旋转,带动连接杆26向中间方向滑动靠拢,连接杆26带动滑块销25也向中间滑动靠拢,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上分别固定有扭簧28,当滑块销25分别与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脱离时,由于受到头部的重力,在扭簧28的保护下,头枕15缓缓下落,带动左托板4和右托板5向中间滑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转动,第一转动轴6上的第一不完全齿轮8带动第一齿条10向右运动,第一齿条10上方固定有左夹板2,左夹板2在第一活动块12上向右滑动,由于第三转动轴14与第一活动块12是螺纹连接,左夹板2在第一活动块12上滑动,不足以引起第一活动块12相对机架1的滑动,第二转动轴7上的第二不完全齿轮9带动第二齿条11向左运动,第二齿条11上方固定有右夹板3,右夹板3在第二活动块13上向左滑动,由于第四转动轴16与第二活动块13是螺纹连接,右夹板3在第二活动块13上滑动,不足以引起第二活动块13相对机架1的滑动,头枕15左右两边受力均匀,左夹板2和右夹板3向中间移动的距离相同,达到初步定位的作用,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当齿轮齿条啮合结束,头枕15在扭簧28的作用下还会向下运动一段距离,齿轮齿条发生脱离,确保患者与左夹板2、右夹板3保持一定间距,避免出现患者术后不方便起身的现象,然后旋转轴27正向旋转,滑块销25分别卡紧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保证头枕15的稳定性,减少患者风险;
当初步定位完成时,拨动挡块22,使挡爪23与圆柱销36配合,然后螺纹拧紧,确保左夹板2与第一活动块12成为一个整体,右夹板3与第二活动块13成为一个整体,传动轴24左端径向嵌入在第四转动轴16的键槽内,当旋转传动轴24时,传动轴24带动第四转动轴16螺旋向左运动,第四转动轴16连接有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外啮合第二齿轮18,第二齿轮18同轴固定有第三齿轮19,第三齿轮19外啮合有惰轮20,惰轮20外啮合与第三转动轴14同轴的第四齿轮21,第一齿轮17和第四齿轮21下端均在机架1的凹槽内,第四转动轴16设有与第一齿轮17相配合的花键,花键的长度大于第一齿轮17的内径,第三转动轴14设有与第四齿轮21相配合的花键,花键的长度大于第四齿轮21的内径,第四转动轴16旋转同时带动第三转动轴14一起螺旋转动,第一齿轮17和第四齿轮21只发生转动,花键均会在第一齿轮17和第四齿轮21内转动过程中左右滑动,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相同,第二齿轮18同轴带动第
6
CN 107582180 A
说 明 书
4/5页
三齿轮19转动一周,经惰轮20啮合的第四齿轮21也转动一周,确保第四转动轴16和第三转动轴14旋转的圆周相同,两边同步联动;
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分别在机架1上滑动连接,第三转动轴14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活动块12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杆29,与机架1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杆30,第二螺纹杆30的导程大于第一螺纹杆29的导程,第四传动轴16分别设有与第二活动块13连接的第三螺纹杆31,与机架1螺纹连接的第四螺纹杆32,第四螺纹杆32的导程大于第三螺纹杆31的导程,第四转动轴16旋转运动时,第三螺纹杆31、第四螺纹杆32、第二活动块13和机架1构成差动螺旋传动,第二活动块13与机架1的旋向相同,第四转动轴16每转一周,第二活动块13带动右夹板3整体向左运动,实际移动的距离为第四螺纹杆32和第三螺纹杆31导程之差,同理,第三转动轴14旋转运动时,第一螺纹杆29、第二螺纹杆30、第一活动块12和机架1构成差动螺旋传动,第一活动块12与机架1的旋向也相同,第三转动轴14每转一周,第一活动块12带动左夹板2整体向右,实际移动的距离为第二螺纹杆30和第一螺纹杆29导程之差,左夹板2和右夹板3向中靠拢时,确保行程相对缩小,达到细微调节的作用,避免患者被夹伤,更加实用有效,多一些人性关怀;
在传动轴24旋转运动的过程中,第四转动轴16在传动轴24的作用下,螺旋向左运动,第一齿轮17与第四转动轴16花键连接,花键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一齿轮17的内径,第一齿轮17下端在机架1的凹槽内,当第四转动轴16向左运动时,第一齿轮17位置不变,而花键在第一齿轮17内滑动,确保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啮合的稳定性,进而保证第四转动轴16和第三转动轴14联动平稳有效,传动轴24左端滑动连接在键槽内,确保传动轴24带动第四转动轴16转动的同时,又保证第四转动轴16可向左运动,传动轴24上依次固定有发条弹簧33和棘轮34,棘爪35固定在机架1上,由于棘轮棘爪的作用,防止传动轴24倒转,安全有效的固定患者的头部,发条弹簧33的一端随着传动轴24的转动,进而不断的收紧,发条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在患者头部完全固定完毕,保证发条弹簧33还有一定的转动空间,避免出现头部还未固定好而发条弹簧33已旋转卡死的现象,在手术或造影成像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现象,拨开棘爪35,发条弹簧33释放作用力,快速带动传动轴24反转,进而控制左夹板2和右夹板3迅速退回,保障患者能够快速有效的远离病床,节约患者时间,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救治;
手术结束后,也拨开棘爪35,发条弹簧33带动传动轴24反转复位,当病人远离头枕后,松开挡块22,挡块22分别在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内滑动,使挡爪23脱离左夹板2和右夹板3,此时旋转轴27反向旋转,滑块销25脱开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在扭簧28的作用下,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复位,在齿轮齿条的啮合下,左夹板2在第一活动块12上滑动至初始位置,右夹板3在第二活动块13上也滑动至初始位置,然后旋转轴27正向旋转,锁紧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保持头枕的稳定。[0026]本发明较传统的装置有以下益处:1)利用头部自身重力,在第一不完全齿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的作用下,产生初步定位夹紧的效果,结构巧妙,灵活实用,效果明显;2)在初步定位夹紧的前提下,采用差动螺旋传动结构,进行细微调整,避免出现因行程过大,造成患者伤害和不易夹紧的情况,更能体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怀,值得推广;3)采用同步联动机制,左夹板和右夹板同时夹紧和松开,操作简单,快捷有效,提高工作效率;4)采用棘轮棘爪保护装置以及发条弹簧的应急装置,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快速弹开左夹板和右夹板,能
7
CN 107582180 A
说 明 书
5/5页
够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0027]本发明结构巧妙,方便实用,能够有效地夹紧头颈部,提高工作效率,并利用头部自身重力,自动初步调节夹紧位置,节约时间,同时采用联动机构,操作便捷,值的推广,有很高的潜在价值。
8
CN 1075821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1/6页
图1
9
CN 1075821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2/6页
图2
图3
10
CN 1075821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3/6页
图4
11
CN 1075821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4/6页
图5
图6
图7
12
CN 1075821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5/6页
图8
图9
图10
13
CN 107582180 A
说 明 书 附 图
6/6页
图11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