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探讨
作者:徐凤云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第03期
摘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投资管理与控制是建设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对影响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和内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 目标系统 目标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期长、资金投入大、资源消耗多,不可预见因素多,在较长的施工期内,外界政策情况和市场的瞬息变化,随时都可能发生,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同时,工期和质量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必然因素,工期、质量、造价三者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同时控制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质量,它们构成了一个目标系统。
1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控制过程是施工阶段重要保证
工程造价的控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与工程的质量和工程工期密切相关的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影响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工程造价控制是对工期、质量、投资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的控制,其中一个目标的变化势必影响另外二个目标的变化。
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应从业主要求、工程建设客观实际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 2 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2.1 控制措施 为了取得工程造价控制的理想成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4个方面。
2.1.1 组织措施。设置专门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机构和选配专职人员,制定目标控制的工作制度,明确各层次目标控制人员的职权、任务和管理职责;制定工作考核标准,力求使之一体化运行;充实控制机构,挑选与其工作相称的管理人员;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员工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团队建设,人员培训等。这些都是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采取的措施。只有采取适当的组织措施,保证目标控制的组织工作明确、完善,才能使目标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2.1.2 技术措施。工程造价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实施有效技术控制的主要措施有:①对多个可能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②审核、比较各种技术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据;③确定设计方案的评审原则;④通过科学试验确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的适用性;⑤对各投标文件中的主要技术方案做必要的评比论证;⑥审查施工组织设计;⑦优化资源配置,想方设法在整个项目实施阶段寻求节约投资、保障工期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等,才能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
2.1.3 经济措施。经济措施是实现项目工程造价目标的资金保证措施。为了理想的实现目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深入实际跟踪检查,收集、加工、整理工程经济信息和数据;要对各种实现目标的计划进行资源、经济、财务诸多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要对经常出现的各种设计变更和其它工程变更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以力求减少对计划目标实现的影响;要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审核,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要对工程付款进行审查等。在项目控制过程中忽略了经济措施,不但会使工程造价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实现。 2.1.4 合同措施。参加工程建设的有设计单位、工程承建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监理单位和结算审核单位。他们分别与业主签订了设计合同、施工合同、供销合同和工程咨询合同,与业主构成了承发包关系。设计的单位要保证项目设计工期、项目设计的安全可靠性,提高项目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合同规定的工期、造价范围内保质保量完成建设施工任务;材料和设备供应的单位要保证按照合同约定的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保质保量按时供应材料和设备。监理单位应根据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寻建设工程的投资、质量、进度、安装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各现场签证。为了对这些建设工程合同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业主应委托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对建设合同的履行实施监督管理。一切工作都应围绕对目标有效控制展开。项目管理单位应参加承发包方式和合同结构的确定、拟订合同条款、参加合同谈判、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做好合理规避索赔和处理索赔工作、做好参建各方的协调工作、根据合同做好对承包商申报文件的审批工作等。 2.2 控制工作内容及方法
2.2.1 通过质量控制降低工程造价 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但通常可以概括五个字:人、机(机械)、料(材料)、法(方法)、环(环境),简称影响质量的五要素。各参建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保障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①对于人的控制: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其总体素质和个体能力决定着一切质量活动的结果。因此要把人作为对质量控制对象,又要作为其它质量活动的控制动力。要重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素质的良好结合。要从职业道德、责任感、思想素质及业务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核选配人才,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力求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人工成本,坚决杜绝由于施工人员自身原因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人为地增加工程成本现象的发生。
②对机械设备的控制:要根据作业目标、工艺和技术要求,选用了合适的机械设备,并建立了各种机械管理制度,力求通过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来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③对材料的控制:要把好检查验收这一关,从源头抓起、每一环节都应严格监管,保证所使用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国家、行业的规范要求,并保证正确合理使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并检查、确认、督促做好收、发、储、运等技术管理及质检工作,通过对工程材料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降低工程造价。
④对施工方法的控制:要通过分析、研究、对比,在确认可行的基础上,应采用多方案比选的方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采用新工艺、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以达到工程造价的目的。
⑤对环境的控制:要通过对施工作业环境的控制,减少因施工照明不良、交通运输道路不畅或同一个施工现场有多个承包单位或多个工种同时施工和平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在空间上相互干扰而造成施工效率降低;通过对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的控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自检系统,保证施工作业效果;通过对现场自然环境的控制,避免严寒季节的防冻、夏季的防高温、高地下水位情况下基坑施工的排水或细砂地基防止流砂、深基础施工中主体建筑物完成后是否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沉降等因素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2.2.2 通过进度控制降低工程造价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规模庞大、工程结构与工艺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建设工程进度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进度,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便于事先制定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对策,事后进行妥善补救,实现工程进度的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为降低工程造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①业主因素:业主使用要求改变而进行设计变更;业主不能按合同约定提供施工场地、不能及时向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付款。②施工单位因素:施工单位不能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工程周转材料进场;施工工艺错误、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当、不可靠的技术应用等;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③自然环境因素: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不明的水文气象条件、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现象。④社会环境因素:临近工程施工干扰、节假日交通、市容整顿的限制、临时停水停电、断路、罢工、企业倒闭等。⑤组织管理因素: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各种申请审批手续延误、合同签订时遗漏条款、计划安排不周密、组织协调不力、指挥失当、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各个专业、各个施工过程之间交接、配合上发生矛盾等。⑥材料、设备因素: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供应环节的差错,品种、规格、质量、数量、时间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特殊材料及新材料的不合理使用,施工设备不配套,选型失当、安装失误等。
根据上述不同因素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造价不受影响。 3 结语
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项目标系统控制工程。只有深入了解、分析影响目标系统诸多因素、内容和内在的联系,及时采取有效的组织、技术、经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同等管理措施及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加上一个构成“级配”良好的精干高效的监控团队进行造价目标控制,则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