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X线诊断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l6卷第ll期 2010年l1月 文章编号:1006-6233(2010)11—1360—02 河 北 医 学 HEBEI MEDICINE Vo1.16,No.II Nov.,2010 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x线诊断 周宝民, 靳玉普 (河北省滦平县医院, 河北 滦平068250) 摘 要:目的:旨在提高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x线诊断。方法:采用SIEMENS 500MA X光 机,FCR-5OOOR进行图像调节。结果:36例中男34例,女2例。共累计关节40个,其中膝节32例, 肘、髋关节各2例,肩、小指关节各1例,小指间关节为国内罕见1例,主要x线表现为关节内游离体 和游离体引起的继发改变。结论: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多见于体力劳动较多的成年人,创伤是重要因 素,诊断以滑膜的病理组织学及关节内游离体为依据。 关键词: 滑膜骨软骨瘤病;x线诊断; 游离体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0.11.0033 The Clinical X-ray Diagnosis of Synovial Osteochondromatosis ZHOU Baomin JlN Yupu (Luanping County Hospital,Hebei Luanping 0682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the clinical X—ray diagnosis of synovial osteochondromatosis.Meth- od:Using SIEMENS 500MASX。FCR一5000R for imaging adjustment.Result:In 36 cases,male:34 cases,fe— male:2 cases.Accumulative total number of articulations was 40-which included 3 1 cases of knee joint,2 cases of elbow joint,2 cases of hip joint,1 case of shoulder joint,1 case of little,finger.The case of little fin— ger was a rare in China.The X——ray appearance was the secondary change which arises by loose bodies in the articulation.Conclusion:This disease is likely to flare up in youth,especially in adults who do more physical labour.The wound is the key element.The diagnosis is based on histopathology of synovial membrane and loose body,in articulation. Key words: Synovial osteochondromatosis;X-ray diagnosis;Loose body 滑膜骨软骨瘤病为少见的关节内良性类似肿瘤性 病变。我院近10年遇见36例,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CR为富士IP板,FCRS000R工具栏进行图像调节,关 节周围软组织显示清楚并包括在片内。 2 X线表现 1.1 对象:36例中男34例,女2例,最小年龄38岁, 最大年龄70岁,其中40—50岁28例。 2.1 主要表现为关节内游离体(能否看到关节游离 体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钙化或骨化)和游离体引起的 继发性改变。 1.2 发病部位:36例共累及关节40个,膝关节32 例,其中双膝关节2例,肘关节2例,肩关节1例,髋关 2.2 关节内游离体的x线表现:关节内游离体是诊 断本病的依据;认识游离体的x线表现对诊断或鉴别 诊断至关重要。病变早期,软骨结节未发生钙化,临床 节2例,小指间关节1例。 1.3临床表现:19例有外伤史,病程1个月一15年。 36例均有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而就诊。18例出 现关节交锁现象或急性疼痛,触及肿块4例,弹响12 例,关节畸形7例。 1.4方法:采用SIEMENS ICNOS PRO500MA X光机, ・上虽有轻度的关节肿胀,但x线片检查只能见到关节 囊肿胀,滑膜肥厚或关节边缘轻度骨质增生,这时须短 期内复查或CT、MR进一步检查。不能因x线表现阴 性而否定临床诊断…。游离体形态不一,呈桑椹状、 l 360. 第16卷第ll期 河 北 医 学 HEBEI MEDICINE Vo1.16,No.11 2010年l1月 Nov.,2010 花瓣状、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悬殊较大,大似 片游离体可发生数目减少,体积变小。 3.3发病情况: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多见于体力劳动 较多的成年人,男多于女,国内文献最大74岁,最小5 核桃、小似针尖、砂粒。本文游离体最少1个,最多42 个,国内报告游离体数目最多的为794个 J,游离体可 分散存在,亦可聚集成团,密度不均。 2.3 游离体的钙化与骨化:未钙化或骨化的游离体X 岁,膝关节为最好发部位,可能与膝关节滑膜面积最 大,持重最大有关。其次为肘、髋、踝、肩关节,我们遇 线平片很难显示,本文有1例x线平片未见游离体, 但临床触及可活动肿物及临床有疼痛、交锁、手术取出 2x1.5×1.5,0.8x0.6x0.6em的游离体,经病理证实为 见发生在小指间关节1例,为国内罕见病例。本病起 病缓慢,国内报告最长30余年,但半数以上1—4年内 就诊,本病属良性,极少数可恶变为软骨肉瘤。 本病。钙化的游离体多呈边缘浓密度而中心密度较 淡,这是软骨钙化的特征 ,也是本病的典型x线表 现,游离体的中心可浅淡,亦可呈斑点状钙化,在同一 关节内的游离体形态不一。 2.4 受累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由于游离体在关节囊内 刺激压迫关节组织,磨损关节面,造成关节的继发性改 变,产生关节腔积液,关节面硬化,关节间隙不对称,关 节间隙变窄,胫骨、股骨、髋骨骨缘骨形成,髌下脂肪垫 混浊,继发性改变的程度与游离体的大小,时间成正 比。 3讨论 3.1 命名:本病有多种命名:骨软骨瘤病、关节软骨瘤 病、滑膜性软骨瘤病,后者更能说明本病的病理和解剖 学改变。 3.2 病因与发病机制:比较公认的学说有:①创伤:邓 爱民 等报告的病例中有42%有外伤史,认为创伤是 重要因素;②胚胎:滑膜内有迷走的胚胎组织,当受某 种刺激后向软骨化生;③化生学说 即滑膜本身具有 潜在的造骨功能,滑膜层为形成层,当其受到刺激后, 可化生为软骨或骨组织。邓爱民等认为创伤是其重要 因素 ,由于滑膜表现增生肥厚,其中的纤维母细胞 化生为软骨母细胞并形成软骨结节,当其突出于滑膜 并以长蒂相连时,称为悬垂体,若游离于关节囊内,则 称为游离体,骨软骨体的中心是骨组织,外层为软骨, 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包膜,软骨体的钙化和骨化过程, 大体和正常骨骺的骨化和骨的骨软骨瘤的骨化相似, 先从软骨体中心出现钙化,逐渐向四周发展,形成中心 是松质骨,周围是软骨基质钙化层,对比之下则表现为 中央密度浅淡、周边浓白的钙化影。骨软骨体的生长 和骨化,主要在滑膜中进行,一旦游离于关节内,与滑 膜血管中断,骨软体的生长和骨化,由关节滑液营 养 ,软骨表层可有少量增长,血运断绝后,大的软骨 体可产生部分软骨与骨坏死,因无血管增生,死骨和坏 死的软骨不会被清除吸收,但局限在或游离后又附着 于滑膜的小游离体,则有可能被吸收、消退,因此x线 3.4诊断:发生于中年体力劳动者,起病缓慢,有关节 肿痛,活动受限,弹响和交锁现象,触及活动性肿块,x 线表现为关节内多个游离体,即可诊断为本病。诊断 本病应排除关节外的钙化或骨化,如骨瘤、钙化性关节 周围炎等,但更重要的是本病须与关节腔内出现游离 体的其它骨关节疾患作鉴别。 4鉴别诊断 4.1 与退行骨关节病鉴别:增生的骨赘断离至关节腔 内形成游离体,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关节边 缘的骨增生和关节间隙狭窄比较明显,骨性关节面上 有小囊状骨质吸收。 4.2剥脱性骨软骨炎:坏死的骨软骨碎片完全剥离后 脱落至关节腔形成游离体。系关节边缘骨质的局限性 缺血坏死,此病亦好发于膝关节,特别是股骨内侧髁, 关节面下呈凹形蝶状骨质缺损与剥脱骨片的大小形成 相一致。 4.3创伤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局部关节酸痛,功能 受限,严重者常伴有局部畸形,本病主要依据是有明显 的创伤史和继发的退行性骨关节病。 4.4 神经性关节病:又称夏科氏关节,系神经营养障 碍所致的关节面骨质碎裂,碎片大小不一,关节面增生 而不规则,易发生关节脱位或部分脱位,关节破坏的程 度与临床上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不同,即x线表现 重、临床上无痛觉可供鉴别。 参考文献: [1] 周荔乔,王履琨,轩得安.关节骨软骨病的X线断[J].中 华放射学杂志,1981,2:156. [2] 黄宝生,姜兆侯,张书盛,等.关节软骨瘤病临床x线分 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5,11:634. [3] 林至洲,王永惕,柳祥庭.滑膜性软骨瘤病一,临床x线与 病理表现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1990,17:363. [4] 邓爱民,褚大由,沈绍远.滑膜性软骨瘤病[J].中华外科 杂志,1982,20:622. [5] 王云钊.滑膜软骨瘤病与游离体[M].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华影像医学骨肌系统卷,2002,6:385. ・13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