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第二人民医院 张俐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所致的股骨颈骨折也成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由这些疾病引起的髋部疼痛、跛行、下蹲受限等问题,更是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传统方法卧床时间较长,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概率较大。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日趋成熟,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看到了希望。下面就让我们聊一聊髋关节置换的 什么是关节置换?
用人工制造的关节代替疼痛且丧失关节功能的关节的方法.常用于髋关节及膝关节。 什么是人工髋关节?
人工髋关节有多种类型的设计及多种材料,但一般来说都有两部分组成,高光滑度的金属股骨头假体和由耐磨塑料组成髋臼假体,它可能还会有金属外壳包裹。还要用特殊的外科水泥即骨水泥填充在假体与骨之间的腔隙来固定假体。
最近新兴的还有非骨水泥型的假体,这种假体适合于年轻型的病人或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另外,还可能会将骨水泥型的股骨头假体与非骨水泥型的髋臼假体配合使用。 常用的材料是什么?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髋关节置换的适应症有哪些? 结核等感染 髋部肿瘤 股骨头坏死
老年股骨颈骨折>65 高龄粗隆间骨折>80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先髋
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介绍:
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三个部分:
1、用塑料关节窝置换髋关节窝(髋臼) 2、用金属关节头置换碎裂的股骨头
3、用金属杆插入股骨干来增加人工关节的稳定性 半髋置换术,是用假体置换股骨头
表面髋,是用假体置换髋关节窝(髋臼) 术后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术后患肢制动患肢胀肿等导致血流缓慢有关) 脱位
髋痛大腿痛 感染 关节僵硬 假体松动
一、血栓的危险信号
小腿或整个下肢持续疼痛 关节周围与腿部肌肉有触痛
大腿、小腿或踝、足及小腿肌肉有部分进行性肿胀 伴随呼吸过程的胸痛 咳痰时有局限性的胸痛 突发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术后处理
一、术后应用抗凝剂 二、肢体气压治疗
术后8 h开始使用, 每日2次,每次治疗共30 min,连续使用3-7 d 三、穿弹力袜
术后回病房起一直穿到术后35天 四、尽早下地活动
原因:术后早期体位不当或不当的 动作可致关节脱位 二、防脱位
防脱位措施一:外展枕头(Abduction Pillow) 防脱位措施二:丁字鞋
防脱位措施三:保持正确的姿势 三、髋痛、大腿痛
原因:生物型股骨假体插入股骨干后紧密嵌压,对骨皮质形成一定压力,造成一定时间内骨皮质压力较高,产生大腿至膝关节附近的酸痛或胀痛不适,这些症状通常在2周后会逐渐减弱或消失。
处理:如对疼痛反应较敏感,可适当口服镇痛药物。 术后正确的休息体位
手术后1天内,应平卧。髋、膝关节可微屈位(膝下放一薄枕),两肢体之间放置海绵三角垫,足尖向上,双下肢外展30度。
手术1天以后,可取半卧位,但床头抬高不宜超过30°,以避免髋关节向后脱位。
手术后1周,可取床头抬高45°~60°的卧位,但不宜超过90° 手术后2周内,以平卧为主,禁止侧卧位
手术2周后,可向健侧侧卧,但双下肢之间应放置枕头,保持患肢外展位(患肢内收易发生脱位)
手术2个月后,可向患侧卧位 术后康复训练 第一阶段:手术后1-3天(此阶段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为主要目的)
1、深呼吸训练。
2、肢体气压治疗:2/日。 3、冰敷患肢(24h内用)。
4、患肢穿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5、穿“丁”字鞋,保持外展中立位,预防人工关节脱位。 6、踝泵运动:帮助加强膝和踝的肌肉,并促进腿的血液循环。
(1)屈伸踝关节:慢慢地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每隔1小时5~10次,每个动作持续3秒以上。
(2)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组,每组5次。
7、臀部肌肉收缩练习:加强臀部肌肉,有助于站立。每天3~4组,每组10次。 (1)绷紧臀部。
(2)坚持,慢数到5,然后放松。
8、股四头肌练习:加强大腿前方肌肉(股四头肌)的练习,有助于行走和伸直膝关节。 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每隔10分钟练习10次,直到感觉大腿肌肉有点儿疲劳为止。
9、健侧肢体练习: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每2小时练习1组,每组30次,每次持续10~15秒。
二、第二阶段(术后4-7天)
1、2、4、5、6、7、8、9同第一阶段。
10、外展练习:平卧时伸直腿尽量向两侧分开,然后收回,注意不要完全并拢。每天3~4组,每组10次。
11、直腿抬高练习:加强行走时的重要肌肉。
(1)尽量伸直膝关节,抬腿离开床,下肢与床夹角30度为宜。 (2)每次坚持10秒,连续做5~10次为一组,每日要至少3组。
12、屈伸髋、膝关节练习:有助于加强屈髋屈膝的肌肉。每天3~4组,每组10次。
(1)缓慢的弯曲膝关节,使足跟向臀部滑动,但应保持 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 。 (2)缓慢的把腿伸直。
(3)保持膝关节中立位,不要向两侧摆动。 13、双上臂力量练习:患者双手拉床头上方拉环,做引体向上,抬起肢体,以感到疲劳为止,2次/日;
14、髋关节伸直练习: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或髋下垫枕,这样可以伸展屈髋肌以及关节囊前部。
15、在医生的许可下,可进行下床站立练习。 第三阶段:手术后8~14天
根据恢复情况继续前一阶段的练习,并可进一步增加坐位和站立位的练习,恢复正常髋关节活动度的同时增强肌肉力量。大多数患者此期的人工髋关节已经可以部份负重了。 1、继续术后4~7天的训练,继续穿弹力袜。 2、下床活动。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术后半年以内,以下“七禁一防”应尽量牢记,尤其在术后早期,否则人工髋关节发生松动的机率将大大增加。
1、禁止任何形式的双腿交叉如跷二郎腿 2、禁止坐低矮板凳,包括蹲便 3、禁止从高处跳落 4、禁止过度剧烈的运动 5、禁止内旋内收髋关节
6、禁止向患侧侧卧(术后2月内) 7、禁止弯腰屈胯捡拾物品 8、严防摔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髋关节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在缓解疼痛、矫正畸形、重建髋关节功能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开展、应用,将为那些面临瘫痪或长期卧床的髋关节疾病患者提供重新站立和行走,回归正常生活轨道的机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