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铁路冷藏运输发展的探究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对铁路冷藏运输发展的探究

摘要:文章简述铁路冷藏运输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铁路冷藏运输的必要性,同时讲述了冷藏设备的选择,提出了完善冷藏链及发展冷藏运输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冷藏运输 易腐货物 铁路运输

饮食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腐烂变质不堪食用的数量与日俱增。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食品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大。

冷藏运输所运的货物是所谓的“易腐货物”,亦即易于腐败的货物,主要指肉鱼蛋奶菜等生鲜食品。现代社会离不开冷藏事业,冷藏运输的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和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铁路运输是研究如何运用各项技术设备,运用冷藏,保温,防寒,加温,通风等方法,在铁路上快速,优质地运输易腐货物,以便更好地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服务。 一、鲜活货物市场概况及分析

凡在运输中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冷藏、保温、加温等),以防腐烂变质或病死的货物,均属鲜活货物。鲜货对流通中的时效性要求较冻结货更强,尤其新鲜水果、蔬菜属轻浮货物,装载率低但耗冷量大,且不同品种货物的运输条件要求难度较大。冻货主要是对贮运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要求较严格,需使用冷冻、冷藏运输工具保持持续低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鲜活货物的生产、运输及销售市场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运输方式都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公路、航空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水果、蔬菜等易腐货物运输中约有四分之三被公路占有,短途运输几乎全被公路包揽。运输需求总体运量增加,随着物流企业的兴起,鲜活货物的货流方向扩增。一些长途运量变为中短途运量,使适合铁路冷藏运输的长途大宗货源逐年减少。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人们对食品需求已从传统的存贮性购买转变为随吃随买,日常消费需求日趋小批量、高质量、多样化,这对冷藏运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铁路冷藏运输存在问题分析

全国鲜活货物的产运量逐年增长,铁路冷藏运输量却不断下滑,除易腐货物的产运销市场变化带来的铁路适运货源量减少外,主要原因是组织方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长期以来,铁路对冷藏货物基本是依照普通货物运输的组织方式进行的。货主向铁路请求车,手续繁杂、审批环节多、配车时间长,运到期限难以保证,回空车无法控制,加之制冷加冰不到位、货损赔偿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铁路冷藏运输的发展。与之相比,公路运输则具有明显的灵活性、时效性,能迅速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实现货物快速、及时的运送,从而成为中短途冷藏运输的优先选择。

三、发展铁路冷藏运输的必要性

铁路货物运输现实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肉类、蔬菜、水果、禽蛋类产品、乳制品、水产品等易腐食品产量全面丰收。以2007

年为例,我国蔬菜产量为5.99亿吨,水果为9.599千万吨。另外,随着我国一些主要蔬菜、水果及农副食品基地、批发市场的形成,生产基地向大中城市等主要消费地的货物运量将比较大,运距也相应较长,特别是一些对送达速度要求很高的货物,如鲜花、荔枝、水蜜桃等,采用铁路快运仍有一定优势。

适应国际发展趋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冷藏运输率约为80%~90%,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为50%,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为10%一20%。美国与我国地域广阔度相似,其公路、航空运输虽然十分发达,但铁路冷藏车仍保持一定数量,而且还在发展一些新的冷源冷藏车。发达的国家,在冷藏运输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发展趋势和经验,很值得中国铁路借鉴。

发展前景光明,以海南省为例,2007年全省瓜果菜产量达636万吨,出岛量约450万吨,约占全年产量70%。海南瓜果菜出岛主要依靠汽运,大部分果蔬未经冷藏保鲜处理就长途运输出岛,导致运输过程中的平均损耗率达15%~20%。而铁路冷藏运输成本较之汽运要低30%。再如,粤海铁路的开通、青藏铁路的建设,也都为促进铁路冷藏运输提供了巨大商机。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以及铁路运输与公路、航空相比具有价格优势,使得铁路冷藏运输大有作为。发展铁路冷藏运输,提高冷藏运输率,降低鲜活货物的损耗,也是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加强食品冷藏运输和冷藏链的发展

易腐货物的性质要求从生产采摘起到销售及消费止,都不间断

地保持在一定得温度,湿度,通风和卫生条件,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运输。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货物的质量。如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环节,一个阶段不能保证这一定的条件,或运输速度太慢,货物就不可避免地降到质量,甚至完全变质腐烂。因此,易腐货物的生产采购部门、运输部门和销售部门必须在设备的数量上互相协调,设备的质量上标准一致,设备的规格上模数配合,同时必须在运输组织工作上充分协作,紧密配合,作到环环紧扣,形成一个完整的“冷藏链”。

由各种食品冷冻厂生产或加工出来的易腐食品,或由设在厂区的预冷站预冷加工的水果蔬菜,经由铁路的冷藏车运到大城市的分配性冷库或港口冷库暂时储存。接着,由短途运输的冷藏车从分配性冷库运到各销售点的小型冷库或冷柜,由水路的冷藏船运往其他地区,或由冷藏船运来在港口冷库暂存,然后,再由铁路冷藏车运往其他地区,整个过程都能使易腐货物始终处在同一标准冷藏条件下。

五、发展我国冷藏运输的建议 1.加强运输组织管理

1)健全冷藏车的运用维修制度。目前重点是加强加冰冷藏车的运用维修,保证其技术质量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对保管站的工作应该落实,使其尽快地发挥其职能作用。

2)开行快运专列。根据市场需求,在主要鲜活货发运地的大中城市间组织开行“五定”班列,建立绿通道,确保易腐货物的快速

运输。

2.冷藏运输服务质量差

一是铁路货物送达速度低,运输周期长,与公路相比,时效差2倍多。二是存在要车手续繁琐、配车难、乱收费、加冰不到位等问题。三是运输环节多,时效性差,主要表现在承运和索赔手续复杂。 3.积极发展和完善食品冷藏链的各个环节,除冷藏运输外,当前应着重发展水产和蔬菜有关部门的冷冻加工设施,防止目前的严重浪费现象。

4.从全局着眼积极开展水路,公路的冷藏运输,扬长避短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综合的冷藏运输能力,才能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5.为了缓和运输压力,提高货物质量,应提倡精选货物的运输减免无效运输。增建冷藏冷冻站,扩大运载工具的采用范围,节约能源消耗,降到制冷费用。 参考文献:

[1]孙桂初,刘东岭 ,2002年铁路冷藏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年.

[2]曹建海,肖兴志 ,2005年中国主要市场前景展望,发展研究参考,东北财经大学 2005年.

[3]郭萍,纪嘉伦 ,我国铁路冷藏运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铁路货运 2004年.

[4]欧阳仲志 ,我国铁路冷藏运输工具近年来发展的回顾 2004

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