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生物实验室废物的危害性及安全处理方法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钲 第31卷 第2期 浅议生物实验室废物的危害性及安全处理方法 高秀荣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学院,辽宁铁岭112000) 摘要:生物实验室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生物制品和有机溶剂。其中许多化学试剂具有毒性、腐蚀 性、易燃性、致癌性、致畸性,这些物质及其废弃物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本文对生物实验室 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分类,分析了它们对人体和周围环境的危害性,提出了减小实验室污染的原则与一般方法.总 结各种污染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危害;处理 中图分类号:Q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o14)~02—003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生物类人才需求 并进一步导致慢性肺病f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 大量增加。各高校生物学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高校生 系统疾病;硝基苯、氟化物、4二硝基苯肼、叠氮钠、四氢 物类实验室是生物学科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所以,近 呋喃等固体化学试剂及其蒸气还可以通过消化系统进入 年来高校生物实验室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成为高校 血液循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可以进入肝脏、 内继物理类实验室及化学类实验室之外最重要的实验 肾脏等脏器,造成急性或慢性脏器功能衰竭 。 室『11。与此同时,生物实验室也产生越来越多废弃物。由于 1.2生物样品及实验材料类 生物实验室的特殊性,大多数废弃物都是有毒有害的,如 生物实验室需长期培(饲1养和保存一定数量的微生 不加以科学和彻底的处理,便直接排入环境,将会对人类 物、细胞和动植物,其中有极具危害性的病毒、病原菌、癌 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生物试验室 细胞、转基因动植物、感染病原的实验动物以及具有抗生 废弃物的正确处置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21。 素免疫性的工程菌等,还有诸如焦碳酸二乙酯(DEPC1、溴 1生物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种类及危害 化乙锭fPI)等染料、固定液、显影液之类的辅助试剂及各 同一般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相比,生物类实验 类试剂盒,如DNA提取试剂盒.银染试剂盒、核酸杂交试 室污染物种类更加复杂。除一般化学试剂和各类实验耗 剂盒。这些材料中有的由于所涉及的毒物非常复杂,危害 材外,还包括各类生物制品、具有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 性极强,一旦泄漏或废弃物处置不当,就会产生严重的环 动植物残体、射线等。其中有的为无色无味的有毒试剂, 境危害,后果不堪设想。如国内外多起SARS冠状病毒实 有的是具有不确定危害性的生物制品,有的是具有极强 验室感染事件,和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动物实验感染 传染性的病原。因此,生物类实验室污染物所造成的潜 布鲁氏菌病事件旧,都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及当地周边群 在环境危害比化学类实验室更大.处理方法也更为复杂 众的安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和影响。 和专业[31。 1.3放射性物质类 1.1化学试剂类 除化学类、生物类等常规污染物外,生物实验室还存 生物实验室的化学试剂一般包括普通无机及有机 在着不易觉察和防护的无形污染源,如紫外仪所产生的 试剂、防腐杀菌剂、植物试剂、动物试剂、生化试剂、培养 短波紫外线辐射,各类大型仪器设备所形成的强大磁场 基、抗体及其他生物试剂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毒性 辐射等。短时间受到强大的电磁波辐射可引起体内的致 或潜在毒性。如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氢氧化钠、氢 癌因子表达水平急剧上升,如长期遭受辐射则会损伤人 氧化钾过氧化氢等强酸及强碱类试剂等具有强腐蚀作 体免疫系统,产生更为严重的疾病。另外,此类无形的污 用;乙醚、石油醚等醚类化合物.甲苯、二甲苯等苯类化 染如发生泄漏,则更加不容易发现,泄漏的渠道也更加多 合物,正丁醇、异丙醇等醇类化合物,以及四氢呋喃、三 样,影响的范围也更大。如2008年比利时国家放射性物 乙醇胺、哌啶等有机挥发性试剂可造成肺、鼻、喉灼伤. 质研究所医学实验室发生了放射性碘泄漏事件.导致实 作者简介:高秀荣(1964一),女,辽宁铁岭人,实验师,研究方向:生物学。 ・36・ 验室方圆5km范围近两万居民受到影响,成为比利时境 内发生的最严重的放射性泄漏事件。因此加强该方面的 实验室防护与有形的污染物同样重要。 2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原则和一般方法 尽管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及采取合理监测及防护措 施可以有效减少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降低生物污 染事故的发生几率。但生物试验室还是不可避免产生少 量的废弃物。对于生物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一般遵循以 下原则和方法。 2.1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原则 f11尽量将废物回收并循环使用,不产生新的废弃 物。 f2)尽量将废物使其体积变小,并隔离贮存。 f31尽量将废物中有害部分和无害部分分离。 f41经过处理后的废液,必须确保已相当稀少且安全 时,才可以排放到环境中。 f51在保证安全且不产生有害气体和残余物的前提 下.可选择将废弃物焚烧或选择安全场所填埋,而不使其 裸露在地面上。 2.2生物实验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的方法 f11分类收集、分别存放、集中处理。生物实验室的废 弃物种类多,成分杂,危害大。在收集和处理时,应该根据 废弃物的性质和状态不同,分门别类予以收集和保存。 如根据废弃物的性状不同,将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 气体废弃物分别收集和存放;根据废弃物浓度不同,将 浓度较高的废弃物收集在一起,或将有较大回收价值的 贵重金属集中收集,归类后采取不同的方法集中处理, 达标后排放.有效防止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f21控制源头、物尽其用、节约成本。实验室工作者应 树立绿色环保的思想,依据节约成本、循环利用的思路来 考虑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尽量从源头减少污 染物的产生。在选定实验材料及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 挥生物学科的特长,全面考虑,做到物尽其用和减少浪 费.在废弃物处理中要首先考虑以废治废,处理方法力 求简便易行,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直接排放。 (3)合理利用资源化污染物。对实验室所产生的废物 进行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当前生物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的 根本手段。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就已明 确提出,要“提升我国废物资源化水平的技术与管理措 施;研究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二次 污染控制技术的评估体系”。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 正在逐渐加强,但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研究成果。 但可以预见.将将是未来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趋势和方 向,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三赢”。 3生物实验室常见废弃物处理方法 3.1废气处理 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仪器产生的废气,燃料 燃烧产生的废气.实验过程中各类试剂和样品的挥发产 生的废气等。首先,实验室通风换气装置应加设过滤器, 窗户应做双层玻璃,并采取密封形式,确保实验室废气不 会无组织排放到外界环境。对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 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彻底稀释到安全浓度后排出。 对于剧毒气体,必须全部收集并转化为无害气体、消除 或回收。如让废气通过与适当的液体或固体吸收剂进行 充分接触并吸收,除去其中有害气体,或使废气吸附在固 体吸收剂的表面后,便于下一步分离处理。另外,还可以 通过燃烧的方法去除有害气体,但此方法必须确保燃烧 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3.2废液处理 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包括多余的液态样品,样品 分析残液。样品提纯产生的有机废液、洗涤水等。这些废 液含有成分复杂的有机物、危害性极大的重金属离子及 有害微生物等,另外还含有细菌毒素、药物残留等。处理 实验室废液应当根据废物的成分和性质选择适合的方 法.如对酸性废水可选用碱水废水进行中和处理,有机溶 剂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氧化分解、焚烧、萃取、层析、蒸 馏等方式进行处理,具备回收条件的有机溶剂应根据性 质进行回收。对于不具备回收条件的有害废液应集中放 人废液瓶或桶中,封闭桶口,集中后统一送到具备相应资 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销毁。 3_3固废处理 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生物组织、多余 固体样品或标本、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等。生物类固 体废物的处理应根据其物理特性、生物特性,由专人分类 收集.进行消毒后统一送到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中心 处置。对于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的培养基、菌种、标本在 废弃前.均需采用适当方法消毒,如高压蒸气灭菌。实验 废弃的活性生物材料必须及时灭活和}肖毒处理,特别是 细胞和微生物。实验动物尸体或器官必须及时按要求消 毒,统一送交有关部门进行焚烧。实验中用过的一次性 手套、吸头等需经过灭菌处理后进行深埋处理,废弃的玻 璃制品和金属物品应使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并送有关 部门统一处理。使用过的针头等锐器不应直接接触皮肤, 而是应置于盛有消毒液的硬壁的容器内,经高压蒸气灭 菌后丢弃或再处理保存。 4结束语 对高校生物实验室有害废弃物进行良好规范的安全 管理,是关系到高校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生物实 验室废弃物种类繁多、危害性不同,对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研究。对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和我国的科学发展具有重 大意义 参考文献: 『11郭桂英、郑继平:高校生物实验室污染物现状与治理[J].实 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230—232. 『2]温洪宇、张田军、沈露露等:普通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 理及使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73—174,182. [3]胡超、黄丽华、曹杏芝等:生物学实验室危险药品的安全 管理I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4):46—47. 『4]梁文喻、唐玉樵、夏安莉:职业性急性乙腈中毒8例报告 [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24(2):103,115. [5]李英趁: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注意事项【JJ.中国质量技术监 督,201 1,(2):74. 『6IT_帝、翟璐: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动物实验感染严 重传染病[N].中国青年报,2011-9—3(03版). 编辑:冯惟榘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