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中医药服务功能.doc

2022-04-2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

600 分)

第一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30 分)

说明:检查时限问题,如 (下同)

2018 年进行评审,评审前三年指

2015、 2016、 2017 三年;本年度指 2018 年;近一年指从检查日开始往前倒推的一年。

1.1 —— 1.2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

中医医院

指标

查 记 录 确定 ( 体现(

扣分方法

医院未确定发展战略不 得分;医院发展战略不清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1.1.1

医院确定发展战略情况

发展规划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

)未确定 ( ) )未体现( )

晰或未体现以中医为主

的发展方向,扣 1 分。

) )

2

医院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情况 发展规划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 制定( 体现( )未制定( )未体现(

医院未制定中长期发展 规划,或发展规划未体现 以中医为主方向,不得 分;规划未落实,每项扣

1.1.2

2 项)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落实情况(抽查

措施 1

落实( )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3

措施 2

落实(

) 部分落实( )

) 未落实( 不能提供原始资料(

1.5 分;部分落实,酌情

扣分(每项扣 0.5 分); 未提供相应有效证据的 原始资料,每项扣 1 分

能提供原始资料(

落实政府扶持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政策 1.2.1执行医保、物价对中医药的倾斜政策 中医财政经费专款专用,落实到位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 ) )

未落实,每发现一处扣 0.5 分

1

医院建立新形势下符合中医学术规律、 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方便群

, 更好地 众就医的中医诊疗模式,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中医医院服务水平

1.2.2 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符合( ) 不符合(

不符合,不得分

1

医院未制定年度工作计

划 , 或工作计划中无具体 措施,不得分;工作计划 未落实,扣 1 分;未提供 工作记录、相关会议记录 等有效证据实施过程的 原始资料,扣 1 分。

医院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情况 医院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情况

1.2.3 制定( 落实( )未制定( )未落实(

年度工作计划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有( )项共( )条 无( ) 提供原始资料 能( ) 不能( )

2

有发展中医重点专 (学)科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 金投入 措施 1

1.2.4 落实( 措施 2

无具体措施,每项扣 1 分; 无资金投入,每项扣 1 分; 措施未落实,每项扣 1 分, 2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 少每项扣 0.2 分)。

)部分落实(

)未落实(

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

资金投入:有( ) 金额( ) 无( )

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 的调研分析(至少每年一次) ,并制订针对性措施。

1.2.5

系统的调研分析 20 年 有( ) 无(

年 有( ) 无( 20

年 有( ) 无( 20

针对性措施 制订( ) 未制订( )

) ) )

未定期开展调研分析或 无针对性措施,不得分; 措施未落实,每项扣 1.5 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 (最少每项扣 0.5 分)。

2

措施 1 ( )

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措施 2 (

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 (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 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 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 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 定期进行考核分析 20 年 有( 改进效果 有( 20 年 有(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

) )

1.2.6

) 不具体( ) 无( ) 无( ) ) 不具体( ) 无(

访谈相关人员 2 名。未定 期进行考核、分析,不得

分;分析不具体, 扣 1 分;

结果未应用,或无改进效

果,扣 0.5 分;人员不知

晓,每人扣 0.2 分。

改进效果 有( 20 年 有( 改进效果 有( 员工 1 员工 2

) 无( ) ) 不具体( ) 无( ) ) 无( ) 知晓( ) 不知晓( ) 知晓(

) 不知晓(

2

注: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情况评估应查阅原始发文等原始资料。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1.3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

中医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未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制定(

1.3.1 ) 不完善( ) 未制定(

部分实施( ) 未实施( ) 员工 1 :知晓( ) 不知晓( 员工 2 员工 3

) ) )

和考核制度,不得分;制度 不完善(如制度不系统,分 散在各种相关制度中) ,扣 1 分;已制定,未实施,扣 1 分;部分实施,扣 0.5 分;

0.3 分。 人员不知晓,每人扣

2

:知晓( :知晓(

) 不知晓( ) 不知晓(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

有 ( ) 无( )

★ 1.3.2 指标具体( 实施( ) 员工 1 员工 2 员工 3

) 不具体( 未实施 (

) )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无中医 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 疗效指标,不得分;指标不

:知晓( :知晓( :知晓(

) 不知晓( ) 不知晓( ) 不知晓( 实行(

) ) )

具体 , 或未实施,扣 3 分;部 分实施 , 扣 1 分;人员不知晓, 每人扣 0.3 分。

4

实行绩效工资管理 ) 未实行(

1.3.3

考核结果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体现( ) 未体现( ) 部分体现( 员工 1 :知晓( ) 不知晓( ) 员工 2 员工 3

未实行绩效工资管理,不得

分;考核结果未体现在科室

1 分; 分配方案中,每个科扣

部分体现 , 每个科室扣 0.5

分;人员不知晓, 每人扣 0.2

分。

2

:知晓( :知晓(

) 不知晓( ) 不知晓(

)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1.4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

中医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 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

1.4.1

纳入( 纳入( 已确定( 有(

落实(

) 未纳入( ) 未纳入( ) 未确定( ) 无( ) 未落实(

) ) ) ) )

未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扣 1 分;未

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确定对口支援单位 有相关鼓励措施 措施有无落实

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扣 1 分;无 确定的对口支援单位,扣 1 分;无鼓2 励措施,扣 0.5 分;措施未落实,扣

0.5 分。

1.4.2

承担政府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指令性任务 有( ) 无( ) 制订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 有( ) 无( ) 制定具体措施 有( ) 无( )

未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或无相关制

培训方案 具体( ) 不具体( )

2 项) 度、培训方案,或无具体措施,不得 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落实情况(抽查

分;方案不具体、保障措施未落实,

措施 1

每项扣 0.5 分;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

落实( )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

资料,扣 0.5 分。

措施 2

落实( )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 能提供原始资料(

2

不能提供原始资料( )

医院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 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业务指导。

1.4.3专门部门 有( 专人负责 有( 对基层指导工作

村卫生室或社区卫

无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扣 分。

0.5 分;

) )

无( 无(

) )

相关人员不熟悉基层指导工作, 扣 0.5

1

主管院长

专门部门负责人 熟悉( 熟悉(

) 不熟悉(

) 不熟悉( ) )

未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不得分; 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扣

1

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 开展( ) 未开展(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1.4.4 开展( ) 工作不到位(

开展人员交流工作 开展( ) 工作不到位(

分;未开展人员交流工作,扣1 分;

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 0.5 分)。

未开展(

2

) 未开展(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章

队伍建设( 85 分)

2.1

中医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队伍建设检查记录表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2.1.1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医师总数( 98)人

( 78)人

每低于标准( 60%)1 个百分点,扣 0.5 分。

7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 / 执业医师总数(

79.6 ) %

2.1.2

60% , 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

临床科室 (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 60% ,但招聘非中医类别

未达标,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不得分 ;不能提供

2017 年 是( ) 否( √ ) 招聘人员明细扣 1 分。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 2018 年 是( ) 否( √ )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

3

2019 年 是( ) 否( √ )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 10 )人

每低于标准( 60%) 1 个百分 2.1.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 20 )人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 /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 50) %

点,扣 1 分。

5

护理人员总数( 134 )人

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

100

每低于标准(

70%) 1 个百分 5

2.1.4学时)人数( )人

点,扣 1 分。 100

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 学时)人数 / 护理人员总数(

) %

临床科室总数(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 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

2.1.5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 符合要求的临床科室 不符合要求的临床科室

)个

60% 同时符合科室建

每个临床科室不符合要求, 扣 1 分。

7

( (

)个

)个

医院领导班子总人数( 6 )人,

每低于标准( 60%) 10 个百

2.1.6其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数(

4)人,

) %

分点,扣 1 分。

2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医院领导班子总人数比例为(

院长是否经过省级经上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 统培训。

是( )

否 ( )

医院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共( )人

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院长未经过省级中医药管理 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 系统培训 ,扣 2 分; 其他每 1 人不符合要求,扣 1 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 (每人最少扣 0.5 分)。

2.1.7 4 ( (

)人 )人

未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科主任共( )人

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

未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

部门名称 正、副职 负责人总人数 其中中医药 人员数

管理人员中中医药人 员比例(%) 医务

护理

2.1.8

科研

每低于标准( 60%)5 个百分 点,扣 1 分。

4

教育

合计

临床科室负责人总数( )人

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人数(

2.1.9临床科室负责人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人数(

)人 )人

+临床科室负责 每低于标准( 60%)1 个百分 点,扣 1 分。

4

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人数 人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人数

/ 临床科室负责人总数 ( )%

临床科室负责人(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应有具备中级中医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2.1.10 应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

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科室负责人符合要求的科室( 科主任符合要求的科室(

6 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

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临床科室科主任

临床科室负责人不符合《临 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要 求,每个科室扣 1 分。

)个

4

共( )个

)个,

不符合要求(

)个 不符合要求( )个

注:

1.对该部分进行检查时,除查看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现场抽查部分值班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以验证其材料的真实性。

2.低于标准 *个百分点,扣 * 分,举例说明如下: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要求≥ 60% ,评分细则为每低于标准 1 个百分点,扣 0.5 分,某医院实际检查结果为 58.4% ,低于标准( 60% ) 1.6 个百分点,则扣 1 分。(下同)

3.指标 2.1.3. 中药人员也包括毕业于中药专业,但职称为西药的人员。

4.指标 2.1.4 .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 技能岗位培训时间≥ 100 学时。计算方法为:分子为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的人数 培训时间≥ 100 学时的人数,分母为护理人员总数。

5.指标 2.1.6. 医院领导班子是指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党政领导。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学习培训取得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专业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6.指标 2.1.7. 检查时,不进行访谈,查阅相关证明材料即可,对于科主任的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院内组织的培训也可。 7.指标 1.10. 经过西学中培训是指临床类别执业医师经过

2 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有学习证明。 + 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2.2

指标

队伍建设检查记录表

中医医院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无人员队伍建设规划, 或医院 中长期规划中无相关内容, 不 得分;措施未落实; 或效果不

显著(如无省级、区级名中医, 或专(学)科带头人在行业内 影响力不够, 或专(学)科带 头人、 中青年专 (学)科骨干

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 医院中长期规划中有相关内容

措施 落实( ) 部分落实(

效果

显著() 不显著()

制定(

)未制定(

有(

无(

2.2.1

未落实(

3

等各级人才队伍梯队结构不 合理现象未得到改善等) ,扣 2 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 (最少每项扣 1 分)。

年度工作计划中无相关措施, 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扣 2

分;部分落实, 酌情扣分 (最 少每项扣 1 分)。未提供相关 会议记录、 工作记录、 总结等 有效的原始资料,扣 2 分。 查阅相关资料, 并访谈相关人 员 2 名。无选拔与激励机制, 不得分; 无项目管理、 经费管 理、日常管理等管理措施, 扣 2 分;未提供相关会议记录、 工作记录、总结等有效的原始 资料,扣 1 分。

2.2.2

年度工作计划中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

的相关措施,有( ) 无( )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措施

5

落实(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与激励机制

有( ) 无( )

2.2.3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日常管理等管理措施

有( ) 无( )

能提供原始资料( ) 不能提供原始资料( 专(学)科带头人在行业内影响力 够( ) 不够(

3

未制定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 理,扣 3 分;计划或措施未

措施,不得分; 未开展师承管

2.2.4

制定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制定( )

措施 落实( )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能提供原始资料(

未制定( )

落实,每项扣 2 分;无相关 督导检查记录、 总结等有效原 始资料等,扣 2 分;部分落 实,酌情扣分 (最少每项扣 分)。

1 4

) 不能提供原始资料(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2.3

队伍建设检查记录表

中医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开展( ) 未开展( ) 负责部门 有( ) 无( )

职业道德考核、工作业绩考核中有中医药相关要求 有( ) 无( ) 业务水平测评以中医内容为主 是( ) 否( ) 医师 1:( ) 考核资料是否符合 是( ) 否( ) 医师 2:( ) 考核资料是否符合 是( ) 否( ) 医师 3:( ) 考核资料是否符合

未开展定期考核,不得分;无负责部门,扣 3 分;定期考核工作方案未落实, 扣 2 分;职业道德考核、 工作

2.3.1

业绩考核中无中医药相关 要求,每项扣 1 分;业务水平测评不以中医内容为主,扣 2 分;考核资料不符合,每人扣 1 分。

4

支持符合条件人员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支持(

2.3.2

) 不支持(

未支持本单位人员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得分; 有政策, 执行不到位,每人扣 1 分。

抽查 2 名住院医师的培训档案 姓名 1 ( 姓名 2 (

)培训情况 )培训情况

3

2.3.3

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 开展( ) 未开展( ) 提供原始资料( ) 未提供原始资料( 抽查 2 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档案

未开展培训, 不得分; 未提供培训原始资料,扣 2 分,考核人员未掌握诊断或鉴

) 4

别诊断、 中医诊疗技术、 方

姓名 1 ( 姓名 2 (

) )

剂,每人每项扣 1 分。 未按计划和要求(

按计划和要求培训(

按计划和要求培训( ) 未按计划和要求( )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比 例达到 100% 。

2.3.4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人 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 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人数 员总数(

)%

)人

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 定学分的比例每低于标准 5 个百分点,每个科室扣 0.5 分。

未开展培训, 不得分; 未考

4

/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

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 开展( ) 未开展( ) 考核( ) 未考核( )

2.3.5 现场考核 符合( )人 部分符合(

核,扣 4 分;考核比例不 达标,每低于 5 个百分点 扣 1 分;现场考核不符合

)人

要求,每人扣 1.5 分;部 分符合, 酌情扣分 (每人每 项最少扣 0.5 分)。

5

)人 不符合(

见附表 2.3.5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核记录表》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技术考评档案 建立( ) 未建立( ) 未建立个人技术考评档案

2.3.6

技术考评档案记录情况 姓名 1 考评中医药内容

或考评无中医药内容, 每人

有( 有(

) 无( ) ) 无( )

5

扣 2 分。

姓名 2

考评中医药内容

注:指标 2.3.5 :现场考核时从所附的《临床类别医师考核试题》中抽取题目,对执业医师考核记录表》中。

3 名非中医类别医师进行考核,考核情况请记录在《附表 2.3.5 非中医类别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第七章 文化建设( 30 分)

7.1

文化建设检查记录表

中医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及《中医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7.1.1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文件的相关会议记录

无相关会议记录,不得 分。

2

有() 无( )

制定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实施方案

有( ) 无( )

措施 1

7.1.2

未制定实施方案,不得

落实( 措施 2

) 未落实( ) 分;措施未落实, 每项扣

2

1 分。

未落实(

落实(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7.2

中医医院

文化建设检查记录表

指标

检 查 记 录

医院宗旨

扣分方法

无医院宗旨或未体现, 不得分;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7.2.1

有( )

正在征集或制定过程中(

无(

体现不充分,扣 1 分。

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

充分(

医院发展战略

2

) 体现不充分(

) 未体现( )

无发展战略或未体现, 不得分;

无( )

正在征集或制定过程中,扣

7.2.2

有( )

正在征集或制定过程中(

1

2

分;体现不充分 ,扣 0.5 分。

体现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总体定位

充分(

院训

) 不充分(

) 未体现(

无院训或未体现,不得分;正

无( )

在征集或制定过程中,扣 体现不充分 ,扣 0.5 分。

7.2.3

有(

) 正在征集或制定过程中(

1 ;

2

体现中医医院的宗旨

充分( ) 不充分( ) 未体现(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7.3

中医医院

文化建设检查记录表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现场考核 3 名员工言语仪表

7.3.1

窗口服务人员 医技人员

门诊服务台人员 提供培训资料(

规范( )不规范 ( ) 规范( )不规范 ( ) 规范( )不规范 ( )

)未提供( ) 医院员工言语仪表不规范, 每人扣 1 分。

2

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定礼仪

有( ) 无( ) 7.3.2

无特定礼仪,不得分 . 2

制定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

未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员

制定(

体现( 培训

)未制定( 7.3.3

体现中医医院特点

)未体现( )

开展( )未开展( ) 工手册》,不得分; 未体现中

医医院特点,扣 1 分;部分

) 体现,扣 0.5 分,未开展培

训,扣 0.5 分。

2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7.4

中医医院

指标

文化建设检查记录表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医患沟通相关工作制度 有( ) 无( ) 医患沟通内容、形式和工作记录有缺陷( ) 无缺陷( 内科系统病历 1: 沟通内容 有( ) 无( 沟通内容到位( 内科系统病历 2: 沟通内容 有( 沟通内容到位( 外科系统病历 1: 沟通内容 有( 沟通内容到位(

)不到位( )

) 无( )

)不到位( )

7.4.1

) 无( ) )不到位( )

查阅评审周期的相关资料,

实地查看,并随机抽查内科 系统、外科系统各 2 份运行 病历,随机访谈门诊、住院 患者或其近亲属各 2 名。无 相关工作制度,不得分;医 患沟通内容、形式和工作记 录有缺陷,扣 2 分;病历中 无沟通内容,或沟通内容不 到位,每份病历扣 1 分;医 务人员对病情介绍、宣教、 解释不到位, 每人扣 0.5 分。

外科系统病历 2: 沟通内容 有( ) 无(

4

沟通内容到位( )不到位( ) 门诊患者 1 医务人员对病情介绍、宣教、解释到位( 门诊患者 2 医务人员对病情介绍、宣教、解释到位( 住院患者 1 医务人员对病情介绍、宣教、解释到位( 住院患者 2 医务人员对病情介绍、宣教、解释到位(

)不到位(

)不到位(

)不到位(

) )

)不到位(

7.4.2

对医务人员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 开展( ) 未开展(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培训 原始资料不全,扣 2 分;医 师未掌握沟通技巧,每人扣 1 分。

4

培训原始资料全面( ) 不全面( ) 医师 1: 掌握沟通技巧( ) 未掌握( )

医师 2:

掌握沟通技巧(

) 未掌握(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7.5

文化建设检查记录表

中医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庭院建设未体现中医药文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7.5.1

庭院建设体现中医药文化

体现(

体现不充分(

) 未体现(

化,不得分;体现不充分,

扣 1 分。

2

门诊走廊:

中医药知识 本科室特色 候诊区

中医药知识

★ 7.5.2

宣传( ) 使用( ) 结合(

未宣传( 未使用( 未结合(

) ) ) ) )

中医病名或术语

宣传( ) 使用( )

未宣传( 未使用( 未结合(

中医病名或术语 本科室特色 住院部走廊

中医药知识 本科室特色 中药候药区 中医药知识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4

结合(

) ) ) )

宣传( ) 使用( ) 结合(

未宣传( 未使用( 未结合(

中医病名或术语

宣传( ) 不充分( ) 未宣传(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第八章

“治未病”服务( 40 分)

“治未病”服务检查记录表

8.1 —8.2

中医医院

指标

检 查

院级领导分管治未病工作

记 录 扣分方法

无院级领导分管治未病工作,不 得分;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 年度工作计划中无发展治未病服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有(

) 无(

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发展“治未病”服务 的内容

8.1.1 有( )无( )

发展目标

1.5

务的内容,不得分;发展目标不 明确,扣 1 分;医院无支持治未 病工作激励机制,扣 1 分。

明确( ) 不明确(

医院支持治未病工作激励机制 有( ) 无(

开展治未病专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及具体措施

制定(

措施 1

8.1.2

未制定(

未制定治未病专科建设年度工作 计划及具体措施,不得分;部分

落实(

措施 2

) 部分落实(

未落实(

1.5

1 分;未建

计划措施未落实,扣

立激励机制,扣 1 分。

落实(

建立激励机制(

) 部分落实( ) 未建立(

) )

未落实(

把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理 疗科等临床科室及国医堂、名医

3 )

工作室等整合纳入“治未病”科, 不得分;未作为医院一级科室, 不得分。

) 否(

★ 8.2.1

功能定位准确(

) 不准确(

治未病科作为医院一级科室 是(

科室服务对象以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

服务对象未以要求人群为主,不

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和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为 2 得分。 主 是(

否(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8.3

中医医院

“治未病”服务检查记录表

指标

检 查

提供“治未病”服务的平台

记 有

) 无(

) 有明确区域划分(

() 无明确区域划分(

扣分方法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 健康状态辨识区域

面积不能满足业务工作需要,不得 分;区域布局不合理,扣

2 分;不具

有( )无( )

8.3.1风险评估区域

备健康状态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 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功能,酌情扣 分。

3

有( )无( )

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

有( )无( )

健康干预区域

有( )无( )

配备专职医护人员人数 其中中医类别人员数(

8.3.2

) ) 占 ( )%

专职医护人员(不包括体检中心人 员)配备不足 4 人,或中医类医护人

3

员< 70%,不得分;无高年资主治医 师,扣 1.5 分。

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有( )无( )

健康干预类配备设备(如针疗类、灸疗类、熏洗类、光疗 类、电疗类、磁疗类等)有(

8.3.3

)类

健康干预类配备设备不足 6 类的,每

少一类扣 1 分;辨识评估类设备不足

)类

3 种的,每少 1 种扣 1 分。

4

辨识评估类设备(如体质辨识仪、四诊仪、经络检测仪、

红外线热成像仪、五脏相音辨识仪等)有(

工作制度

制定(

)不完善 ( )不完善 ( )不完善 (

)不全面(

) 未制定( ) 未制定( ) 未制定( )

) ) )

服务规范 技术操作规范 制度、规范

制定( 制定( 全面(

无工作制度,或服务规范,或技术操

8.3.4 作规范,不得分;各类制度、规范不

2

全,每项扣 1 分。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8.4 —8.5

“治未病”服务检查记录表

中医医院

指标

检 查

记 录

扣分方法

未提供服务,不得分;服务流程不合

分值

实得分

扣分原因 提供“治未病”服务

8.4.1

服务

提供 ( )

未提供(

) )

理,扣 3 分;服务量低于 1500 人次 /

4

服务流程 服务量

合理( (

)次 / 年

) 不合理(

年,扣 2 分;服务量低于 3000 人次 / 年,扣 1 分。

开展体质辨识、经络评估、脏腑功能检测、血气状态分析

8.4.2等中医体检项目 开展 (

开展体质辨识、经络评估、脏腑功能 检测、血气状态分析等中医体检项

3

)项

目,不足 3 项,每少一项扣 2 分。

8.4.3

治未病干预方案制定( ) 未制订或制定未实施治未病干预方案,不得分;干预方案应用人群数量

3

未制定( )

落实(

) 未落实( ) ) 少(

) 少,酌情扣分。

干预方案应用人数数量多(

特色治未病服务干预技术方法应用

(如针刺、 灸法、 拔罐、

8.4.4

推拿、穴位贴敷、埋线、药浴、熏洗(蒸)、刮痧、砭石、

特色治未病服务干预技术方法应用 不足 6 项,每少 1 项扣 1 分。

3

音疗,及热疗、电疗及其它理疗技术)共( )项

“治未病”服务效果评估工作(如健康改善情况、服务满

8.4.5

意度评价等的资料收集)

未开展服务效果评估工作,不得分。 2

开展(

治未病信息化建设

8.4.6

) 开展(

未开展( )

) 未开展( ) 不全(

未开展信息化建设,不得分;相关数

据信息资料不全,扣

相关数据信息资料全面(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

0.5 分

有 ( ) 无( )

未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得分;每月

8.5.1

每月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或健康讲座( 提供宣传资料(

)未提供(

有( )次 ) 不完整(

) ) 无(

)次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或健康讲座 少于 1 次,扣 1 分;未提供宣传资料,

2

建立基层指导协作关系 8.5.2 每月对基层指导( 工作记录完整(

扣 0.5 分。

未建立指导协作关系,不得分;每月对基层指导少于 1 次,扣 1 分;工作 记录不完整,扣 1 分。

2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