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法典划拨土地的房屋如何确权

2021-08-2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民法典划拨⼟地的房屋如何确权

国有⼟地使⽤权取得主要有两种⽅式,⼀种是出让取得,另⼀种是划拨取得。划拨国有⼟地,需要满⾜⼀定的条件,例如国家机关⽤地和军事⽤地;城市基础设施⽤地和公益事业⽤地等,那么民法典划拨⼟地的房屋怎样确权?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划拨⼟地的房屋如何确权

对于划拨⼟地的房屋,房屋所有权以登记为准,如果没有登记的,⼀般归划拨⼟地使⽤权⼈所有。如果有争议的,可以向不动产管理部门申请、提起民事诉讼等⽅式确权。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不动产物权的设⽴、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效⼒;未经登记,不发⽣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百三⼗四条 【物权确认请求权】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争议的,利害关系⼈可以请求确认权利。第三百五⼗⼆条 【建设⽤地使⽤权⼈建造的建筑物等设施的权属】建设⽤地使⽤权⼈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属于建设⽤地使⽤权⼈,但是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

⼆、划拨⼟地与出让⼟地存在哪些区别1、性质不同

划拨⼟地是在交纳补偿、安置等费⽤后⽆偿取得的,⼀般不设定⼟地使⽤权的期限,但却有⼀定的限定条件,⽐如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

出让⼟地是国家以⼟地使⽤者的⾝份将⼟地使⽤权在⼀定年限内出让与⼟地使⽤者,并需要由⼟地使⽤者向国家⽀付⼟地使⽤权出让⾦。

2、取得⽅式不同

⼟地划拨:需要县级以上⼈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地使⽤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后将该幅⼟地交付其使⽤,或者将⼟地使⽤权⽆偿交付给⼟地使⽤者使⽤。

⼟地出让:商品房建设⽤地原则上应该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有偿⽅式取得,严格限制以划拨⽅式设⽴建设⽤地使⽤权。以划拨⽅式取得的建设⽤地使⽤权,房地产转让时,必须经国⼟资源管理部门的审批,办理⼟地使⽤权出让⼿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地使⽤权出让⾦。

3、权利义务不同

划拨的⼟地不得进⾏转让、出租和抵押;出让的⼟地使⽤权⼈具有法定规范内的处置权,可进⾏转让、出租和抵押。由此可得出,⼟地出让和⼟地划拨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同。

房屋类型不同

划拨⼟地⼀般为公益事业⽤地或回迁房、经适房等建设⽤地;⽽出让⼟地上多建有商品房。⼟地出让和⼟地划拨在房屋类型上是存在着⼀些区别的。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效⼒。所以划拨⼟地上的房屋,产权以登记准。未办理登记的,⼀般归⼟地使⽤权⼈,但有相反证据证明除外。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