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有企业纷纷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同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与完善,我国政府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一定的修订。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国有企业在会计计量、财务管理、税务管理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从而使得国有企业在确保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本文就企业会计准则在国有企业的应用与影响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与影响 引言
会计准则的出台和执行,使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开展更加专业、执行更加规范,通过会计准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够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计准则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且存在一些问题,对企业财务管理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为实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落实,需要针对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寻找到有针对性且有效的应对策略。
1.新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1.1促进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新企业会计准则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的通用会计行为规范,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采用通用的会计语言,向社会提供清晰、可理解的财务信息,有利于资本市场参与者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铁路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投资,融通资金,降低融资成本,进而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
1.2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新准则以决策有用观为会计目标,着眼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方面,从“收入费用”观转为“资产负债”观,“收、支、利”财务管理理念转为“资产价值”管理理念,促使企业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关注资产保值增值,强化资产质量管理。二是新准则规定,符合条件的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改变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作法,减轻了企业当期成本负担,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三是新准则规定,从审慎角度出发,职工辞退福利、资产弃置费用等提前计入成本,减轻企业后续经营负担,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限制短期行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3促使企业重视货币时间价值。企业对货币时间价值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效益,原会计制度中很少涉及,而新准则对货币时间价值给予高度重视,使会计与财务管理有机融合。比如:分期付款购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融资租赁、融资性质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弃置费用、预计负债、辞退福利等内容,都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1.4促进企业重视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增长与报酬目标和相关风险的最优平衡,财务稳健和风险防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原制度下,会计信息能够揭示的企业风险非常有限,而新准则在职工薪酬、建造合同、租赁中对或有事项规范了会计处理,充分揭示企业潜在风险,同时还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真实反映企业投资效益,风险管理融入日常管理。
1.5促进企业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新准则的实施,突破了传统的考核理念,收入、利润等考核指标已不完全适应“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要求,应以资产质量、运用效率、权益指标为主、收入和利润指标为辅,调整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报告期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考核,合理评价经营业绩,规避经营者操控利润,激励企业着眼于长远发展。
1.6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层决策前,必须了解不同财务处理方法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以便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决策,管理层的经验和判断比以往更为重要。比如:管理层确定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和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将直接影响企业当期损益;准则取消了配比原则,突出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会计
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由记账、算账、报账向管理会计转型,使会计工作与管理的关系更紧密,同时,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合力共为。
2.在国有企业中的会计准则应用的相关对策 2.1创建优质的企业内部会计准则执行制度环境
为了确保企业会计准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需要加强对会计准则基础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环境的完善,从而为会计准则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有效完善相关制度,首先企业需要对其内部整体工作环境进行完善,通过对会计准则执行氛围的营造和环境的改进,形成会计准则执行规范化的风气;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准则实施体系的完善,从企业内部部门管理和调整入手,为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提供必要的基础。新准则实施后,路局要按照总公司的要求,结合哈局实际,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管理。需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办法和衔接办法,需建立所得税配套管理制度、公允价值确认制度;需修订和完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投资管理、资产减值等管理制度。尤其要做好固定资产标准调整后,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信息化费用管理制度,正确划分研究和开发支出,明确费用化和资本化边界。
2.2完善会计核算方式方法
新会计准则无论是适应性还是实用性均非常的强,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接轨,大大推动了会计事业的发展。但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需要突破诸多会计制度的禁锢,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质量。针对于此,国有企业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需求,不断去完善会计核算方法,确保会计核算方法能够满足新会计准则的适用条件,提升可操作性。从会计审计的角度来说,可以重点去对账户分析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账龄分析法加以完善。以账户分析法为例来说,要将重点放在账目核查方面,及时去发现账目中存在的作弊问题,确保国有企业资产始终安全。在完善账龄分析法时,要对收回的账款拖欠时间、发生坏账可能性作全面性的分析评估,严防企业资产外流。另外,结合大数据技术和财务共享中心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
设,采用更为先进和智能的财务系统,目前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已经建立,并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帮助企业从战略、价值、质量、效率、风险防控等角度全方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给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2.3提升国企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实务工作主要是由企业财务人员来完成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新颁布并实施的会计准则,从会计计量方式改变到存货发出计价、企业所得税核算、资产减值的确认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首先要对新的会计准则较为熟练地掌握,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最新财税政策加以相应的了解,还要将财务管理实务操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相结合,实现有效的业财融合,并且辅以信息化技术,将其应用到财务管理实务当中。可见,新时期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应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完成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从而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结语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经营所形成的影响,国有企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认清楚新会计准则所形成的这一些影响,做好分析与应对工作。目前来看,新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经营的影响虽然较多,但在整体上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措施来加以应对,有效地控制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但后续依然要加大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力度,掌握其应用时的更多专业知识,以此帮助企业更好经营,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春荣.低碳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J].财会学习,2019(20):91.
[2]赵大陆.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0):87,97.
[3]戴兆远.新会计准则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究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9(18):215.
[4]胡秀玲.低碳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J].时代金融,2020(29):207-208.
[5]邵巧梅.新时期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方法探析[J].商讯,2021(8):39-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