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记》曾讲:“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不仅要用自己渊博的见识、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这说明教师在工作中应( )。 A.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B.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C.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D.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2.张卓是学校李校长的侄儿,某日,李校长让张卓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给张卓安排一个班里最好的座位。如果你是班主任,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A.委婉拒绝,耐心给李校长解释要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 B.挖苦讽刺李校长,告诉他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C.认为李校长可以在工作中给自己带来诸多便利,便欣然答应 D.对李校长不予理睬,认为在班级事务管理中没有必要服从李校长的安排
3.考试结束后,又要调整座位了。李老师排座位的原则是: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的中间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李老师的做法( )。 A.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 B.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
C.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D.违背分组教学的要求
4.杨老师是一名体育教师,他在指导学生球类运动时,喜欢耻笑、戏耍手脚不灵活的学生,杨老师的做法主要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要求。
A.为人师表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关爱学生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最基本、最主要的要求是( )。 A.团结协作 B.爱国守法 C.教书育人 D.爱岗敬业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即知识的教学和品德的培养。教师不仅要用自己渊博的见识、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说明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
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班主任面对李校长提出的要求,应该做到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因此可以委婉拒绝,耐心给李校长解释要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A项做法符合题意,C项做法错误。B、D项做法违背了尊重同事的要求,排除。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题干中李老师让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的中间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违背了平等待生的理念,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故本题选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题干中老师喜欢耻笑,戏耍手脚不灵活的学生,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关爱学生。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爱国守法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国守法是对教师最基本最主要的要求。C项,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根本任务。D项,爱岗敬业是本质要求。故本题选B。
1.韩老师在暑假期间将班上成绩比较差的同学集中起来进行补课,并收取了一定的补课费。韩老师的这种行为( )。
A.正确,能够提升学生的成绩 B.正确,是教师无私奉献的体现
C.不正确,没有对学生一视同仁 D.不正确,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多年以后当小李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时,依旧清晰地记着当年自己的班主任王老师的谆谆教诲,教师是个良心职业,也是一个榜样职业,你的学生在看着你的背影成长。小李决心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做一名良心教师。题干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特点。 A.境界的高层次性 B.意识的自觉性 C.行为的典范性 D.影响的深远性
3.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这句话体现出教师应当(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
4.张老师认真上课备课,不断扩充自己知识面,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制定班级管理规则。下列关于张老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注重家校沟通的多元化 B.教育学生做到了因材施教 C.注重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D.管理班级实现了优化高效
5.某教师在课堂上表示,“有些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一出生就在别人人生的终点,所以读书没有很大的用处,只是一种安慰剂。”该教师的行为( )。
A.错误,过早让学生接触社会的残酷 B.错误,违背了潜心教书育人的要求
C.正确,应该让学生了解残酷的真相 D.正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老师给学生补课并收取费用,违背了这一规定。故本题选D。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影响的深远性是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将给学生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象,它不会因学生的毕业而结束,还将延续到毕业之后,甚至伴随学生的一生。题干中小李在已经成为一名教师后依旧记得当年自己的老师——王老师的教诲,体现了王老师自身职业道德影响的深远性。故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教学行为。题干中张老师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做到了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做到了因材施教;制定班级管理规则,注重了班级管理的优化高效。张老师的做法没有体现家校合作。故本题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书育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干中的教师向学生传递错误观点,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教书育人。故本题选B。
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