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1-2022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湘教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

试题(湘教版)

一、选择题

1. 图为我们家乡土改时一张照片,仔细观察每个农民头上都罩着白头巾。你认为罩白头巾与当地的哪种要素最相关。( )

A.气候 冬半年气温低且温差大,为了保暖 B.降水 夏季雨水多,只是为了防雨 C.习惯 只为了干净卫生,防土沙 D.喜好 因为头型难看,爱美

2. 一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而自然地理环境内部各要素也相互联系。我国西北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导致气候干旱,降水 A.少

3. 电子地图(英语:Electronic map),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下列属于电子地图的是( ) A.学校平面示意图 C.百度地图

4. 甲图与乙图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B.壁挂中国地图 D.平山县地形模型

B.多

C.量大

D.高

A.甲图的比例尺较大 B.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C.乙图表示的内容简略

试卷第1页,总17页

D.乙图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

5.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有指向标的地图不用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南,背朝北 D.夜空中北极星的方向是正南方

6. 下图为地球的基本数据,读图下列对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极半径大于赤道半径 B.地球是正着身子绕地轴

C.地轴的南极(90°N)指向北极星 D.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为0°

7. 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 B.经线和纬线的长度相等

C.从赤道开始,向北是北纬,向南是南纬 D.东经用“𝑊”表示,西经用“𝐸”表示

8.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以下有一项描述不当( ) A.利用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

B.利用地球仪可以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C.利用地球仪可以能直观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

试卷第2页,总17页

D.利用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转动

9. 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更替的现象

②当北京是中午时,纽约是晚上 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④春夏秋冬四季的冷暖差异 ⑤不同的季节昼夜长短不同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 20°W向东至160°E是 半球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11. 依据如图,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及判读依据( )

A.①处海拔较高,边缘陡峻,地面起伏小,应为山地 B.②处海拔较高,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应为高原

C.③处海拔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应为丘陵 D.④处海拔较低,地形平坦,海拔在200米以上,应为平原

12. 某地的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此地形对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活动的影响是(A.平坦开阔便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便利 B.广阔无际,便于发展畜牧业 C.利于发展林业、采矿业、旅游业等 D.可大力发展渔业、水产养殖

13. 下图为立体的地形转化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等高线判读原则中,符合A部位的特征的是 A.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为山岭 B.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为山脊 C.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为山谷 D.等高线相交为陡崖

(2)A处的海拔高度为

试卷第3页,总17页

A.120米<h

C.120米<h<130米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图上的高度通常是相对高度 B.在地图上,等高线稀疏表示坡陡

B.h=120米

D.130米<h<140米

C.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用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地势起伏

D.在各种彩色地图上,绿色都表示平原

15.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1)~(4)题。

(1)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C.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2)图中代表世界最大最深的太平洋的是( ) A.⑧

(3)图中代表我国所在的大洲的是( ) A.①

(4)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土耳其海峡

B.大高加索山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B.⑥

C.⑦

D.③

B.⑨

C.②

D.⑩

B.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D.地球上没有水

试卷第4页,总17页

16.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印度尼西亚号称“火山国”,该国位于 A.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2)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A.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A.美洲板块

17. 日本一年到头每天都有各种小型地震发生。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日本多发地震的原因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和人为原因有关

18. 下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和地壳运动没有关系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B.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A.中高纬度地带 C.原始的热带雨林

19. 除南极洲外,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非洲、欧洲

20. 以下关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第5页,总17页

B.中低纬度地带 D.干旱的荒漠

B.南美洲、欧洲 C.亚洲、欧洲 D.亚洲、大洋洲

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B.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人口多,资源和环境压力就会很大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或零增长,因此没有环境问题 D.发展中国家只要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就可解决环境问题 二、解答题

地理教具是实现地理直观教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自制地理教具。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像化,利于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如图就是某一同学自制的地球教具,箭头代表太阳光线,仔细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用圆珠笔描出图中的北极点,并用N来表示。

(2)若五角星代表北京,请你描出北京所在的经线。

(3)仔细观察图示,此时此刻,北京的白昼________黑夜( 大于/小于/等于 )。

(4)思考地球一半被照亮,一半不被照亮的原因是:________。

(5)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请你写出制作步骤。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试卷第6页,总17页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海拔为________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2)村镇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3)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4)在图中描出桃溪的两条支流,判断河流一般形成于哪种山体部位?________(山脊/山谷/鞍部)。

(5)小朋想自制一个山地模型来学习重要的地形部位及等高线的由来,你能想到用哪些材料可以制作这个山地模型,写出至少三种材料。________。

试卷第7页,总17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

试题(湘教版)

一、选择题 1. 【答案】 A

【考点】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解析】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自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为高三学生复习文科基础中关于“世界的气候”的内容时,可以将气候与服饰紧密结合起来。把阿拉伯地区的居民喜欢穿长袍,戴头巾,服饰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极地周围的因纽特人喜欢穿皮帽制品衣服;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英国女士冬季穿裙子,欧洲男士们的服装样式以开胸为主要特色,等等现象摆出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地理背景。在分析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我们家乡位于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冬半年气温低且温差大,为了保暖,人们戴头巾。 2. 【答案】 A

【考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受海陆位置影响,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西北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少 ,故A符合题意,选A。 3. 【答案】 C

【考点】

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解析】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

试卷第8页,总17页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百度地图属于电子地图,使用非常方便。 4. 【答案】 B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由甲图和乙图可以看出,甲图的比例尺更小,但表示的范围更大,乙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范围更小,乙图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 地距离的40千米,故选B。 5. 【答案】 B

【考点】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地图三要素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A错;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B正确; C.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C错; D.夜空中北极星的方向是正北方,D错; 故B符合题意,选B。 6. 【答案】 D

【考点】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地球的大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图中可知,极半径小于赤道半径,A错; B.地球是倾斜着绕地轴,B错; 。C.地轴的北极(90°N)指向北极星,C错;

试卷第9页,总17页

D.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为0°,D正确; 故D符合题意,选D. 7. 【答案】 C

【考点】 经线与纬线 【解析】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解答】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故𝐴错误; 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故𝐵错误;

从赤道开始,向北是北纬,向南是南纬,故𝐶正确;

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𝐸”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𝑊”表示,故𝐷错误。 8. 【答案】 D

【考点】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答】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故ABC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故D符合题意。 9. 【答案】 D

【考点】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解析】

(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解答】

试卷第10页,总17页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①昼夜更替的现象、②当北京是中午时,纽约是晚上、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都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10. 【答案】 A

【考点】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经度与纬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故A符合题意,选A。 11. 【答案】 C

【考点】

陆地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解析】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解答】

①处海拔较高,边缘陡峻,地面起伏小,应为高原,A错误; ②处海拔较高,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应为山地,B错误;

③处海拔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应为丘陵,C正确; ④处海拔较低,地形平坦,海拔在200米以下,应为平原,D错误。 12. 【答案】 C

【考点】

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解析】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解答】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便利;高原地区草原广阔无际,便于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地区利于发展林业、采矿业、旅游业等;临江、临河、临湖地

试卷第11页,总17页

区可大力发展渔业、水产养殖。 故选C。 13. 【答案】 A C

【考点】

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1)从图中的等高线可知,A点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为山岭(山顶)。故A符合题意,选A。

(2)图中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10米,A点在等高线120米内,故其海拔在120米<h<130米,故C符合题意,选C.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C

【考点】 地形图的类型 【解析】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此外,像电子地图等地图家族新成员,也已经开始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解答】

A.地图上通常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故错误;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故错误;

C.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用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着某一方向的地势起伏,故正确;

D.在分层设色地图上,绿色表示平原,故错误。 故选C。 15. 【答案】 B A A D

【考点】

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洲界线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试卷第12页,总17页

【解析】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被世界上的大洲分割成四个大洋,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因此说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 读图可知,图中⑧是太平洋,是世界最大、最深的大洋;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全球共有七大洲,我国所在的大洲的是亚洲。依据位置,图中①为亚洲,②为欧洲,③为非洲,④为大洋洲,⑤为南极洲,⑥为北美洲,⑦为南美洲。 从图中看出,⑥是北美洲,⑦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6. 【答案】 C B C

【考点】 板块的运动 【解析】

(1)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图中可知,印度尼西亚号称“火山国

”,该国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故C符合题意,选C. (2)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

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

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

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故B符合题意,选B.

试卷第13页,总17页

(3)一般板块碰撞挤压会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选C.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7. 【答案】 A

【考点】

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一般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A符合题意,选A. 18. 【答案】 B

【考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图中横坐标是纬度,纵坐标是人口比例,读图可知,世 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20°N-60°N);故B符合题意,选B。 19. 【答案】 A

【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洲界线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目前,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该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现在从自然增长率看,非洲最高;世界上人口自然

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因为欧洲大多是发达国家。根据题意选A。 20. 【答案】 A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试卷第14页,总17页

【解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解答】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故选A。 二、解答题 【答案】

等于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可用到的材料有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第一步:如图中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 a、b 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第二步:把铁丝弯成图中②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 66.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第三步: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第四步:在图③中的倾斜铁丝两头,即a和b处,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第五步:在图③中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

试卷第15页,总17页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

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北极点和南极点,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据此标注即可。

据北京的位置描绘即可。

读图可得,此时此刻全球昼夜等长,所以说北京的白昼等于黑夜,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可用到的材料有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制作简易地球仪的制作步骤为:

第一步:如图中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 a、b 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第二步:把铁丝弯成图中②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 66.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第三步: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第四步:在图③中的倾斜铁丝两头,即a和b处,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第五步:在图③中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 【答案】 600,150 山脊 3000 山谷

泡沫、橡皮泥、记号笔、沙盘、麻绳等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试卷第16页,总17页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可判定,A点的海拔为600米,B点的海拔为750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750﹣600=150米。 依据位置,村镇乙所处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

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3000米。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为集水线,易形成河流,据此在图中描出桃溪的两条支流即可。

小朋想自制一个山地模型来学习重要的地形部位及等高线的由来,可用到的材料有泡沫、橡皮泥、记号笔、沙盘、麻绳等。

试卷第17页,总1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