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J Nerv Ment Pis Vol.44, No.2 February 2018
•病例报告•
我院治疗。患者入院前40佘天曾出现左眼视力下降,在某 眼科诊所就诊,未获充分诊治,后自觉视力有轻度改善。
MOG
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合并脑膜
体格检查:体温
38.8T;,颈强,Bruzinski’s征(+ ),余内
炎1例报告☆
科及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发现。辅助检查:腰穿CSF 检査:压力280 mmH20,清亮透明,白细胞计数112xl09/L (参考范围1〜5xl09/L),淋巴细胞比率72%,蛋白882 mg/L 曾文双*肖海兵^蔡继福*涂柳*
(参考范围120-600 mg/L),葡萄糖2.1 mrnol/L(参考范围 猪晓凡•
2.2~3.9 mmol/L),氯化物 116 mmol/L(参考范围 120-130 mmol/L);眼科检查:视力右0.08/左0.01,右视盘水肿,左 【关键词】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视神经炎 视盘萎缩;其它阴性的辅助检査有:血及CSF细菌、真菌涂 脑膜炎
片及培养,血及CSF隐球菌抗原,血及CSF单纯疱疹病 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DNA,血及CSF结核DNA, 特近年来关于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 HIV、梅毒血清学。
)抗体相关性炎性脱髓鞘
诊疗过程: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脑脊液特点,初步诊 疾病(MOG antibody associated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orders断考虑急性感染性脑膜炎(累及右侧视神经),因其入院前 ,MOG-IDDs)的报道越来越多。MOG-IDDs临床表 接受过抗细菌、抗病毒、抗结核治疗,可能对入院后的病原 现形式多样,可以表现为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4, AQP4)学结果造成影响,导致病原学诊断困难,遂予头孢曲松+万 抗体阴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NMOSD 古霉素抗细菌(疗程2周),继续予H+R+Z方案抗结核,同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ADEM 时加用地塞米松2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减轻鞘内炎症 )、视神经炎 (optic neuritis反应。治疗3 d后头痛缓解,体温降至正常。1周后右眼视 ,ON)或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力显著改善,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未见明显异常(具体见
,LETM),但合并急性脑膜炎的
图
1)。此后激素剂量每周减半。入院11 d后复查腰穿CSF 病例相对少见,早期容易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本文 检查:压力160 minH20,清亮透明,白细胞计数82X107L, 就一例MOG抗体相关性ON(MOG-ON)合并急性脑膜炎 淋巴细胞比率80%,蛋白739 mg/L,氯化物121 mmol/L。2 患者的诊治经过予以报导,同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可能的 周后眼科复查视力,右眼由0.08升至0.7,左眼由0.01升 发病机制,为今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借鉴。
至0.05;视觉诱发电位提示双侧潜伏期延长,左侧为著;视 1临床资料
神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提示双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头痛14 d,右眼视力下降11
d”RNFL)厚度变薄,以左侧为著(具体见图2);血AQP4及 入院。入院前14 d出现发热、头痛,3 d后出现右眼胀痛
M0G抗体结果尚未回复。无其他症状体征,因结核性脑膜 伴视力下降,其间曾服用口服抗生素(具体不详),上述症 炎诊断尚不能完全除外,遂于治疗后2周带口服药“H+R+ 状无改善,1周后至当地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神经系 Z抗结核、地塞米松5 mg 口服每天1次”出院。出院后相 统查体发现颈强,腰穿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检 关抗体结果回报:血AQP4抗体(-)、M0G抗体(++ 1:32)。结 查:压力、白细胞、蛋白显著升高(具体见表1)。该院初步 合患者发病前1月佘有左眼视力下降,本次发热、头痛数
诊断:急性感染性脑膜炎,予抗细菌(左氧氟沙星+特治 天后再出现右眼视神经炎的病史特点及激素治疗反应,最 星)、抗病毒(阿昔洛韦)治疗,2 d后加用“异烟肼(H)、利福 终诊断:复发性M0G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
平(R)、吡嗪酰胺(Z)” 口服抗结核治疗。其间曾有几天发热、 门诊随访:停用口服抗结核药物,考虑患者视神经炎 头痛症状缓解,但治疗6 d后发热、头痛再发加重,遂转至
已进入恢复期,但仍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建议其接受长 期免疫抑制治疗(激素+硫唑嘌呤)。
doi:10.3969/j.issn.l002-0152.2018.02.011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讨论
*:JCYJ20150331142757395)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深圳M0G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也是髓鞘的组成
@ 518053)通信作者(E-mail: xiaohb@hku-szh.org)
部分,通常在髓鞘表面和少突胶质细胞胞膜外表达m。近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年第44卷第2期
117
表1入院前后脑脊液变化情况提示鞘内炎症反应逐渐减轻
时间压力(mmH2〇)
白细胞计数(107L)
淋巴细胞比率
蛋白(mg/L)
葡萄糖(mmol/L)
氯化物(mmol/L)
人院前1周300
42063%13172.0115人院当天28011272%8822.1116入院后11 d
1608280%7393.6121
来通过基于细胞的免疫荧光检测(cell based assay,CBA) 现[7],这提示无菌性脑膜炎可以是MOG-IDDs的直接表 已经证实MOG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中的作用,但是目 现;然而也有文献提出,前驱病毒感染可以通过活化淋巴 前关于其具体致病机制的文献并不多。有限的临床和动物 细胞、破坏血脑屏障促发儿童M0G抗体相关性ADEM的 实验的结果表明,MOG抗体可以激活NK细胞和补体系 发
生
,这提示急性脑膜炎也可以是前驱病毒感染的表
统,通过抗体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对髓鞘和少突胶质 现,但成人MOG-IDDs是否存在类似机制尚未见报道。
细胞造成损伤[2_3]。
综上,我们认为,在患者出现显著的脑膜炎且合并视 MOG-IDDs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其临床表现 神经炎表现时,一定要在鉴别诊断中纳人M0G-0N,而不 与其他类型的IDDs也存在一定的重叠,但更多地表现为 应仅仅将思维局限于感染所继发的视神经损害,从而避免 复发性ON或LETM,其中又以ON最为常见,有多达75% 延误患者的免疫治疗,改善其神经功能预后。
的病例以ON为首发表现,有83.8%的患者在病程中有ON 发作。MOG抗体相关性ON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双眼同时
或快速贯序受累,可出现球后疼痛或转眼时疼痛,急性期 视力受损严重,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视盘水肿。视 神经磁共振可见长节段的视神经损害,钆增强后显像与
AQP4抗体阳性ON不同,主要表现为:以视神经前部强化
为主,视交叉和视束较少出现强化;视神经鞘及周围脂肪 图1颅脑磁共振增强未见显著的脑膜及视神经鞘强化表现
组织强化更为常见,视神经中轴强化相对少见[4_5]。如急 人院后一周颅脑磁共振增强未见显著的脑膜及视神 性期及时予以激素治疗,视力往往可以得到较好地恢复, 经鞘强化表现。
但仍有部分病人会遗留显著的视力受损,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提本受累侧潜伏期延长、波 幅降低,0CT可出现受累眼RNFL广泛变薄问。
本例患者符合M0G-0N的典型特征:临床上表现为
双眼快速贯序受累,急性期视力下降伴眼痛,第一次错过 激素治疗,遗留左眼严重功能残疾,第二次得到及时激素 治疗后,右眼视力基本恢复;发病时血M0G抗体滴度显著 增高;VEP、0CT提示以左侧为著的视神经受损及RNFL广 泛变薄。唯一遗憾的是,其颅脑MRI并未发现显著的视神 经鞘及周围脂肪组织强化,考虑与接受检查前已使用激 素、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此例患者在病 程中有显著发热、头痛、颈强、颅内压增高、脑脊液炎性改 图2视神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变等急性脑膜炎表现,这与近期周磊等报道部分M0G-
人院后第二周0CT提示双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IDDs患者急性期可出现颅内压升高(18.2%)、CSF蛋白增 (RNFL)平均厚度变薄,以左侧视网膜上下象限为著。
高(54.5%)、白细胞增多(36.4%)及前驱发热、头痛症状相 符[7]。我们推测,急性脑膜炎可能是MOG-IDDs疾病本身
参考文献
的表现,亦可能是该病在发作前的前驱感染症状。但目前 [1]
RAMANATHAN S, DALE RC, BRILOT F. Anti-MOG anti
上述两种推测仍然存在争议:动物试验提示,M0G可以在
CD28body: The history, clinical phenotype, and pathogenicity of a 缺乏的C57BL/6小鼠身上诱导出无菌性脑膜炎表
serum biomarker for demyelination [J], Autoimmun Rev, 2016,
118
Chin J Nerv Ment Pis Vol.44, No.2 February 2018
15(4): 307-324.
demyelinating disease of the CNS: 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2] MADER S, GREDLER Y, SCHANDA K, et al. Complement ac-
study in Chinese Han patients [J]. J Neuroimmunol, 2017, 305: tivating antibodies to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in 19-28.
neuromyelitis optica and related disorders [J]. Neuroinflamma- [6]
RAMANATHAN S, REDDEL SW, HENDERSON A, et al. Antion, 20119 8: 184.
tibodies to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in bilateral and [3] DALE RC, TANTSIS E, MERHEB V, et al. Antibodies to MOG
recurrent optic neuritis [J].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have a demyelination phenotype and affect oligodendrocyte cy- 2014, 1(4): e40.
toskeleton [J].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2014, 1(1): [7]
PERRIN PJ, LAVI E, RUMBLEY CA, et al. Experimental el2.
autoimmune meningitis: a novel neurological disease in CD28- [4] JARIUS S,RUPRECHT K,KLEITER I,et al. MOG-IgG in
deficient mice [J]. Clin immunol, 1999, 91(1): 41-49.NMO and related disorders: a multicenter study of 50 patients. [8]
REINDL M,DI PAULI F,R0ST6SY K,et aL The spectrum of Part 2: epidemiology, clinical presentation, radiological and labMOG autoantibody associated demyelinating diseases [J]. Nat oratory features, treatment responses, and long-term outcome Rev Neurol, 2013, 9(8): 455-461.[J]. Neuroinflammation, 2016, 13(1): 280.
【中图分类号】R744_5 (收稿日期:2017-11-19)[5] ZHOU L, HUANG Y, LI H, et al. MOG-antibody associated
【文献标识码】A (责任编辑:李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联系方式
网址:http://www.zgsjjs.com/; http://www.zgsjjs.cn/联系电话:020-8733 2686
E-mail :
zgsjjs@126.com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门诊楼13楼西侧邮编510080
收件人:《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
汇款地址:广州中山二路58号邮编510080
收款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 请附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稿件编号。
微信公众号: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微信号:nervousmenta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