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年 8 月第 27 卷第 8 期
Chin J Public Health Aug 2011 Vol. 27 No. 8
中图分类号: R 151. 1
【实验研究】
鹿茸提取物复方对骨质疏松症干预作用
李可强 ,郑洪新 ,朱辉 ,王剑 ,杨芳 ,张国哲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鹿茸提取物; 骨密度; 骨代谢; 大鼠
文献标志码: A
1, 1 1 1 1 2 1
*
文章编号: 1001-0580(2011)08-1016-02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 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 结构退化为特征,可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 性骨病,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受 到医学界普遍重视 〔1 - 2。本研究根据中医学〕
“肾藏精生髓主
骨”理论,在前期 研 究 成 果 和 具 有 自 主 知 识 产 权 的 发 明 专 利〔
3 - 4的基础上,探讨了复方鹿茸提取物对骨密度、骨代谢生〕
化指标影响,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报 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动物
SPF 级 Wistar 大鼠( 上海西普尔 - 必凯实验动物
中心) ,雌雄各半,雌性体重( 190 ± 10) g,雄性体重( 240 ± 10) g,3 月龄,未曾交配,适应环境 4 d,动物合格证号: SCXK( 沪)2008 - 0016。 1. 2 主要试剂
复方鹿茸提取物: 由鹿茸提取物、淫羊霍提
取物、牡蛎等组成 (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分 子 生 物 学 实 验 室 自 制) ,骨疏康颗粒( 辽宁康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 国药准字 Z20003255)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 郑州卓峰制药厂,批 号: 国药准字 H41020055)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ELISA) 测 试盒( 美国 ADL 公司) ,水合氯醛注射液( 上海中西制药有限 公司) ,医用酒精,碘伏,注射用青霉素等。 1. 3 分组与处理
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对照组( 22 只) 、模
型组( 21 只) 、鹿 茸 提 取 物 组 ( 18 只) 与 骨 疏 康 颗 粒 组 ( 18 只) ,除对照组外,其余 3 组大鼠左右后肢肌肉注射地塞米松 磷酸钠注射液 2. 5 mg /kg,每周 2 次,连续 9 周,建立骨质疏松 症模型。从肌注地塞米松当天开始,每天上午灌胃给药 1 次, 容积 l mL /100 g,鹿茸提取物组给予复方鹿茸提取物 0. 439 g /kg,骨疏康颗粒组给予骨疏康颗粒 2. 1 g /kg,对照与模型组 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 9 周,存活动物在最后 1 次给药后 24 h 处死,采集标本进行指标测定。 1. 4 骨密度测定
取左后肢股骨,剔除肌肉及筋膜,生理盐
水冲洗后,用塑料保鲜袋装好,置 - 70℃ 冰箱冻存备用。应用 XR - 36 型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美国 NORLAND) 及其所附的 “The Small Subject Scout Scan”软件,扫描宽度 10 cm,长度可 任意调节,扫描速度 60mm /s,分辨率为 1. 0 × 1. 0 mm。对股 骨整体、股骨近端( 为股骨近侧干骺端 1 /3) ,股骨远端( 为股 骨远侧干骺端 1 /4) 进行骨密度分析。骨密度采用单位面积 内的骨矿物质含量表示( g /cm )2
1. 5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 大鼠取材前,用 10% 水合氯醛
* 基金项目: 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00471478) ; 辽宁省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博士后项目( bsh2009051)
作者单位: 1.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2. 辽宁省中药研 究所
作者简介: 李可强( 1967 - ) ,男,辽宁大连人,主任药师,博士,主要 从事生药学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郑洪新,E-mail: zhenghx2002@ 126. com
注射液( 0. 35 mL /100 g) 腹腔注射,腹主动脉取血 5 ~ 8 mL / 只,室温静置 4 h,3 000 r /min 离心 10 min,取血清,分装,- 70 ℃ 冰 箱 保 存,抗 酒 石 酸 酸 性 磷 酸 酶 ( tartrate resistance acid phosphatase,TRAP) 测定,采用酶联免疫( enzyme-linked immu- nosorbent assay,ELISA) 法。血 清 碱 性 磷 酸 酶 ( alkaline phos- phatase,ALP) 、血清 Ca、P 测定,应用日立 7600 - 020 型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 6 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以 x珋± s 表示,采用 SPSS 15. 0 统计
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最小显著差法( 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 ,检验水准 α = 0. 05。
2 结 果
2. 1 各组大鼠骨密度变化( 表 1) 与模型组比较,鹿茸提取
物组与骨疏康颗粒组大鼠可见股骨整体骨密度明显增加,其 中鹿茸提取物组尚可见股骨头上 1 /3 骨密度明显增加。
表 1 各组大鼠离体股骨骨密度比较(珔±x
s) 组 别
只数 股骨骨密度 股骨头 1 /3 骨密度 对照组 22 0. 108 0 ± 0. 007 2 0. 115 8 ± 0. 008 7 模型组 21 0. 099 3 ± 0. 005 9a 0. 107 7 ± 0. 006 2
鹿茸提取物组 18 0. 102 8 ± 0. 004 3ab 0. 114 6 ± 0. 008 9b 骨疏康颗粒组
18
0. 102 8 ± 0. 003 4ab 0. 111 2 ± 0. 005 9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 < 0. 01; 与模型组比较: b P < 0. 01。
2. 2 各组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 表 2) 与模型组比较,
鹿茸提取物组与骨疏康颗粒组大鼠血清 TRAP 明显降低; 与 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鹿茸提取物组大鼠血清 ALP 含量均有 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与对照组及模型组 比较,鹿茸提取物组与骨疏康颗粒组大鼠血钙、血磷含量均明 显升高。
表 2 各组大鼠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的比较(珔x n
± s, = 12) 组 别 Ca( mmol/L) P( mmol/L) ALP( U/L) TRAP( U/L) 对照组 2. 56 ± 0. 17 2. 49 ± 0. 18 71. 17 ± 27. 86 4. 86 ± 0. 30 模型组 2. 60 ± 0. 29 2. 67 ± 0. 32 78. 83 ± 28. 10 9. 96 ± 1. 17a 鹿茸提取物组 2. 85 ± 0. 16ab 2. 77 ± 0. 21a 85. 67 ± 27. 38 5. 51 ± 0. 59b 骨疏康颗粒组 2. 80 ± 0. 20ac 2. 87 ± 0. 28a 67. 33 ± 25. 24 5. 37 ± 1. 14b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 P < 0. 01; 与模型组比较: b P < 0. 01,c P < 0. 05。
3 讨 论
骨密度是评价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疗效的关键指标。本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全股骨骨密度及股骨上 1 /3 骨密 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提示造模成功; TRAP 是反映破骨细胞骨吸收的特征性酶。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年 8 月第 27 卷第 8 期
Chin J Public Health Aug 2011 Vol. 27 No. 8
1017
本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清 TRAP 含量明显升高,与对 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表明模型组大鼠骨 吸收明显增强。本研究以鹿茸提取物复方作为干预因素,选 择治疗效果比较确切的骨疏康颗粒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 复方鹿茸提取物对因肌注地塞米松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大鼠骨 代谢失常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具有抑制模型大鼠骨吸收作用, 能够防止骨量丢失,提高模型大鼠骨密度,促进机体对钙、磷 吸收,从而为骨重建提供物质基础,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良 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立燕,周利锋,杨婕,等. 中老年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及患病状
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 4) : 470 - 472.
〔2〕 祝白春,曹庆军,姜云,等. 综合营养干预对中老年妇女骨密度
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 6) : 653 - 654.
〔3〕 朱辉,郑洪新.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的防治[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 7) : 1234 - 1235.
〔4〕 郑洪新,何慧明,任路. 一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纳米中药: 中国
专利: CN1557425[P]. 2004 - 12 - 29.
收稿日期: 2011-04-19
( 解学魁编辑 孔繁学校对)
【实验研究】
MK-801 对断尾小鼠痛阈及血清褪黑素含量影响
李玉芳 ,吴敏范 ,代秋竹 ,陈魁敏 ,商丽宏 ,杨宇 1 1 1 2 2
1
摘 要: 目的 观察谷氨酸 N-甲基 - D - 天冬氨酸( NMDA) 受体拮抗剂 MK - 801 对尾末端截断后小鼠痛阈及血
分别在小鼠尾末端 2. 5 cm 截断后 0. 清褪黑素含量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截肢后中枢可塑性变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1、2、3 h、1 d、1 周用热板法测定断尾小鼠痛阈,用 ELISA 法测定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以及观察静脉注射 MK-801 对 断尾后小鼠痛阈及血清褪黑素含量影响。结果 对照组小鼠痛阈为( 18. 24 ± 5. 06) s,断尾前小鼠痛阈为( 18. 40 ± 5. 42) s,断尾后 0. 5、1 h,小鼠痛阈无明显变化; 断尾后 2 h,小鼠痛阈[( 23. 78 ± 3. 57) s]明显升高( P < 0. 01) ; 断尾后 1 d 小鼠痛阈基本恢复正常; MK-801 拮抗了断尾诱发小鼠痛阈升高的反应,小鼠痛阈为( 15. 41 ± 7. 00) s,对照组小鼠 血清褪黑素含量为( 155. 750 ± 61. 577) pg /mL,断尾后 2 h,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降低为( 82. 207 ± 19. 871) pg /mL,MK-
NMDA 受体参与了断尾诱发小鼠痛阈提高及血 801 干预后小鼠血清褪黑素含量为( 131. 783 ± 36. 637) pg /mL。结论 清褪黑素含量降低过程。
关键词: 截肢; 幻肢痛; 谷氨酸 N - 甲基 - D - 天冬氨酸( NMDA) 受体; 褪黑素; 小鼠 中图分类号: R 338. 3; Q 4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580(2011)08-1017-02
LI Yu-
EffeCt of MK-801 on pain threshold and serum melatonin Content in miCe with amputation of tail extremity fang,WU Min-fan,DAI Qiu-zhu,et al.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3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methyl-d-aspartate ( NMDA ) receptor antagonist-MK-801 on pain threshold and serum melatonin content of the mice after amputation of tail extremity and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study on plastic changes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fter amputation. Methods The mice with amputated distal tail of 2. 5cm were served as the experiment model of amputation. The latencies of the mice licking their hindpaws on the hot plate
( 55 ± 1 ℃ ) were recorded at 0. 5 hr,1 hr,2 hr,3 hr,1 day,and 1 week after the amputation and were used as indexes of pain threshold. If the mice did not respond within 60 seconds,the mice were removed from the hot plate,and the latency was recorded as 60 s. MK-801 was injected via caudalis vein. The blood of the mice was obtained by cutting the heads after the hot plate experiment. The serum melatonin contents were measured with 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 18. 24 ± 5. 06 s,n = 15) and before the amputation( 18. 40 ± 5. 42 s,n = 15) ,the pain threshold was not obviously changed at 0. 5 hr and 1 hr after the amputation( P > 0. 05) ,bu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2 hr ( 23. 78 ± 3. 57,n = 15,P < 0. 01) ,3 hr( 22. 42 ± 6. 71 s,n = 15,P < 0. 05) ,and 1 day and 1 week after the amputation ( P > 0. 05) .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55. 750 ± 61. 577 pg /ml,n = 10) ,the serum melatonin content 2 hr after the amput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 82. 207 ± 19. 871 pg /ml,n = 9,P < 0. 05) .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MK-801 antagonized both the increase of pain threshold( 15. 41 ± 7. 00 s,n = 9) and the decrease of serum melatonin cont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MDA receptor is ( 131. 783 ± 36. 637 pg /ml,n = 7) 2 hr after the amputation. ConClusion involved in the processes of the increase in pain threshold and the decrease in serum melatonin content induced by amputa- tion in mice.
Key words: amputation; phantom limb pain; NMDA receptor; melatonin; mice
研究表明,50% 以上的截肢者术后伴有幻肢痛( phantom limb pain,PLP) 〔1 - 3〕
放增多及其受体异常激活
〔4〕
; 小鼠断尾模型可用于研究截肢
; 伤害性传入信息能够诱发中枢谷氨酸释
后中枢长期性可塑性变化 。目前,有关截肢后不同时间 机体痛阈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较少。褪黑素( melatonin,MLT)
具有镇痛作用 ,本研究采用热板法、ELISA 法观察静脉注
射谷氨 酸 N - 甲 基 - D - 天 冬 氨 酸 ( N-methyl-d-aspartate, NMDA) 受体 拮 抗 剂 5 - 甲 基 二 氢 丙 环 庚 烯 亚 胺 马 来 酸 ( ( + ) -MK-801 hydrogen maleate,MK-801) 对断尾小鼠痛阈
〔7〕
〔5 - 6〕
作者单位: 1. 沈阳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34; 2. 沈阳医 学院机能实验中心 作者简介: 李玉芳( 1970 - ) ,女,辽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枢 痛觉感受及其镇痛机制研究。
通讯作者: 吴敏范,E-mail: minfanwu0594@ sina. com. 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