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二练习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1——4章复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方形地块为样方 C 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样方内各年龄植物均需统计 2、在下列图中,能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种种种种 群群群群个个个个 体体体体数数数数 量 量 量 量 O O O O 时间 时间 ① 时间 ② ③ 时间 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3、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生出了曲霉,则蘑菇和曲霉的关系是( ) A.互利共生 B. 捕食 C.竞争 D.寄生

4、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

C.自然界中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 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是另一个种消失

5、农业上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彩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主要是达到()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出生率 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结构

6、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中的量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一般是()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 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 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 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7.世界上有4000多种蟑螂。蟑螂可以传播多种病菌,蟑螂粪还可使人过敏。这种害虫很难被消灭。研究人员最近人工合成出雌蟑螂吸引雄蟑螂的性外激素成分,研究人员认为可借助这种人工合成物质开发诱捕雄蟑螂的新方法。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55厘米的位置,结果在1分钟内有60%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研究人员还在猪圈里放置了千分之一克这种性外激素,结果一个晚上诱捕30只雄蟑螂。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蟑螂的性外激素由雌蟑螂分泌,具有挥发性 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作用 8.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出内环境的实例是

A.受精过程中,精子进入卵细胞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里 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9.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10.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1.蒲公英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过程是 ( )

①随机选取若干样方②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目 ③确定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为调查对象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①④②③⑤

1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13、如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动物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4.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能正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

A.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B.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15.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16、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即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17. 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18.和内环境物质交换关系最密切的四大系统是( )

A.消化、呼吸、神经、内分泌 B.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C.循环、泌尿、消化、神经 D.呼吸、运动、内分泌、循环 19.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

D.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20.每次注射青霉素,病人是否都要做“皮试”?其目的是( ) A.不必要,只要以前未发生任何过敏反应即可

B.不必要,只要以前未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即可

C.必要,决定青霉素的药剂量 D.必要,确定是否有相应抗体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

种种 群群K2 个个

体K1 体K1 数数量量

a ①

时间 b ②

时间 c d 时间 时间 ③ ④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养

某 鱼类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22.对于性别比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种群中雄性和雌性比例均为1:1 B.对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决定性的作用 C即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

D.按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将种群划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23.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种群个体数K1 量K/2 种群个体数K1 量K/2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④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24.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讦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C.假设这是—个鼠的种群,可通过降低K值,来减少鼠害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25.一个外来物种种群侵入到一个新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 A.该种群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而遭淘汰

B.该种群数量增长不受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制约 C.该种群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的多样性 D.该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26.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27.下列有关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免疫学的看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 B.体液免疫对冠状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抵制作用 C.细胞免疫对消灭冠状病毒有一定作用

D.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中的溶菌酶和释放淋巴因子 28.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

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 素之间的关系。(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激素A是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 B.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C.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D.各类生物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分泌

29、下图示一种神经活动的结构,如果A

处接受刺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引起细胞E收缩

B.兴奋在神经细胞B、D上传播速度较在F 处快

C.神经细胞B分布在皮肤中的部分和神经细胞D分布在E中的都是它们的轴突 D.在F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传导具有单向性 30. 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三、非选题

31、下图表示用胚芽鞘中段和琼脂小块做的一组实验:

(1)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原先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其实验结

果可能是(填是否含有):

A琼脂小块中________生长素;B琼脂小块中________生长素;C琼脂小块中________生长素;D琼脂小块中________生长素。

(2)该实验表明,在植物体内,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 ,

其运输方式是 。(2分)

3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新鲜鸡

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A.方法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各2mL。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取三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

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1滴l%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

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征服了所有水生 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 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最后是请来 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 日的生机。请回答:(8分)

(1)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用除草剂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予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并给予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__。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35.(13分)在探究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关系的实验中,科学家分离出蛙的神经元,其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在每一次刺激的过程中,安培表指针偏转次数为______次。

(3)当神经受到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_性发生变化,

______流向膜内,引起电位变化。

(4)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______,突触前膜是______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的液体是______。

36.右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______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激素)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______C。 (选填“>”“<”或“=”)

(4)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

______,该结构还具有调节______等功能。

37.下图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的部分调节过程。A、B、C表示调节物质,a、b、c、d表示调节效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内填物质编号):

(1)寒冷时的体温调节以____ 为主,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调节物质是________ 。

(2)正常机体血液中C对A、B的分泌起_____ 调节作用,a~d中调节效应相同的是___________。

(3)甲状腺的发育和发挥作用几乎全靠[ ] ________ 的作用。 B物质只能作为甲状腺细胞的信号,与甲状腺细胞 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 (物质)有关。

(4)激素的产生需要特定刺激。图中可见,垂体激素分泌量直接由 控制。

(5)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 ] ________直接影响大脑正常发育。此外,如果蛋白质和能量

摄人不足,脑细胞数量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的________ 数量都将减少,很难在日后弥补。

第1——4章复习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ADCDB 6——10 ACDAB 11——15 CACAD 16——20 CCBCD 二、多项选择 21、ABCD 22、CD 23、BC 24、AC 25、ACD 26、ABC 27、BCD

28、BC 29、ABD 30、ABC 三、非选题

31.(1)不含有 含有 含有 不含有 (2)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极性运输

32、 (1)丸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新鲜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min 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

B.在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原来的形状;在10%的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失水皱缩;在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

(2)①缺少对照组,应再增设两个加蒸馏水的试管为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 ②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前后的pH也基本不变 33、(1)竞争

(2)当地养料、空间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或环境条件理想) (3)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用除草剂消灭水葫芦,费用大,有污染,且水葫芦很快适应,效果不佳。海牛以水葫芦为食,能有效控制水葫芦,成本低且无污染。 34、 (1)双小核草履虫 有尾草履虫

(2)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有尾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它能胜过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 (3)先增加后稳定 竞争 种内斗争

(4)不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35、 (1)刺激神经纤维将引起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形成局部电流,通过测量局部电流的大小来反映兴奋强度的大小。(2)两 (3)通透 Na+ (4)胞吐 轴突 组织液

36、(1)神经 有氧呼吸 (2)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3) > (4)下丘脑 水的平衡、无机盐平衡、血糖平衡、内分泌 37、 (1)神经调节 肾上腺素

(2)反馈 a与b,c与d

(3)B 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 (4)下丘脑(产生的激素) (5)C 甲状腺激素 突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