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004初三化学教案(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

2021-08-1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和得出结论。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重难点: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二、教学准备

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牙签。 三、日清检测

1.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 蜡烛火焰分几层?哪一层温度最高? 3. 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物质? 四、新课导入

师: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呼出的又是什么呢?

生: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师: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今天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新授

1.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是什么?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

2.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给学生提供四条信息:

二氧化碳可以使过量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越多。

二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要求学生划线标记)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

方法指导:本实验主要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的不同,设置试验方案时要注意运用对比探究。

[猜想与假设](由学生自己思考发言)

[设计实验]+[进行试验]: 3. 收集气体

播放收集气体方法的实验视频,然后让学生根据视频示范收集呼出的气体,具体步骤如下,呼出气体的收集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然后将饮料管小心的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纸质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呼出的气体就收集好了。

(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讲解)

另取两个空的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吸入的空气就收集好了

4. 组织学生组内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分别向一瓶吸入的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两个瓶子中分别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滴入澄清石灰水后,吸入的空气瓶中无现象,呼出气体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现象:插入人体吸入的空气集气瓶中的小木条比插入人体呼出气体集气瓶中小木条燃烧更旺,且燃烧时间更长。

[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个玻璃片呼气有现象产生,说明了什么?现象: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之后,玻璃片上会产生极小的水珠. [得出结论]: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比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5.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实验,思考:以上实验能得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由什么不同?(现象即结论)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反思与评价]

六、作业设计

吸入的空气 多 少 少 呼出的气体(两多一少) 少 多 多 当堂检测:导报P1(6、7、8、9)

课后作业:通关特训P7 (基础过关2、能力通关2、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