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632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 Aug;24(4) 49.1 和28.7 ,高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 j,这可能是因 临床报告该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耐药,并 为我院是全自治区较大的三级甲等医院之一,各种慢性疾病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建议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头霉素 患者、危重病患者以及下级医院转诊的重症患者较多有很大 类及含p一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等敏感的抗生素。 的关系。此外,产ESBLs菌株检出率的差异较大也可能与各 个医院临床医生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产ESBLs菌株在不同地 参 考 文 献 区不同医院的流行情况、检测方法的不同等因素有关。从表 1 Jacoby GA,Han P.Detection of extended spectrum beta— 1可以看到,产ESBI 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产ESBLs大 lactamases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 Escherichia coli.J Clin Microbiol,1996,34(4):908—911. 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耐 2 Medeiros AA.Evolu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beta—lacta— 药率在55 ~100 ,对头孢菌素、单环类(氨曲南)、氨基糖 mases accelerated by generations of beta—-lactam anti—— 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旋氧氟 biotrics.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1997,24(Suppl 1): 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s菌(P< 19—45. 0.05),这是因为产ESBLs菌株除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单 3 Sirot D.Extended spectrum plasmid—mediated beta lac— 环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外,还同时携带其他抗菌药物如氨 tamases.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5,36(Suppl A): 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基因,尤其是庆大霉素耐 19—34. 药更为常见,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虽然相对较低,但显著高 4 周兵,杜廷义,刘海云,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 于不产ESBLs菌株。含p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亚 菌超广谱p内酰胺酶的产生及药敏分析.中华医院感染 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有较高的敏感 学杂志,2000,10(4),311-312. 率。 5 刘琰,王健,徐小平,等.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细菌 尽管产ESBLs菌株体外药敏试验并非对所有的青霉素 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实用临床医学,2005,6(6):3 8. 类、头孢菌素类、单环p一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但NCCLS规 6 赵建平,周秀岚,方 君,等.超广谱 内酰胺酶的检测 定,不论体外试验是否耐药,上述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感 及耐药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2):112—113. 染的治疗往往无效。当实验室检出ESBLs阳性菌株时,应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 Aug;24(4)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 (附12例报告) 谭显武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宜州 5463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气管内置管(经喉气管插管 强中毒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3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 或气管切开)而且进行机械通气(MV)支持治疗后的一种并 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手术后患者5例,其中颅脑手术后3 发症,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是急救医学重要的问题之一。 例,肺部手术后1例,多发伤术后1例。12例VAP患者都存 2003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的急诊科与ICU病区收治 在不同程度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上肺炎患 经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56例患者,其中符合VAP 12例。 者均有x线胸片或CT片,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O例患 为寻找更有效地减少VAP发生的措施,现将本组12例高危 者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2例培养出大场埃希菌。患者应用 因素和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呼吸机时间最短2 d,最长18 d,平均12.3 d。发病时间最短 3 d,最长14 d,平均6.8 d。 1 临床资料 1.2观察指标 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是否昏迷,反复多次气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按1999年美国召开的肺炎会议 管插管,气管切开,胃内容物误吸,有无留置胃管,抗酸药的 上对院内感染性肺炎和VAP的诊断标准 确诊。其中男7 使用,机械通气时间>5 d。 例,女5例,年龄18~6O岁。非手术患者7例,其中急性毒鼠 1.3统计学方法:本组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1.4结果:机械通气患者12例VAP的高危因素(见表1)。 收稿日期:2007—01-1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谭显武.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 表1 机械通气患者12例VAP的高危相关因素[”( )] 以上报道相符合。柏宏坚等 报道,采用开放气囊时以纤维 2 讨 论 2.1危重的原发病是VAP的高发因素之一。已有研究l2] 患者原发病的严重程度对于VAP发生都有重要的影响。本 组机械通气超过48 h死亡的18例患者中发生VAP 9例,20 例持续昏迷患者中发生VAP 9例,同时,12例VAP患者都 存在不同程度的MODS,均有呼吸功能、中枢神经功能和循 环衰竭,经过有效的抢救治疗后,有3例并存MODS患者治 愈。笔者认为,对危重的原发病患者人院后,应采取有效措 施治疗原发病,严格无菌操作,行机械通气,选择合适的参 数,做好血气监视,及时调整参数,减少上呼吸机的时间,防 止气压伤,并监测病原菌培养及药敏,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 素,同时及时纠正心衰、降低颅内压、保肝护肾及加强营养等 对症治疗和护理,调节机体内环镜的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 是可以减少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2.2反复多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超过5 d,其时 间越长、次数越多是VAP发生的危险性越大。Fagon JI 等l_3 报道.在接受人工气道支持的患者,发生VAP的危险性 每天增加1.0 。本组资料显示8例反复多次气管插管患者 中发生VAP 7例,14例气管切开患者中发生VAP 9例,18 例机械通气超过5 d患者中发生VAP 10例,其发生率高,与 支气管镜直视下吸除的方法,清除气囊上方的积存物,效果 显著。本科室加强对较深部位的分泌物的抽吸,气道的湿化 和局部抗生素的雾化吸人或气管内滴人,同时采用开放气囊 时以支纤镜直视下吸出气囊上方积存物的方法,12例患者经 过上述的处理,气囊上滞留物引流效果较好,其中2例在支 纤镜直视下吸除分泌物。 2.3 胃内容物误吸、留置胃管将胃肠内细菌带人肺内,且使 用胃酸抑制剂增加肺部感染机会,易促发VAPl1]。本组资料 显示,5例胃内容物误吸患者中发生VAP 5例,22例留置胃 管患者中发生VAP10例,2O例使用胃酸抑制剂患者中发生 VAP10例,其发生率高,与潘海燕[5 报道一致。本科室采用 朵贝氏液含漱口腔脱污联合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为胃管中 注入或口服,促进胃肠道排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 经过上述处理,10例效果均较好。 2 4本组报告资料显示,12例VAP患者中,10例痰培养出 铜绿假单胞菌,2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蔡少华等 报道, VAP病原菌多为铜绿假单胞菌、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 等菌。部分药敏显示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及氨基糖 甙类敏感性较高,对头孢他啶和氧氟沙星有中度耐药,因此, 对氨基糖甙类药重新认识。本科室据药敏试验常用头孢他 啶、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等药物治疗,8例患者均获得较好 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林材元.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治.见:肖正伦主编.危重症监 护医学与ICU培训教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208—214. 2 王彦,张淑文,王超,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11(12):1 012~1 015. 3 Fagon jI,Chastre J,Dom art Y,et a1.Nosocomial pneu— monia in patients receiving continuous mechanical ventila— tion.Am Rev Respir Dis,1989,139:877. 4 柏宏坚,何礼贤,瞿介明,等.气囊上滞流物引流对VAP 发病的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8):472— 474. 5 潘海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临床荟萃, 2003,18(10):459-460. 6 蔡少华,张进川,俞森洋,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经验性抗 生素选择和治疗结果.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 2004,3(4):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