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本试题分Ⅰ卷和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为填空题共50分,把答案认真书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Zn~65 Na~23
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硝酸反应时,其他条件一定时,硝酸越浓,反应速率越
快 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
度的增加 D.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平衡体系 PCl5(g)⇌PCl3(g)+Cl2(g) 中加入一定量
的37Cl2,一段时间后37Cl存在于五氯化磷、三氯化磷和氯气这
三种物质中
B.CH3COOH与H18O﹣CH2CH3发生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后18O仅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分子里,不可能存在于乙酸和水分子里 C.CH2Cl2没有同分异构体的事实证明了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
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只有CO2和H2O的有机物一定是烃
3.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叫羰基的合成。由乙烯可制丙醛:CH2=CH2+CO+H2 CH3CH2CHO,由丙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以得到醛,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醛的
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是丙酮 B.1-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发生 D.醇类都能发生图示的催化氧化反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
增多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
撞次数增多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
次数增多
6.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在水分子中氢、氧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②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③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 = H+ + 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⑤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这与氢键有关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 在1 000K时,已知反应Ni(s)+H2O(g)⇌NiO(s)+H2(g)的平衡常数K=2.当水蒸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此反应( ) A.已达平衡状态 B. 未达平衡状态,反应
正向进行 C.未达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 D. 无法确定8.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升高,K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C.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
数可能相等 D.化学平衡移动时,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
9. 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且提高O2的转化率的措施是( ) A.移去部分
SO3
B.降低体系
温度
C.通入大量
O2
D.通入大量
SO2
10. 将KO2放人密闭的真空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KO2(s)⇌2K2O(s)+3O2(g),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增大 C.平衡常数减小
B.KO2的量保持不变D.氧气浓度不变
二、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1.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A+2B=3C,10℃时测得反应速率
vB=0.2mol•l﹣1•S﹣1,50℃时测得反应速率vA=25.6mol•l﹣1•S﹣1若温度每升高10℃,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n倍,则n为( ) A.3
B.3.5
C.4
D.4.5
12.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的v-t图象如图,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其v-t图象如图:则
①a1>a2 ②a1 A. ②④⑤⑦ B. ①④⑥⑧ C. ②③⑤⑧ D.①③⑥⑧ 13. 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消耗1 mol 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 mole- 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H4+6OH--8e-=CO+5H2O ③负极上是O2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④电池工作时,溶液的pH不断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4. 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2D(s)达到平衡,下列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⑦ D.①③⑤⑥⑦⑧15.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乙醇(乙酸)、 KOH溶液 、 分液B.乙烯(SO2)、 KMnO4溶液、 洗气 C.乙烷(乙烯)、 H2(催化剂)、 催化加氢D.乙醇(水)、 CaO 、 蒸馏 16.将一定量的乙二醇(分子式为C2H6O2)完全燃烧后的所有产物,全部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 完全被吸收,经过滤得到20g沉淀。滤液的质量比原石灰水的质量减少了(不考虑过滤时液体质量的损失)( ) A. 4g B.5.8g C.11.2g D.14.2g 17. 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 量为( ) A.0.1mol B.等于0.2 molC.大于或等于0.2mo1,小于0.3mol D.大于0.1mol小于0.3mol 18.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 化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 d C.图中在25min时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 D.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NO219.一定温度下将1mol SO3 放入2L的反应器内,当反应:2SO3(g)2SO2(g)+O2(g) 平衡时,容器内有0.6molSO2,其平衡常数约是( ) A.0.68 B.0.34 C.0.45 D.0.47 20.T℃时,某一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B.增大X(g)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值减小 C.增大压强,W(g)的物质的量增加 D.升高温度,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 是放热反应21.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X(g)+2Y(g)⇌3Z(g)+Q(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的比满足1:2 时反应达到平衡 B.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常 数K值为9/4C.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2V正(Y)=3 V逆 (Z)D.达到平衡后,加入Q,平衡逆向移动 22. 下列与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NO2(g)+O3(g)⇌N2O5(g)+O2(g)中N2O5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 B.aA(s)+bB(g)=cC(g),若将容器体积增至原来2倍,C浓 度降至原来的0.5倍,则a+b=c C.对于2SO2(g)+O2(g)⇌2SO3(g)的平衡体系,在温度、压 强保持不变时充入少量SO3,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对于N2(g)+3H2(g)⇌2NH3(g)△H 的平衡体系,仅将所 有物质浓度加倍,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H不变 23.往1.0mol•L﹣1KI溶液中加入固体I2,发生反应:I2(aq)+I﹣(aq)═I3﹣(aq)△H; I﹣的物质的量浓度c(I﹣)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时用时1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0 B.a、c两点对应的I﹣反应速率相等 C.b点时0~10s I﹣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 D.d点时该反应在对应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 24.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O2,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在相同温度下,发生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反应速度:乙>甲 B. 平衡时SO3的物质的 量甲>乙 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 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 度甲<乙25.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g)═2W(g)△H<0,当充入2mol X和1mol Y,经20s达到平衡时生成了0.4mol 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高温度,W的体积分数减小,△H增大; ②以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s); 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molX,则X和Y的转化率均提高; ④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⑤再向容器中通入2molX和1molY,达到平衡时,X、Y的体积分数均减小. A.①⑤ B⑤ C.②③④ D.④⑤ 26.已知反应:2NO2 (红棕色)⇌N2O4(无色)△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 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d 点:v(正)>v(逆) D.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T(b)> T(c)27. 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大 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 (L•min) C.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 2:6:7 D.G点表示收集的CO2的量最多 28. COCl2俗名称作光气,是有毒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OCl2(g)⇌CO(g)+Cl2(g)△H<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当反应达平衡时,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Ar,COCl2的转化率不 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CO和消耗Cl2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反应达 到平衡状态 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 小29. 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molH2O(g),发生反应:2H2O(g) 2H2(g)+O2(g)△H=+484kJ•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时间/min 20 40 60 80 n(O2)/mol0.0010.0010.0020.002 0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20 min内的反应速率v(H2O)=5.0×10﹣5 mol•L﹣1•min﹣1 B.达到平衡时,至少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0.968 kJ 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 D.催化效果 与Cu2O颗粒的大小有关 30. 将2mol A和1mol B充入到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3C(g)+D(s),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分离出少量D,A的转化率提高 C.平衡时,升高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D.平衡时,充入C,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Ⅱ卷(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三、填空题(共50分) 31.(共10分)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 实验序号A溶液B溶液 ① 20 mL 0.2 mol·L-30 mL 0.01 mol·L ②1HCO溶液-1KMnO溶液 2244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H2C2O4是二元弱酸) 20 mL 0.1 mol·L-1HCO溶液224 30 mL 0.01 mol·L-1KMnO溶液 4 (2)该实验探究的是 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 < (填实验序号)。 (3)若实验①在2 min末收集了2.24 m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min末, c(MnO4-)=___ ____mol· L-1。(假设混合溶液体积为50 mL)(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 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一条即可) (5)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下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 ② 。32.(共6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2(g)+H2(g)⇌CO(g)+H2O(g).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T/℃K 7000.6 8000.9 8301.0 10001.7 1200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H2)正=V(H2O)逆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5)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 为2mol/L,c(H2)为1.5mol/L,c(CO) 为1mol/L,c(H2O)为3mol/L,则此时刻反应向 (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33.(共8分)Ⅰ、(4分)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H<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t1 t3 t4 .(2)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Ⅱ、(共4分)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X的转化率是 (2)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 ,(4)当反应进行到第 min,该反应是达到平衡状态 34.(共8分) (1)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 (g)△H<0 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 .(2)t1℃(t1>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 状态; c1数值 0.08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时间CO(min)023 H2O CO2 H20 0.2000.3000 0.1380.2380.0620.062c1 c2 c3 c3 456 c1c2c3c3 0.1160.2160.084 0.0960.2660.104 35.(共12分) 已知存在化学平衡:N2O4(g)⇌2NO2(g)△H=+57kJ•mol﹣1 (1)用注射器吸入少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并密封,当活塞迅速向里推到一半体积处时,气体的颜色变化过程 ;最终和最初相比, 更深.(填“最终”或“最初”)(此空各一分)(2)一定温度下,现将1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3)若在相同温度下,1mol N2O4改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平衡常数为 .若此时再加入一些NO2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NO2的含量比原平衡中 (填“增大”或“减小”“不变”)(4)若1mol N2O4改在绝热体系(与外界无热交换)体积仍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则新平衡混合气体的颜色比(3)中的原平衡的颜色 (填“深”、“浅”或“不变”)36.(共6分)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2H2+O2=2H2O. (1)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2)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已知: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 H﹣H O=O496 H﹣O463 键能kJ•mol﹣1436 由此计算2mol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 (3)已知1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QKJ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生 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消耗H2的体积是 L. 高二化学小学期一调试题答案 1-5 D D A C A 6-10 A B A D A 11-15 C D C B D16-20 B B C B D 21-25 B B D B B 26-30 A D B C A31.(10分) (1)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2分)(2)浓度(1分) ①<②(1分)(3)0.0056(2分) (4)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2分) (5)①该反应放热 ②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共2分)32.(6分)(1) (1分)(2)吸热(1分)(3)BC(2分)(4)830℃(1分)(5)逆向(1分) 33. (8分)Ⅰ、(4分) (1)升高温度 (1分) 使用催化剂 (1分) 减小压强(1分) (2)A (1分) Ⅱ、(4分)(1)30%(1分) (2)3X+Y⇌2Z (1分)(3)0.05 mol/(L•min)(1分) (4)2(1分) 34. (8分)(1)0.03mol/(L•min),(2分)1;(2分)(2)①平衡(1分);大于(1分);②d(1分);a(1分)35. (12分,各2分) (1)先深后浅; 最终; (2)ad;(3)0.257或0.26, 减小; (4)浅.36. (6分) (1)A;(1分)(3)484kJ;(2分) (4)2H2 (g)+O2(g)=2H2O(l)△H=﹣4QKJ/mol(2分)(5)2.24(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