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6京广线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工程施工二标段
护栏首件总结报告
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G106京广线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5月
护栏首件总结报告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跨越山东省荷泽市东明县与河南省濮阳市之间的黄河大桥,是国道G106线上一座重要的特大桥梁。大桥全长4142.14米,桥梁全宽18.5米,行车道宽17.7米,中间不设分隔带,桥面为沥青混凝土铺装。
引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横向布置7片梁,桥面连续,共11联,6*40m一联,6*50m五联,7*40m五联。40米跨径梁高2.3米,腹板厚0.17m;50米跨径梁高2.6米,腹板厚0.18米。
为全面展开二合同段护栏施工,2016年4月30日我标段在南引桥52跨上游幅进行了首件护栏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施工过程控制,进行了首件护栏施工总结,并获得了宝贵的施工工艺参数,为全面展开护栏施工提供了依据。现总结如下: 一、首件施工目的和依据
通过首件护栏施工我们确定如下数据及项目: 1、护栏顺直度控制; 2、老桥护栏包边施工的难点; 3、钢筋绑扎时间; 4、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5、护栏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施工依据:
(1)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专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工程中主要应用的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
①.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 ②.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③.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④.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⑤.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⑥.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使用条款;
1
⑦. 《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 ⑧. 《纤维砼结构技术规程》(CECS38)。 二、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
施工人员表
序号 1 岗位 姓名 职责 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等策划、落实工作 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技术交底、测量数据复核 负责施工安全工作 负责砂、石子、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质量控制 负责施工放样及高程控制 负责后勤协调工作 项目经理 杨进勇 2 项目总工 李效义 3 安全工程师 王凯 4 试验工程师 徐向飞 5 测量技术员 6 综合办公室
2人 刘欣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机械设备名称 插入式振动器 手持电镐 钢筋截断机钢 筋弯曲机 电焊机、 规格 50 10~34mm 500
数量 运行情况 8台 4台 1台 2台 5台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使用部位 混凝土的振实 新旧混凝土凿毛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2
三、护栏施工措施
防撞护栏砼结构物施工步骤可分为:1、施工测量放样;2、钢筋加工与安装;3、模板安装与加固;4、安装预埋件;5砼运输;6、砼浇筑;7、砼养护七个步骤进行。
1、施工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消化,复核调坡数据中的提供的设计标高、并确认前后是否一致,能否与实际吻合。经认真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依据施工图纸提供的设计尺寸进行施工放样。放样前还应对沿线的水准点高程进行联测,并调查旧桥面高程,使其最终施工后的产品与现有的线型取得一致,并确保线条的顺畅性、标高的统一性。
施工放样注意事项:
①、仪器自检:放样前应对测量仪器工作性能进行自检,经自检合格后方能进行外业测量工作。(自检内容:全站仪、水准仪工作性能,塔尺刻度、字迹是否清楚、按扭是否良好)。
②、护栏高程控制:测量的标记点应固定,并要求沿桥的纵向每间隔5M米设置一个测量控制点,标记点可设在护栏骨架钢筋顶端,可采用钢筋头点焊在骨架处并高出骨架顶部10CM。一但标高测定后,就应在设计标高处用红油漆进行醒目标记,然后用拉线方法进行控制顶标高。以此标记来设定立模的顶标高。
③、护栏平面控制:可在桥梁防撞护栏内侧底端下缘处让出10CM。每间隔5M布设一个点,作为基线控制。桥面的净宽的保证关建在于模板内模边线的控制。
2、钢筋加工及安装
(1)护栏、灯柱预埋钢筋的校正与清理
护栏施工前,先将护栏、灯柱预埋钢筋及原护栏竖向钢筋表面附着杂物清理干净,并对歪斜的钢筋进行校正,确保校正后的预埋钢筋位置准确。
(2)钢筋加工与安装
钢筋在加工区内下料加工成半成品,运至现场绑扎。护栏钢筋采用逐点绑扎。绑扎护栏钢筋时先每间隔3~4m按照设计高度和位置绑扎一根标准钢筋,然后拉上线绳作为标高和位置控制线,绑扎护栏竖向钢筋,然后对灯柱1#竖向钢筋与
3
5#钢筋进行焊接,竖向钢筋绑扎好以后,在竖向钢筋上标出横向水平钢筋位置,按照位置绑扎水平钢筋。在绑扎护栏横向钢筋的同时,灯柱钢筋随之绑扎。
钢筋绑扎好以后在侧面按照保护层厚度绑扎垫块,垫块密度每平方米不低于3个。
3、模板安装
模板首次使用前,对模板的板面进行彻底清理,将表面的锈迹、氧化层、漆皮等清除干净,涂刷脱模剂待用。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厚度为5MM,每块模板长度为200CM。纵向拼缝处应采粘贴止浆条进行止浆。
支立模板前,根据放出的护栏内侧边线在护栏底部按线位置安装模板定位钢筋,定位钢筋安装完毕后,铺设砂浆调平层,调平层高度根据调坡数据确定,然后开始吊装模板。先吊装内侧模板,再吊装外侧模板,然后用对拉螺栓将两侧模板连接,调整好高度后将螺栓紧固。模板的上口按照1~2m间距设置口撑和对拉螺栓,护栏内侧模板设置斜拉线及顶撑,用来调整顺直度及固定模板上口位置。
模板的接口处均粘贴橡胶止浆垫,底口除粘贴橡胶垫外,再粘贴海绵条,确保模板与桥面之间无缝隙,不出现漏浆现象。
模板支立好以后,对模板的直顺度、接口错台、内部尺寸、顶面标高、稳定性等进行检查。护栏模板安装如下图所示:
4
4、安装预埋件
护栏及灯柱模板安装就位后,在模板上口标出灯柱预埋件中心位置,按照位置安装预埋件,预埋件安装与护栏及灯座钢筋固定,安装完毕后对所有预埋件位置进行检查,确保位置准确。
5、砼运输
(1)混凝土的拌制:应严格按配合比设计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搅拌时其投料次序,除应符合有关规定外,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规范有关规定。 (2)混凝土的运送: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中内的积水倒净,运输途中,严禁往拌筒内加水,运至目的地,坍落度损失过大时,在符合设计配合比的条件下加与原混凝土水灰比配比相同水泥净浆,并强力搅拌后,
10
方可卸料。罐车在运输途中,应保持3~6转/分钟的慢速转动。
(3)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距离应尽量缩短,以迅速、不间断为原则,防止在运输中产生离析。灌注前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不得超过2cm,如有离析或坍落度损失过大现象就要进行再次搅拌。运输的延续时间不应超过下表的限制。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倒换运输工具或漏浆,尽量减少颠簸和日晒。 气温(℃) 运输时间 (min) 20-30 <60 10-19 <75 5-9 <90
6、砼浇筑
护栏混凝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上下层的前后浇筑距离不小于1.5m,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成。为消除或减少护栏内侧模板斜面气泡,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为模板斜面的上口位置,第二层浇筑高度为剩余高度的1/2,第三层浇筑至顶面。
第一层混凝土振捣要充分,振捣至混凝土面不再下沉、表面泛浆为宜,严禁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骨料产生分离,造成骨料下沉。振捣第二层、第三层混凝土时,振动棒要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10cm确保层间混凝土均匀,振捣时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为确保混凝土密实按不大于40cm控制)。顶层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及时收浆抹面,严格控制顶面平整度,在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抹面。
7、混凝土养生
护栏养生采用洒水养生,在混凝土初凝时对护栏顶面喷洒清水,上面覆盖保湿棉。护栏拆模后及时喷涂清水养护覆盖,防止混凝土脱模后表面产生细小裂纹。
四、总结
首件护栏总体成功,对于首件护栏出现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如下总结:
1、护栏拆模后发现混凝土局部有蜂窝麻面,后续施工过程中加强人工振捣, 模板刷油所用材料将豆油改为好机油。
2、拆模过程中发现部分假缝位置混凝土局部残损,后续施工过程中拆模过程中小心谨慎,垂直桥向拆模,严禁顺护栏方向撬动模板。重新改进护栏假缝位
11
置模板,保证拆模时假缝的圆滑度,避免后续拆模破损现象发生。
3、首件护栏施工养生采用土工布洒水覆盖养生,因桥上风大养生效果不理想,后续施工中混凝土表面先喷洒养护剂再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
4、后续施工中严控混凝土坍落度,统计不同气温下坍落度损失,保证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时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
5、提前三天关注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护栏施工。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