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纲模板

2022-12-1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黄淮学院《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大纲

(空一行)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261602213 课程名称:广播播音与主持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54,其中,讲授学时:18 ,实践学时:36 。 学分:3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广播播音与主持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完成整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奠定良好的播音主持基础,为学生提供几种基本播音语言样式的规律与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掌握对不同稿件作出相应的语体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重点主要是使学生做到对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形式的节目都能用相应的语体表达出来,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播音语言几种基本语言样式的规律和特点,具备较强的语言适应能力,从而达到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实践要求。

通过学习广播播音与主持,应着重掌握广播播音的基本理论和广播主持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培养不同语体的播音方法和主持风格。使学生能结合实际进行整体的播音训练,为从事广播播音与主持工作打下基础。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写明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程度。知识要求主要是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要求主要是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和方法。可根据课程的性质使用相应的定性词汇,对教学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写明要求,其中,“了解”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分析、综合运用。)

(一)正确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广播播

音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掌握广播播音的主要理论、广播节目主持的艺术技巧等。

(三)做到对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形式的节目都能用相应的语体表达出来,达到广播电台播音与主持工作实战的要求。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共×学时)(四号黑体)

(空一行)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掌握××××等。(五号宋体) (二)教学内容

1.1 ××××××××××× 1.1.1 ××××××××××× 1.1.2 ××××××××××× 1.2 ××××××××××× 1.2.1 ××××××××××× 1.2.2 ××××××××××× 1.3 ××××××××××× 1.3.1 ××××××××××× 1.3.2 ××××××××××× „„„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2.××× 难点:1.××× 2.×××

第二章××××(共××学时) 第三章××××(共××学时)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说明学生学习本课程前应当先修的其他课程。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如预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之间的分工及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八、教学时数分配

《××××》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 学分:× 章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 学时 实验 学时 实践 学时 讨论、习题课 等学时 第六章 九、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若有课程内实验的填写此项,无课内实验的不填此项内容) 《××××》课程实验教学一览表 实验类型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等) 是否为 开放实验 10 十、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实践环节的目的、要求、学时、内容及考核方式等)。

(有实践环节的课程才填写此项) 十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主编,×××××出版社,××××年×月第×版。 (二)参考书:

1.《××××××》,×××主编,×××××出版社,××××年×月第×版。 2.《××××××》,×××主编,×××××出版社,××××年×月第×版。 3.《××××××》,×××主编,×××××出版社,××××年×月第×版。 „„„

十二、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说明本课程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教学辅助设施等。

十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提出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闭卷或开卷),并指明课程最终成绩的构成及成绩评定办法。必修课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除外)原则上期末需为闭卷方式考核,其它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十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制订:×××××院(系) 教研室:××××教研室 执笔人:×××

审订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