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4期第20卷 No4.2011 vo1.20 浅析《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 与人性的关系 李豫潞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 济学时写下的一部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人的异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人的 本质的深刻剖析,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异化与人性的关系上, 《手稿》主要围绕着异化劳 动导致人的异化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来阐述人性问题。本书较早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伦 理思想.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关键词】异化劳动;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绪论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与实 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问题之探讨是一 际价值。 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 一、《手稿》中体现出来的 如何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人的生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是围绕人的本质及其归属 存与发展是人之为人的首要问题。人为什么活 展开的关于探讨人性问题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着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终极命题。马克思在 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探讨自身及其世界关系的理 《手稿》中通过对人的本质及人的实践活动分 论基石之一。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核心是人的全 析。得出了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 面发展理论,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对人性的复苏, 他认为是异化劳动导致了人的异化,人活着的 是对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再 终极目的——自由在这种异化中消失了.取而 认识。 代之的是人的被束缚.看似自由的人其实处处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区分一个根本问题——人 生活在枷锁中,而且是资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打 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 造的无形枷锁。 社会属性。而人的本质是指使人成为人的重要特 《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与 质,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 人的本质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共产主 别,不可以完全等同起来。马克思关于人性和人 义的理想人性观——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 的本质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手稿》 仅为无产阶级未来点亮了一盏明灯.也为人类 中,马克思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解还没有完全 未来指明了方向。研究《手稿》里人性观问题, 脱离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解释。在费尔巴哈 不仅可以学习马克思对人性问题的观点。而且 看来,人是自然的产物,但又高于自然范畴,是 收稿日期:201卜O9—30 作者简介:李豫潞(1986一),女,德宏芒市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伦理学。 19 李豫潞: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与人性的关系 自然的高级产物。费尔巴哈理解的人不完全是脱 要成果——异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没有之前的 离社会的个体,从这点上来看。费尔巴哈对人的 异化理论做背景,马克思是不可能提出自己的 定义并不完全都是唯心主义的。然而,他从形而 “异化劳动”概念的。但是,这种概念的理论发展 上的角度出发无法真正理解人的社会属性.把人 完全是建立在马克思对现实生活和经济关系的剖 的“类本质”看做是“单个人的抽象物”,把人的 析基础之上的。其实,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 本质和宗教意义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在《手稿》 概念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的。写作《手稿》 中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理解给予了高度评价,一 期间,马克思正在苦心钻研政治经济学,他试图 定程度上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 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根源上找出资本主义的 理解。马克思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深刻理解是随 弊端,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因 着资本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而不断发 展的。他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文中就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即脱离费尔巴哈的 旧唯物主义,开始了对新唯物主义的探索。他指 出: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 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 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情感固定为 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 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 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 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1由此可以看 出,马克思关于人性的把握是一个日渐透彻的过 程。 在明确了人的本质之后.马克思认为.人的 本质属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落脚点.指的是人能够全 面地拥有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同自然以及社会形 成统一整体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属性得以充分实 现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人的本质属性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充分 满足、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充分发展、人 的素质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 马克思还认为,自由是人的天性,人的自由 又充分体现为人的意志自由,但生活在异化世界 里的人却失去了这种天性。只有回归人性,人才 称其为人,而不是异化的产物。在他看来,是异 化劳动导致了人的异化,人只有摆脱异化劳动的 束缚,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回归人的本质要求。 二、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 本质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来的关于异化劳动 的理论.是对以往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的一个重 20 此, 《手稿》的第一部分就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赞成古典经济学家的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社会生活的体现等一系列 科学理论,但他反对他们认为劳动者的劳动是合 理且应该的、无产阶级理应为资产阶级出卖劳动 力等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观点。因此,在这个问 题上,马克思开始了自己批判性的研究,这种研 究同时也引起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 “异化劳动” 的概念就是这一研究的首个主要成果。 异化是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 创造出来的力量不仅不依附于人,反而对人进行 奴役和统治,表现为人在其面前本质的丧失。异 化劳动作为一种有少数人掌控多数人生存和发展 权利的行为方式.直接造成了绝大多数人的异化 与不幸,正是这种建立在不公平基础之上的劳动 关系导致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的异化。异化劳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对象或劳动产品的异化(或称物 的异化)。是指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存在 并同劳动相对立,不属于但却统治着工人,是异 化的结果。这就是说,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作 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劳动者的独 立力量同他相对立.成为一种统治劳动者的社会 力量。而且这种异化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劳动 者生产的越多.他占有的产品就越少,这种统治 他的异己力量就越强大。马克思在《手稿》中明 确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写道: “工人对自己的 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消耗 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 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 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宗教方 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 给自身的就越少。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 鍪鳖; 堑 昼 主丝 鲎堑堂 稿》 畀化与人性的关 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因 意志和爱是截然不同的。马克思所说的“类的生 此,这种活动越多,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工人 活”、“类的本质”主要是指人类的基本机能—— 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 劳动本身,即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的物质生 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 产。有意识的劳动把人同其他也进行生产活动的 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 动物,如蜜蜂、蚂蚁等区别开来。动物的生产是 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 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的劳动产 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 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 立。”嘲 的劳动产品相对立。这种全面的生产绝不是个人 第二、劳动者同他的生产活动本身相异化。 所能实现的,而是只有在与他人合作的前提下才 指的是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是 能完成的。所以人就必然是社会的存在物,即类 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 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人得以存在的前提.是人 并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自由地发 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是人类有意识的生命活 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 动的总体表现。然而异化劳动却造成了这样一种 体趋于衰竭,精神遭受摧残。劳动作为一种谋生 结果: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 手段而存在,不是肯定和发挥人的体力和智力的 神的类能力,都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 活动,而是否定自身、非自愿的被迫劳动。工人 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 在这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不是自由和发展,而是 己的身体同人相异化,同样使在人之外的自然界 剥削和束缚。 “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同人相异化,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 也就是说,不属于它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 人相异化。 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 第四、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异化。由上述三方 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 面的异化劳动表现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与人 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 的异化。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要是从社会阶 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 级分化的视角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相异化的关系的。 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 他指出: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 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 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 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 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 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 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对自己的 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 劳动产品和对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 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 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总之, 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 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 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 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 我折磨的劳动。最后,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 质相异化。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 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 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 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 表现。”圈因此,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分析 己.而是属于别人。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 进一步探讨了阶级社会中产生异化的根本原因. 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不取 即消灭私有制。 决于他个人.就是说,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认为,作为生活在现实中 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发生作用,同样,工人的活 的人,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属性:能动性和受动 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 性。能动性是指人能利用自身的体力和智力战胜 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3] 自然,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在这一方面 第三、劳动者同自己的类的生活,即“类本 人是自由的。受动性则是指人在生命活动的过程 质”的异化。马克思在这里讲的“类的生活”、 中始终要受制于人类社会、自然界和生命发展规 “类的本质”同费尔巴哈所说的抽象的人的理性、 律的制约,不能为所欲为。在这一方面人又是不 21 李豫潞: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与人性的关系 自由的。人的属性可以看作是人的类本质。人 共产主义原本是一种关于废除私有财产的学 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自然界其他生命体的本质 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社会矛盾, 特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保证。人在实践过程 使废除私有财产的问题被尖锐地提了出来。不少 中有意识的思考和行动是类本质的要求.也正 学者们开始思考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 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然而,随着 但是.马克思以前的那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 异化劳动的产生,人的类本质发生了变化,人 说虽然反映了这种矛盾,却并不真正清楚这些矛 不再只是他本身.人成了自己劳动产品以及劳 盾的本质和意义,因为他们不了解私有财产的本 动过程的附属品,而不是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 质。马克思因为把握住了私有财产的本质是人的 的生产者。人在类本质之外产生了异化——非 自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受动性主宰了 人的能动性成为人的本质属性,人被迫做着不 符合本质要求的事情,从事着不仅不能发展自 身潜能而且损耗人的潜能的职业,这样一来, 人的存在不再是自由和发展的.而是束缚和消 极的,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消失了,人 和动物的区别也就消失了。 马克思在《手稿》中用精炼的语言阐述了 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变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 是私有财产的存在使异化劳动的产生成为可能, 同时,异化劳动的产生又促进了私有财产存在 的合理性,二者互为条件,共同为资产阶级剥 削无产阶级提供前提。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 的剥削制度正是异化劳动生长的温床,只要这 种制度存在并持续发挥作用,异化劳动和人的 异化就会继续存在。简言之,异化劳动以及人 的异化是基于个人在异化世界里的人性的异化. 是个人不自由导致的整个社会的不自由。 三、共产主义人性观——人的全面发展 异化理论与共产主义理论是贯穿《手稿》 的中心思想和基本主线,通过对私有制和资本 主义制度的批判,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人 类美好生活的画卷——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 义社会为什么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呢?什 么样的生活才是人类所欲求的呢?——复归人 类本性的生活。人的本质属性要求人的全面发 展.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 会要全面发展就必须打破剥削制度、打破私有 制、推翻资本主义的藩篱。马克思在《手稿》 中指出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关系,二者互为 前提,互相影响。只有打破私有制,才有可能 从源头上对异化劳动进行引导。人的类本质受 制于异化劳动,因此,要复归人的类本质,就 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 22 劳动的异化.以及和这种异化紧密相连的人的一 切活动、人本身的本质的异化,因此他对于扬弃 这种异化的学说和运动即共产主义才有了一种崭 新且独到的见解。这种观点一方面表现为他自己 观点的正确性,一方面表现为他对以往这些学说 的分析和批判。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不同于以往的共产 主义者之处在于,他是从整个社会出发,从社会 本质上来理解人类生活之后得出的关于人类未来 美好生活的,而不仅仅是从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憧 憬出发来规划共产主义生活,因此。他批判的继 承了以往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观点,得出了科学 的共产主义观。马克思指责粗陋的平均的共产主 义。他认为粗陋的共产主义虽然也要求否定私有 财产,但它并没有认识到私有财产的本质。从实 质上来看,它不是要消灭私有制.而只是想用普 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企图使每 个人都成为私有者。马克思指出: “普遍的和作 为权利而形成的忌妒,是贪欲所采取的并且只是 用另一种方式使自己得到满足的隐蔽形式。人和 私有财产本身所产生的思想。至少对于比自己更 富足的私有财产都含有忌妒和平均主义欲望,这 种忌妒和平均主义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粗 陋的共产主义者不过是充分体现了这种忌妒和这 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他具有一 个特定的、有限度的尺度。对整个文化和整个文 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需求不高的 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 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简单 状态的倒退。恰恰证明对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绝 不是真正的占有。”【q粗陋的共产主义的另一种 表现是主张公妻制。它的这种观点赤裸裸地暴露 了自身的浅薄与荒谬。马克思严厉批判了这种荒 谬的主张。指出: “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 品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下转第102页) 峨:基于lAvA常见异常处理剖析 异常。 三、结束语 性、健壮性和安全性,是开发应用程序所追求的 目标。异常处理机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编程策略。 异常处理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机制来控制 是开发应用软件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应用程序 具有多种动态运行时态的复杂程序。将异常处 开发初期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深入、合理地 理妥善地运用到程序中,可以提高程序的稳定 使用异常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质量。 参考文献: , 【1】Bruce Ecke1.(美)Java编程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 【2】Y.Daniel Ling.a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3]Cay S.Horstmann Gary CorneU著JAVA2核心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 [4】张新曼.精通JSP—Web开发技术与典型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5]张太芳.在线考试系统异常处理框架的涉及与实现Ⅱ].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上接第22页)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 面发展;同时,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也才 因为这种关系的秘密在男人对妇女的关系上. 算得上是实现了共产主义。马克思理解的人是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 以及在对直接的、自然的类关系的理解方式上. 都毫不含糊地、确凿无疑地、明显地、露骨地表 人,具有二重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理解他的人 现出来。” 性观不难发现:对人性的尊重与保护是马克思主 一马克思在批判粗陋的共产主义的同时,第 义人性观的根本出发点,其他的理论都是围绕这 次从经济理论上表述了他本人关于共产主义 条主线展开论述的。马克思正是用一种对生命个 的见解。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 体的尊重来支撑他的理论.进而用实践来证明其 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 科学性和合理性。由此才产生了关于人的全面发 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 展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 向社会的(即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归宿在于实现人的本质要 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 求,使人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异化了的人。因 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 此,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里,最独到也最伟大 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 的见解莫过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共产主 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 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 结语 研究人性观最终要回到人性的解放上来.人 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性的解放又依托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马 阎随着马克思对革命实践以及社会生活不断的 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探 了解,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他 寻人性提供帮助.而且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 些有价值的指导。 认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 一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 综上所述.通过对人的本性以及异化劳动与 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 人的本质关系的初步分析,得出人应该而且能够 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 过一种合乎人类本质的生活——即追求一种自由 的。”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是 的全面发展的复归人性的生活。统一的.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才能谈人的全 参考文献: [1][2】【3】[4】[5】【6】[7]【8]【9】【1O]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01,105,157,159-160,163-164,184,185-186,539.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