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春季一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7、棉鞋里的阳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会写“奶、妈、午、合、放、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联系生活,激起兴趣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都是家里的好孩子,那你为家里的人做过什么事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板书:7棉鞋里的阳光)(齐读课题)。 3、看看这课是说谁关心家里的人,怎样关心?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 ⑴ 读课文,读准字音。 ⑵ 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读提示的要求,把课文读好吗? 2、学生自由读。 三、交流讨论,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读。 2、让学生说说哪些难读,并说理由。 难读的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读,如:个别读。 开火车读。 齐读。 3、让学生说说你会读哪些。 4、脱音读: 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5、出示单个生字: 6、说说怎样记(可以说出不同的方法)。 7、说说你发现什么: (如有些学生说:眼和睛都是目字旁;妈和奶都是女字旁等。) 8、游戏:做动作猜词语。 (如有些学生做的:把衣服脱下来,猜“脱”字;不停地眨眼睛,猜“眼睛”这词等。) 9、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导书写: ⑴ 让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难写,如: 奶、放。 ⑵ 老师指导示范写难写的几个: 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女字旁的一横变成提,写在横中线,右边的先写一撇,写在竖中线,再写横折折折钩。放:左右结构,左右相称,方字的一横写在横中线,先写横折钩,再写一撇,右边的反文旁是四笔,一横要突出来。 四、切入课文,朗读感悟 1、利用“棉被、棉鞋”这些词语切入课文(把同学们收集的“棉被、棉鞋”这些词放在最后读。)。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可真能干,搜集了这么多词句,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与“棉被、棉鞋”有关的,请看第一自然段。 2、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3、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什么。 4、出示句子: 妈妈给奶奶晒棉被。(“给”字还可以换成哪些意思相同的字?) 过渡语:奶奶的棉被一点也没湿,干吗要晒呢?小峰感到(学生回答:很奇怪) 5、出示“奶奶的棉被一点也没湿,干吗要晒呢?”这疑问句,指导朗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五、设计悬念 过渡语:你们想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晒棉被吗?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加深认识 1、利用课件出示有关生字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字。 2、说说这字可以组什么词。 二、自主尝试,朗读课文 过渡语: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为什么要晒棉被呢?你想知道吗? 三、学习课文2、3、4自然段 1、带着问题,学生自由朗读。 2、提问个别学生。 3、你觉得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4、分角色朗读: 读出小峰好奇的语气,读出妈妈和蔼可亲的语气。 过渡语:奶奶盖上这被子,感觉怎样? 四、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个别学生读。 2、当奶奶睡到被窝里,奶奶的感受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暖和。) 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妈妈帮奶奶晒了被子,所以奶奶睡着暖和。) 3、重点理解词语: 舒服。 (想象奶奶舒服地睡的画面,什么时候我们感到舒服,你能用“舒服”说一句话吗?) 4、指导朗读:读出舒服的感觉。 过渡语:小峰看到奶奶盖上妈妈晒过的被子,舒服地睡了,被妈妈的行为感动了,他也想为奶奶做些事。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五、学习课文第6、7、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问题。 3、重点理解词语: 轻轻地。 (为什么小峰要轻轻地摆?什么时候我们也轻轻地做过什么?你能用“轻轻地”说一句话吗?) 4、奶奶穿上了这棉鞋,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奇怪) 5、出示句子: ⑴ 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 ⑵ 奶奶起床了,把脚伸进棉鞋里,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① 盖棉被的时候奶奶不奇怪被子暖和,而穿棉鞋的时候为什么奇怪棉鞋暖和呢?(让学生理解,妈妈常常帮奶奶晒棉被,奶奶早就知道了,所以不觉得奇怪,而小峰是趁着奶奶睡着的时候把棉鞋拿去晒,所以觉得奇怪。) ② 指导朗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⑶ 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奶奶,你会对小峰说什么呢?(谢谢小峰,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六、体会关心长辈,体贴长辈的道理 板书: 7 棉鞋里的阳光 晒被子 晒棉鞋 妈妈 → 奶奶 ← 小峰 孝敬 孝敬 (舒服 温暖) 1、你喜欢小峰吗? 你喜欢小峰的妈妈吗? 2、分色朗读,情感升华。 七、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回到家后,为长辈们多做一些小朋友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后反思: er by YOZOSOFT
2012-2013学年春季一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8、月亮的心愿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有关爱、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1.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2.用小黑板写好课文中人物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 个人使用批注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愿望,老师小时候的最大愿望就是长大了当一个老师,这个心愿已经实现了。现在,我的心愿是当一个好老师,让咱们班上的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能告诉老师你有什么心愿吗? 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愿望,知道么,天上的月亮姐姐也有一个心愿呢!(板书课题) 2.课题质疑:(1)读课题,注意指导“亮”轻声的读法,老师范写“亮”,学生观察并交流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在田字格中书写。(亮的“冖”托住上部分,盖住下部分,而且写在橫中线上。)(2)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梳理出主要问题,如:月亮有什么心愿?她为什么会有这们的心愿?她的心愿实现了吗?) 二、感知阅读,识字解疑 1.尝试读:借助拼音读课文,用――画出“我会认”的生字,不认识的生字和难读的句子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 2.交流读: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难读的字、词、句指导多读几遍,直到读正确。注意指导多音字:“得”[děi]、背[bēi]包,女:声母是鼻音n,另、病:后鼻韵母,轻声的读法:太阳公公、商量商量、妈妈、珍珍、悄悄的、窗户、雷公公、说说等。 3.识字:(1)自主识字:出示“我会认”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识的字多。(2)交流识字:交流各自采用什么方法学会了哪些生字,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比较、编字谜等方法指导识记生字。)(3)出示带生字的词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4.再读解疑:轻声朗读课文,结合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想: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然后交流。 三、再现生字,巩固书写 1.学生观察发现写每个字的要点。 2.教师范写,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强调写好一些重点笔画,即把主笔写到位:“女”要让学生注意它与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太”重点指导写好“竖撇”。“气”重点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写得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3.学生描红并在田字格中写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对大多数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集中纠正再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1)开火车读。(2)谁能提醒大家在读哪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游戏:猜字谜(月亮上面是北京、洞穴下面持毛巾)。 2.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3.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故事中的月亮姐姐有几个心愿?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习1.2自然段(月亮的第一个心愿) a、师:晴朗的夜空,星星眨着眼睛,月亮姐姐出来散步,她悄悄地来到一个小女孩的窗前,请同学们看图,月亮姐姐看到了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地说)课文中哪些话是写这幅图的吗?(读第一自然段。) b、看,小女孩睡得多香啊!这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呢?谁有好的建议?(轻轻地读)为什么?(别吵醒小女孩)你能试着读读吗?明天要去郊游,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我们一起高兴的轻轻地读这一自然段。 c、假如现在我们就是月亮,知道小女孩明天要去郊游,你会有怎样的心愿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在课文中找一找月亮的心愿是什么?(读第二自然段。)这段话里有这样一个词“商量”,谁能用商量说一句话? 师:月亮是怎样说这段话的?书上用了一个词:自言自语。什么是自言自语呢?听老师自言自语地说说这段话。请你仿照老师也自言自语地把月亮的话说一遍。 2.学习4-8自然段(月亮的第二个心愿) 师:孩子们明天要去郊游,月亮许下了一个美好的心愿:明天有个好天气,然后高高兴兴地来到另一个女孩的窗前,看看月亮的脸,她怎么了?(出示第二幅图,月亮不高兴了) a、看图说说月亮为什么不高兴了?妈妈病了,珍珍是怎样做的?想像珍珍还可能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指导读对话:月亮还听到了小女孩和妈妈的悄悄话呢,想听吗?(播放妈妈和珍珍的对话。)你听了妈妈和珍珍的对话有什么感受?你想读珍珍和妈妈的对话吗?指名学生找出妈妈说的话和珍珍说的话,同桌互读。指名读,大家评议,在评议中再指导练读。然后师生、男女生分别分角色朗读对话。 b、猜一猜:妈妈叫珍珍明天和大家一起郊游时,珍珍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你觉得珍珍是个怎样的孩子? c、明天别的孩子都可以去郊游了,可是妈妈病了,珍珍要照顾生病的妈妈,如果你是月亮又会有怎样的心愿呢?为什么?月亮的心愿与我们一样么?找出来读一读。(师:月亮姐姐跟咱们班的孩子一样都是热心助人而又善良的人。) d、月亮是怎样离开窗户的?(悄悄地)谁能用“悄悄地“说一句话?我们一起悄悄地读第八自然段。 3.学习第9自然段(揭晓改变心愿的原因) 师:月亮的心愿实现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书上有一个词语叫“艳阳天”,今天是艳阳天吗?什么样的天是艳阳天?)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月亮的最大心愿是什么?(板书:一个都不少。)月亮的心愿为什么会改变呢?(她想帮助别人,让每个孩子都去郊游) 三、总结拓展,情感熏陶 a、师:月亮姐姐的心愿真美好,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吧! b、师:月亮姐姐的心愿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去郊游,你知道课文中第二个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照顾生病的妈妈)小女孩是懂得关心父母的好孩子,昨天老师让同学们了解乌鸦长大后是怎样照顾父母的,谁知道? 师:是啊,除了人,许多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也懂得关爱父母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听了故事,我们一起读一首童谣:《小乌鸦》。怎样学习小乌鸦做个孝顺的好娃娃呢?让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书上回家后给爸爸妈妈看。 出示:我的心愿是: 。 四、板书设计 月亮的心愿?(孩子们都去郊游) 第一个心愿: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第二个心愿:明天还是下雨吧 教后反思: er by YOZOSOFT 2012-2013学年春季一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二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2、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学生自制识字课本(可剪剪贴贴,或请家长把自己会认的字写出来)。 2、教学课件。 3、识字“苹果树”。 个人使用批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 1、同学们,欢迎大家到语文园地来做客。(教师边说边出示图标),我们先一起完成第一题:我的发现 (1)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眼睛图片) (2)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啦?(教师出示挂板,与书上的第一组相匹配) 学生A:我发现左边的汉字比右边的汉字多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把左边的偏旁去掉就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我还发现这些字的读音有些像。 (3)他们说得非常好(奖给发言学生“大眼睛”的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4)再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组字词(教师出示),说说你们又发现什么啦? 学生A:这一组左边的字比右边的字少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给左边的汉字加上偏旁就能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这些字的读音也有些相同。 (5)你们真会发现(奖励学生“大眼睛”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请学生们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7)小结:聪明的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记字的方法。 学生A:这几个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的 学生B:前三个字我是用去偏旁记的,后三个字我是用加偏旁记的。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好极了,许多汉字都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想一想还能说出一些吗?(让学生举例说明)2、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发现。 (1)你们看这些词语(教师出示)读一读。 张贴一张画东张西望 开张张爷爷张开嘴巴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谁说一说。(待学生发现后指名说一说,能说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还能说出带有“张”字的词语吗?指名请学生扩词。 第二课时 带领学生去积累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数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流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朋友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吗?(让没做过家务事的学生说说为什么。) 播放录音,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一 A、录音: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诠来帮他出出主意? B、讨论交流。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哪些家务事?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C、上台表演。 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2、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A、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B、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C、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认为你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A、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橘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B、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C、在队中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一朵小红花。(边做家务边放音乐) 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 刚刚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这说明大家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好吗? 大家一起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老师和同学一起唱) 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教后反思: er by YOZOSOF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