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宋书·州郡志》考疑(三十四)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宰海2006.5 年版.第360页。参见许开轶、蔡双根:‘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 ⑩www.fmprc.gov.cn。 家的政治民主化浪潮评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o06年 第3期。 作者简介:王四新,法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北 京,100024 【责任编辑:刘祖云】 ⑨New York Times Co.v.Sullivan.376 U.S.254.270(1964). ⑩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 页。 ⑩www.1111.org。 ⑩www.echr.tOe.int。 !矫 芊 芊 不 芊 芊出 带 带 带 希 希 希 希出 出 绵 乖 秘 腙 ,出 绵 希 帝 《宋书・州郡志》考疑(三十四) 胡阿祥 (103)l132页:“阴山令.阴山乃是汉旧县,而属桂阳。吴 湘东郡有此阴山县.疑是吴所立。” 时避其父司马昭名讳改“昭阳”为“邵阳”。又据<汉书・王子侯 表>,元始五年汉平帝封长沙剌王(周振鹤以为“刺王”为“孝 王”之误,见所著<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十章第二节,人民出 版社1987年版)子赏为昭阳侯,是则西汉末年已有昭阳侯 按:<汉书・地理志)上桂阳郡、<续汉书・郡国志>四荆州 桂阳郡并有阴山.而<晋书・地理志>下阴山属湘东郡,桂阳郡 领县无阴山,当是吴立湘东郡时度属;又汉晋阴山并治今湖 国。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八杨守敬<补正>亦云: “<郡国志)零陵郡已有昭阳.何得云‘吴立’?沈<志>误。据<汉 表>,是元始五年分昭陵立.然则西汉已有此县。” (107)l133页:“阳山侯相,汉旧县,后汉日阴山,属桂 南攸县西南。是则两汉、孙吴、晋、宋阴山为一地,<宋志>此处 误,依志例,作“阴山令,汉旧县,属桂阳,吴度湘东”可矣。 (104)l132页:“邵陵太守,吴孙皓宝鼎元年,分零陵北 部都尉立。” 阳。”又l163页校勘记:“惠栋云:‘<前志>亦有阴山县.沈说 非也。’按<前志>桂阳郡有阳山县,又有阴山县。应劭阳山下 云:‘今阴山也。’颜师古驳应云:‘下自有阴山,应说非也。’沈 志亦从应说而误。” 按:<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宝鼎元年,“以零陵北部为 邵陵郡”。按本作昭陵,晋武帝时避其父司马昭名讳改“邵 陵”.陈寿由后言之,故作“邵陵”。依本志江州刺史建安太守 邵武子相条“吴立日昭武,晋武帝更名”例,此当作“吴孙皓宝 鼎元年,分零陵北部都尉立昭陵郡,晋武帝更名”。 (105)l132页:“邵陵子相,何志属长沙。按二汉无,<吴 录)属邵陵。” 按:<汉书・地理志>上桂阳郡领阳山、阴山.并注“侯国”, 又<续汉书・郡国志>四荆州桂阳郡领阴山县,无阳山。按此 阳山、阴山及其地望,长期以来各家争论不休。其与本志有 关者,据最新研究成果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上篇第十章第 二节的观点,<宋志>的阳山乃前汉旧县.然后汉已省,后汉的 阴山与<汉书・地理志>阴山为一地,与<宋志>阳山了不相涉, 故<宋志>“阳山侯相,汉旧县,后汉日阴山,属桂阳”误;又李 晓杰<东汉政区地理>第十章第四节认为:<汉书・地理志)桂 阳郡阳山县不载<续汉书・郡国志>,宋本<太平寰宇记》连州 阳山县上云:“后汉省人含诓。”含诓,两汉<志>属桂阳郡,故 可知阳山已在东汉省并。<宋书・州郡志>“阳山侯相,汉旧县, 后汉日阴山,属桂阳”,所记误矣。两汉<志>皆有阴山,另为一 地,与<宋志>阳山了不相涉。<宋志>阳山实乃<汉志>阳山也, 至东汉已省。然则综上所考,<宋志>“阳山侯相,汉旧县,后汉 日阴山,属桂阳”当作“阳山侯相,汉旧县,属桂阳,后汉省”。 按:此两处“邵陵”,均本作“昭陵”,晋武帝时避其父司马 昭名讳始改“邵陵”。然则“昭陵”,<汉书・地理志>下长沙国、 <续汉书・郡国志>四荆州长沙郡领县,是本志“二汉无”误。又 依志例,<宋志>本条当作“邵陵子相,汉旧县日昭陵,属长沙。 后度零陵。晋武帝更名。”按昭陵县由长沙改属零陵的时间, 当在东汉末年(参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卷八);“何志 属长沙”疑误,不然,则何志前曾废邵陵郡人长沙郡,故邵陵 县“何志属长沙”。 (106)l 133页:“邵阳男相,吴立日昭阳,晋武改。” 按:<续汉书・郡国志)四荆州零陵郡领“昭阳,侯国”,此 作“吴立日昭阳”误,当作“后汉日昭阳”。“晋武改”者,晋武帝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