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高三第二次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小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
①中国哲学主要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人间哲学,一种为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的哲学。
②在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方面,中国哲学一直没有做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遵循的准则是不同的。前者是人伦关系,后者法理关系。中国古代哲学要人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遵循同一法则,视君臣如“父子”,视官员为“父母官”,视百姓为“子民”。是一种重大的知识局限。这种知识局限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③在以自由原则主要是思想自由和个体自由原则为前提的哲学体系中,中国传统哲学是被排斥在外的。但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仍然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且有自己适用性或有效性的公共哲学。这种哲学对宇宙、自然人伦、社会关系、生存和生命的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官制度,对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解决有才能者的出路,实现其政治与社会抱负,维持社会层级或阶层的流动性、有序性和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过决定性的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君主政治中,相对开明的君主体制和完全开放的文官制度,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维持和延续,并且促成其不断改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制度因素。
④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指导下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当然,随着现代性的自由原则的被承认,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的确立,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已经受到广泛质疑。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实际上是个体法权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现代法治体系的建立。现代法治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现代契约理论,家庭、社会和国家,或者公民、公民社会和国家,都只是那个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个环节,形成一种有着不同社会功能和权利、责任、义务的社会主体。 ⑤在今天,国家权力至上或公权至上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公民权利的保护和维持成为焦点,国家权利或公权的监督和约束成为常态,有限政府的要求成为必然。
⑥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官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论,如何与现代科技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融合,吸收并且融入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宽容和谐现代文明观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节选自张国清《智慧与正义》,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价值表现在对如何处理个人与宇宙、他人、自身的关系的思考。 B. 中国文官制度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成中华文明不断改良发展进步的作用。 C. 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D. 市场经济观念支撑起了以现代契约论为核心思想的、强调个体法权的现代法治体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文以中国哲学为阐述对象,通过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来表现中国哲学的智慧和局限。 B. 第③段通过阐述文官制度特点,论证了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自己独特而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 C. 第④⑤段,从个体法权被重视到公权至上被挑战,逐层递进的呈现了当今社会的治理模式。 D. 全文结构上纵横交错,论证了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确立,公私一体模式已经受到了广泛质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哲学比之于西方哲学体系,是实践哲学,是帮助人们生活的哲学。 B. 中国传统上的君臣父子关系,体现了社会治理模式上人伦法理的混同。
C. 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官制度、传统社会治理理论本质上是并列关系。 D. 当前公民权利保护成为焦点,这也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向。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在“社会治理模式中”,是“家庭、社会和国家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全文呈现的是“纵式”论证结构。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非并列关系。传统文官制度、治理理论都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上培养发展起来的。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世界末日前夕
王溱
风起,风停,叶子来不及起舞,花儿就凋落了。
门开,门关,邻家的喜字还没干透,孩子就呱呱坠地了。
跑得真急呀!她深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继续侍弄院子里的花草。
咔嚓,她剪去桃花歪扭的枝蔓。桃花呀,即便你只灿烂一季,也不能不修边幅不是?
咕噜,她给水仙灌上满满的清水。水仙呀,春天只剩下尾巴,再不开花你就永远装蒜吧。 喵!一只猫从花盆后蹿了出来,打翻了一盆正酝酿花蕾的山茶花。她生气地捡起一块小石子扔过去,已不见踪影。
算你跑得快。她说。静了一会儿,她又唷喃道,跑得快又怎样呢?跑得过时间吗?世界末日就要来了。这么漂亮的院子,这么美好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她早已没了刚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惊慌与悲伤,安静得跟这个院子一样。独处时,她经常幻想世界末日来临那一天,会是怎样的情形?
或许她正与他坐在摇椅上,看小狗呲牙咧嘴、气喘呼吁地追着白己的尾巴转圈。一圈,两圈,三圈……好像没有尽头,又一下到了尽头。
或许她正与他并排躺在院子中央,被她亲手种的花环绕着,银色的月光披在他们脸上,他久久凝视着她的脸,就像读书时那样。一刹那,那画面就成了永恒。
总之,不管怎么想象,她离不开他,离不开这个院子。尽管她和他住进这个院子,还不到两个月。
三个月前的某一天,晴,没有风,他进门时脸上却挂着风暴。她一看就明白了,他准是从哪里知道世界末日的事情了。 还有多久?他问。 也就三个月吧。她说。
他不语,任凭脸上的风暴变成暴雨交加。 我想辞了工作。他说。 辞了吧。她温顺地附和。 我们把房子卖了吧。他说。 卖了吧。她温顺地附和。
我们买个院子吧,就是我们一直憧憬的那样。他说。 买吧。她还是温顺地附和。
他们结婚时就约定好了,先努力挣钱,在城市里买房子,生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等将来老了,就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盖一座小房子,在院子里种满各种各样的花,弄一块菜地,再养几只狗、几只鸡,过上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为了这个约定,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省吃俭用地过。
见他天天要到处去拉业务,她对他说,买辆车吧,挤公交太辛苦了。他摇摇头,养车多费钱呀,还得缴保险,还得租车位,还是把钱留着,将来可以买大一点儿的院子。
见她拖着疲惫的身躯晚归,他对她说,不做饭了,我们出去吃吧。她不肯,又不是什么节日,干吗出去吃呀?把钱省下来,给咱将来的院子多添几盆你最爱的茶花。
然而省下的钱,并没有变成院子的面积,也没有变成名贵的花,它们都被送进了银行,变成一纸债单——他们如愿当上房奴了。
这样,他们的第一步目标就算完成了,可是第二步却迟迟完成不了。说不准是谁的原因,也许是他缺乏锻炼造成的,也许是她太过劳累的缘故,总之就是怀不上孩子。
现在看来,这倒是件好事,世界末日到来时也少个牵挂。他们把约定提前了,短短的三个月内,他们把三十年后要做的事,做了个遍,在小院子里等待世界末日的来临。
然而她的世界末日最终却没有来。医生说,她的癌细胞居然没再扩散,真是奇迹。 他的世界末日也没有来。她没事,他也就用不上偷偷藏着的那瓶安眠药了。
他们开了香槟庆祝,她与他并排躺在院子中央,被她亲手种的花环绕着,银色的月光披在他们脸上,他久久凝视着她的脸,就像读书时那样。 我们又得重新开始奋斗了。他说。 嗯,重新开始吧。她温顺地附和。
桃花正妖娆,水仙花也不装蒜了,没有花盆护着的山茶花顽强地爆了蕾……院子正是最美的时候。可是他们看不见。从医院检查回来的第二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回城里了,他们唯一带走的是那条小狗,直到现在它还是会傻傻地追自己的尾巴。
(选自《作品》2016年第12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小说以“世界末日前夕”为标题,但文章却写得风轻云淡,表现了主人公豁达淡泊的性格。 B. 小说的开篇,反复渲染时间过得很快,快得仿佛一切都来不及,为下文情节推进埋下了伏笔。 C. 文中将男女主人公生活的日常状态对照着写,表现了夫妻感情深厚,共同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D. 小说结尾写水仙花山茶花盛开,与开篇对桃花水仙的微责形成对比,引人凝神,余韵深长。 5. 文中两次写到小狗追自己的尾巴,有什么含义,请联系文本简要说明。
6. 有评论说这篇小说采用了双重倒叙的叙述方式,别具匠心。请谈谈这样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第一次是女主人公的想象,给人一种时间无穷尽而又短暂的感觉,表现了“她”平静接受绝症带来的死亡现实的心境;第二次表达生活就像一个圈,危机解除后,男女主人公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从前的生活状态,为“好生活”拼命奔波。
6. (1)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一个漂亮的院子,女主人公却想象着末日、死亡的场面,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2)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文章从等待最后日子的宁静安详开始,一直在回溯过去的生活,使故事呈现波澜;(3)突显主旨,引发了生命的正常幸福是什么的思考;假如生命突然中止,怎样才会不遗憾。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A项,不是“豁达淡泊”。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5.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中两次写到小狗追自己的尾巴,有什么含义,请联系文本简要说明。”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小说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首先要找到“小狗追自己的尾巴”出现在小说的位置,结合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分析“小狗追自己的尾巴”的含义。第一次是这样说的“或许她正与他坐在摇椅上,看小狗呲牙咧嘴、气喘呼吁地追着白己的尾巴转圈。一圈,两圈,三圈……好像没有尽头,又一下到了尽头。”这是女主人公的想象,在这句话之前的句子是“她早已没了刚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惊慌与悲伤,安静得跟这个院子一样。”小说交代了她被查出身患癌症后的一种感觉和心境:时间无穷又短暂,“她”终于能平静地接受自己身患绝症会死亡这一现实。第二次是安排在小说的结尾:“院子正是最美的时候。可是他们看不见。从医院检查回来的第二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回城里了,他们唯一带走的是那条小狗,直到现在它还是会傻傻地追自己的尾巴。”“回城里”表明了生活就像一个圈,暗示危机解除后,主人公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状态,为所谓的“好生活”再次拼命、奔波了。分析第二次“小狗追自己的尾巴”,要结合小说的寓意和主题进行。
6. 试题分析:题干是“有评论说这篇小说采用了双重倒叙的叙述方式,别具匠心。请谈谈这样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叙述方式的艺术效果。回答“艺术效果”题,要从结构、主旨和读者的角度分析。要理清小说双重倒叙的内容及其安排的位置,关注其上下文的情节,最终回答对小说主题的把握。第一处倒叙是一个漂亮的院子,女主人公却想象着末日、死亡的场面。结构安排上,设置悬念,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注意,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第二处倒叙是从等待最后日子的宁静安详开始,一直在回溯过去的生活。结构安排上,设置波澜。内容上,为了突显主旨,引发了生命的正常幸福是什么的思考;假如生命突然中止,怎样才会不遗憾。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实践因其强调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而具有明显的 “生态现代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开辟排污权交易市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中国环保产业在技术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不足。整体上,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似乎不能被过高估计。此外,以环境NGO①为主体的公民社会的成长在促进环境宣传教育、推动公众参与、改进环境治理等方面,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作用程度依然有限。
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第十二个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这些规划纲要中除了明确提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目标及其工作安排外,还设置一些重要考核指标。实践证明,这些指标对于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行为构成较为有效的约束。
此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发展的统筹协调,强调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节选自《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洪大用)
注:①非政府组织英文缩写。 材料二
图表:2010-2016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及同比增速(单位:亿元,%)
注:“十三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污染企业和污染源的政治力度,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渐加大财政保障力度。预测到2020年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有望达到2.25万亿元。
(选自《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及环保细分市场前景分析》陆澜清)
材料三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现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全对应,也是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战略安排。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环境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环境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做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现在,人民需要生态产品,就必须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节选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网)
材料四
英国从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度,到今天重现蓝天白云,成为空气治理成功的典型。半个世纪英国是如何改善空气质量的?
以20世纪90年代为划断,之前,英国政府采取的是“应对式”空气污染治理,空气污染立法大都是在具体污染事件出现后,针对具体污染物才颁布相关法律;之后,英国认识到应对式空气污染治理的种种弊端,继而提出“整体式”空气污染治理。从政府层面,英国中央政府一方面提供宏观的战略指导,提出全国空气质量的目标,规划审查和评估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的步骤,划分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辅以各种政策文件进行指导帮助;一方面给出相对微观具体的信息指导和技术指导,为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具体行动提供帮助。另一个重点在于地方政府,英国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大量的合作来开展对空气污染的整体治理,这种合作既包括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包括邻近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还包括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合作。
(节选自《空气污染整体治理:英国时间及借鉴》蔡岚)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环境治理目标安排以及考察指标,目的是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 B. 为强化环境治理,政府统筹协调划分主体功能区,并按功能区主体定位评价当地政府绩效。 C.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战略,是新时代政策的基本方略。 D. 中国政府在环境治理上加大政治力度的同时,也逐步加大投资,切实为环保提供财力保障。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中国现代化”具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的“生态现代化”的特点。 B. 从材料二图中可以看出2012年同比增速最大是在环保上投资最多的一年。
C.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生活需要的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 D. 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宣传教育和推动参与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E. 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环境工作提供战略政策技术和部门合作上的指导。 9. 根据上述材料,参照英国经验,概括说明我国要实现生态文明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7. A 8. AC
9. (1)国家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进行宏观统筹协调;(2)政府为地方政府提供环境治理的技术、信息指导帮助,加大财政保障力度;(3)各级政府、各部门加强合作交流;(4)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力量。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以偏概全。不只是针对经济主体,还有政府。根据原文说的:“这些指标对于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行为构成较为有效的约束”。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8.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材料,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由材料二的曲线图可知:并非投资最多的一年。D项,作用有限。材料一说的是“以环境NGO为主体的公民社会的成长在促进环境宣传教育、推动公众参与、改进环境治理等方面,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作用程度依然有限。”E项,没有提供部门合作的指导。材料四说的是“英国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大量的合作来开展对空气污染的整体治理,这种合作既包括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包括邻近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还包括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合作。”
9.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上述材料,参照英国经验,概括说明我国要实现生态文明应采取哪些措施。”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材料四,找准有效答题区间,即英国经验,然后参照英国的做法,认真分析、筛选、概括说明我国要实现生态文明应采取的措施。有效答题区间在材料四中,即“从政府层面,英国中央政府一方面提供宏观的战略指导,提出全国空气质量的目标,规划审查和评估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的步骤,划分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辅以各种政策文件进行指导帮助;一方面给出相对微观具体的信息指导和技术指导,为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具体行动提供帮助。另一个重点在于地方政府,英国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大量的合作来开展对空气污染的整体治理,这种合作既包括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包括邻近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还包括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合作。”中国可以借鉴英国经验,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进行宏观统筹协调;其次,政府为地方政府提供环境治理的技术、信息指导帮助,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接着各级政府、各部门加强合作交流;最后还要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力量。本题可以分以下四点:国家、地方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社团等角度回答。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敬则,临淮射阳人也。性倜傥不羁,好刀剑。
元徽二年,随齐高帝拒桂阳贼于新亭,大破贼水军。事宁,带南泰山太守、右侠毂主,转越骑校尉、安成王车骑参军。苍梧王①狂虐,左右不自安。敬则以高帝有威名,归诚奉事,每下直辄往领军府。高帝令敬则于殿内伺机。及杨玉夫将首投敬则,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卫尉丞颜灵宝窥见高帝乘马在外,窃谓亲人:“今若不开内领军,天下会是乱尔。”门开,敬则随帝入殿。 升明元年,迁辅国将军,领临淮太守。
建元二年,迁吴兴太守。郡旧多剽掠,录得一偷,召其亲属于前鞭之。令偷身长扫街路,久之,乃令偷举旧偷自代。诸偷恐为所识,皆逃走,境内以清。
建元中,与王俭俱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俭曰:“不意老子遂与韩非同传。”人以告敬则,敬则欣然曰:“我南沙县吏,侥幸得细铠左右,逮风云以至于此。遂与王卫军同日拜三公,王敬则复何恨。”了无恨色。朝士以此多之。
敬则虽不大识书,而性甚警黠,临郡令省事读辞,下教判决,皆不失理。
明帝辅政,密有废立意。隆昌元年,出敬则为会稽太守,加都督。明帝即位,为大司马。帝于旧臣既多杀害,敬则自以高、武旧臣,心怀忧惧。帝虽外厚其礼而内相疑备,数访问敬则饮食体干。闻其衰老,且以居内地,故得少安。
永泰元年,帝疾屡经危殆,以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置兵佐,密防敬则。敬则闻之,窃曰:“东今有谁,只是欲平我耳。东亦何易可平。”
敬则以旧将举事,百姓担篙荷锸随逐之十余万众。至武进陵口遇兴盛、山阳二柴,尽力攻之,不敌,欲退而围不开,各死战。胡松领马军突其后,白丁无器仗,皆惊散。敬则大叫索马,再上不得上,兴盛军容袁文旷斩之传首。
敬则之来,声势甚盛,凡十日而败。时年六十四。朝廷漆其首藏在武库,至梁天监元年,其故吏夏侯亶表请收葬,许之。
(节选自《南史•齐书•王敬则传》)
注释:①苍梧王:刘旻,南朝宋第八任皇帝,后被杀,为齐高底追废为苍梧王,王敬则原为其侍卫。
10. 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 B. 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 C. 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 D. 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转越骑校尉”“领临淮太守”“迁吴兴太守”的转、领、迁都是指官职的调任。 B. “永泰元年”中“永泰”是皇帝的年号,“元年”是指新年号开始使用的第一年。 C. 三公,历朝所指具体职称各有不同,但都是朝廷最尊显的三个职衔,其下设九卿。 D. 白丁、布衣、黔首、匹夫、黎庶、苍生、氓等,都是秦以后常见的对平民的称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敬则在高帝称帝前就归附高帝,每天值完班就到高帝府邸议事,并一马当先,冲入皇宫大殿,助高帝成事。
B. 王敬则做吴兴太守时,罚小偷长期扫街道,还让他们找同是小偷的人替代自己,从而一扫郡中偷窃风气。
C. 王敬则在为人处世上很有肚量,同行瞧不起他,以与他同列为羞时,并无记恨,得到了朝臣的普遍赞赏。
D. 明帝对身为旧臣的王敬则多有疑虑,病重时十分防范。敬则意气难平,鲁莽起事,十日而败,身首异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虽外厚其礼而内相疑备,数访问敬则饮食体干。 (2)东今有谁,只是欲平我耳。东亦何易可平。 【答案】10. D 11. A 12. A
13. (1)明帝虽然外表对他很注重礼节,而内心却非常猜疑加以防备,多次打听王敬则的饮食健康(身体)。
(2)现在东面有谁,就是要平定我罢了。东面又哪里那么容易可平定。 【解析】
10.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敬则驰谒高帝”的意思是王敬则驰马去见高帝。该句的主语是“敬则”,谓语是“谒”,宾语是“高帝”。句意完整,语法合理,故应在“高帝”后断开,排除A项、C项。“呼开门甚急”的意思是叫喊开门十分紧急。其中“甚急”作“呼开门”的补语,故应在“呼开门甚急”之前停顿,排除B项。据此推断D项正确。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本句疏通语意为:王敬则驰马去见高帝,他们便穿着军服入宫。门卫怀疑不是苍梧王回来,王敬则怕让别人看见,用刀环塞住门上的小孔,叫喊开门十分紧急。
点睛:一、名词断句法。二、虚词断句法。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四、语序句式断句法。具体方法: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1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A项,“领”是兼任官职。
1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曲解文意,错在“并一马当先,冲入皇宫大殿”。原文是“敬则随帝入殿”,意思是“王敬则随着高帝进入殿中。”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外”:“外表”;“厚其礼”:“对他很注重礼节”;“备”:“防备”;“访问”:“打听”;“体干”:“健康”。第二句关键点:“东”:“东面”;“平”:“平定”;“亦何”:“又哪里”;“易”:“容易”。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王敬则,临淮射阳人。性格潇洒不羁,喜欢刀剑。
元徽二年,他随齐高帝在新亭抵御桂阳的贼兵,大破贼兵的水军。事情平息后,他兼任南泰山太守、右侠毂主,转任越骑校尉、安成王车骑参军。苍梧王狂虐,左右的人不能自安。王敬则因为高帝有威名,诚心归顺为他服务,常常在下朝以后就前往领军府去。高帝让王敬则在殿内探察。后来杨玉夫将要告发王敬则,王敬则驰马去见高帝,他们便穿着军服入宫。门卫怀疑不是苍梧王回来,王敬则怕让别人看见,用刀环塞住门上的小孔,叫喊开门十分紧急。卫尉丞颜灵宝窥见了高帝骑马立在门外,偷偷地对亲信说:“现在如果不开门让领军进来,天下就会由此大乱。”门开了,王敬则随着高帝进入殿中。 升明元年,升任辅国将军,兼任临淮太守。
建元二年,调任吴郡太守。郡中过去有很多强盗,抓到一个小偷,便把他的亲属召来站在面前看着进行鞭打。他让小偷自身长期打扫街道,时间久了,就让小偷检举过去的小偷代替自己。小偷们恐怕被认出来,都逃走了,境内因此清平。
建元中,与王俭一同在本官上面加封开府仪同三司。王俭说:“没想到老子与韩非同在一篇传记当中。”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敬则,王敬则高兴地说:“我本是南沙县的一个小吏,侥幸当上宫中将官,卷入政局才有今天,于是与王卫军同日封为三公,王敬则还有什么怨恨!”没有一点怨恨的神态。朝士们因此对他十分称赞。
王敬则虽然不大懂得书本,但是性格十分机警,到郡上让办事人员宣读诉讼词,训示判决,都不失情理。
明帝辅佐政治,暗中有废除皇帝另立别人的意思。隆昌元年,把王敬则派出京城去做会稽太守,并担任都督。明帝即位,担任大司马,明帝即位对旧臣杀了很多,王敬则自己因为是高帝、武帝的旧臣,心中怀着忧虑和恐惧。明帝虽然外表对他很注重礼节,而内心却非常猜疑,加以防备,多次打听王敬则的饮食、健康。听说他已经衰老,而且又是住在内地,所以才感到稍微安定一些。
永泰元年,皇上的疾病多次遇到危险,他派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配置兵士和属官,暗中防备王敬则。王敬则听说了,私下说:“东面现在有谁,就是要平我罢了。东面又哪里那么容易可平。”
王敬则依靠旧将领举事,老百姓担着篙背着锹跟随的人有十几万。到了武进陵的山口遇到了左兴盛、山阳两座营寨,尽力攻打。抵挡不住,企图撤退而冲不出包围圈,各自拚死战斗。胡松率领骑兵冲杀他们的后部,未入兵籍的民丁没有武器,都被惊散。王敬则大叫找马,但上了两次都没有上去,左兴盛的军容袁文旷杀了他并且把人头传到京城。
王敬则军队开来,声势浩大,总共十天就失败了。当时六十四岁。朝廷把他的头涂上油漆存放在武器仓库中,到了梁朝的天监元年,他过去的部下夏侯亶上表请求把他收葬,得到了允许。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集庆寺① [元] 仇远
平生三宿此招提②,眼底交游更有谁。 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③ 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
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注释:①集庆寺建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轮奂极其靡丽”。元末建筑都毁于战火,还留存宋理宗御容一幅、燕游图一幅。②招提指寺院。③维摩诘又称“金粟如来”,东晋顾恺之曾在南京瓦官寺绘《维摩诘示疾壁画》。《玉华宫》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唐代旧宫的凄凉景象。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中“三”泛指作者多次来集庆寺游玩,表现对这座寺院的喜爱。 B. 颔联通过“金粟影”和“玉华诗”,写出了集庆寺当年的繁盛辉煌。 C. 颈联写在园中烹调嫩笋、摘取新茶,表现了春天的寺园中萧条冷落。 D. 尾联通过静夜洞箫声营造出一幅凄清的夜景图,寄托心中诸多感怀。 E. 整首诗风格清雅委婉,含蓄蕴藉,体现了作为末世文人的家国情怀。
15. 仇远在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是如何抒发的? 【答案】14. AB 15. ①直抒胸臆,首联中写出了知交故友离世后自己的孤独落寞。②用典,正用顾恺之在瓦官寺画维摩诘的典故含蓄地点出如今的集庆寺已遭毁弃,唯有理宗的画像空留、徒然无用;反用杜甫写《玉华宫》诗的典故,表达叹息之情。③借景抒情,颈联作者把眼光投向了景物,原本是美轮美奂的寺庙建筑群,如今沦为了草木丛生、无人打理的地方,抒发昔盛今衰、故国沦亡之情。④以景结情,尾联在凄清的洞箫声中,皎洁的月光照在古松枝上,物是人非,王朝更替的感怀与清冷之景交融。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项,作者多次来到集庆寺游览,宋亡前是因为喜爱,宋亡之后则是借此感怀黍离之思,悼念故国。B项,错在“集庆寺当年的繁盛辉煌”。正确的分析:正用顾恺之的典故,含蓄地点出如今的集庆寺已遭毁弃,唯有理宗的画像空留、徒然无用。反用杜甫的典故,借古怀今,就算杜甫来到这里,看到如此衰破的景象,也会不忍写诗。构成今昔对比,变现荒凉寂静。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 试题分析:题干是“仇远在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是如何抒发的?”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抒情手法。首先要了解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借古抒情、借典抒情等等。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首联写出了知交故友离世后自己的孤独落寞。直抒胸臆。颔联用顾恺之的典故,含蓄地点出如今的集庆寺已遭毁弃,唯有理宗的画像空留、徒然无用。反用杜甫的典故,借古怀今,就算杜甫来到这里,看到如此衰破的景象,也会不忍写诗。构成今昔对比,变现荒凉寂静。颈联借景抒情,写在园中烹调嫩笋、摘取新茶,表现了春天的寺园中萧条冷落。诗人把眼光投向了景物,原本是美轮美奂的寺庙建筑群,如今沦为了草木丛生、无人打理的地方,抒发昔盛今衰、故国沦亡之情。尾联以景结情,通过静夜洞箫声营造出一幅凄清的夜景图。在凄清的洞箫声中,皎洁的月光照在古松枝上,物是人非,王朝更替的感怀与清冷之景交融,寄托心中诸多感怀。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曾子说做人每天都要“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诚恳尽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内心才是踏实的。 (2)《赤壁赋》中面对客将人生看做如蜉蝣一样已逝的感叹,苏轼同样用了一个比喻,借“月”的“_____,________”,来劝慰朋友人生周而后始,并没有真正失去。
【答案】 (1). 为人谋而不忠乎 (2).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 传不习 乎 (4). 盈虚者如彼 (5). 而卒莫消长也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谋”“信”“传”“习”“盈”“卒”“消长”,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刚到城市打工,张福一脸憨厚,浑身透着庄户人所特有的硁硁之愚,他的质朴单纯,让城里人心里也不由生出爱护之意。
②读过《乡关何处》,书中许多“小人物”在特殊年代的命运起伏令人唏嘘,忍不住发点议论,也算一得之愚,不吐不快。
③传销把目标锁定在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老年人群体,在他们的忽悠下,许多老人落得千金买骨,一辈子的积蓄付之流水。
④彤彤长得文文弱弱,性格却相当固执,不管什么事,除非被人驳到体无完肤,不然她一定会执拗地纠结到底,绝不改变。
⑤走出校园,算是踏出了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多彩的生活,错综的人事,要担当的责任,让我们目迷五色,不知如何应对。
⑥吴冠中晚年思谋画风变革,用大量色块堆叠的画面来表现生活。繁杂的世界,经他的眼便能着手成春,呈现缤纷色彩。
A. ②③⑥ B. ①③④ C. ①③⑥ D. ①②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硁硁之愚”: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不能用于“张福”。错误。②“一得之愚”: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谦辞。使用正确,排除A项、D项。③“千金买骨”:比喻求贤若渴。望文生义,错误。④“体无完肤”: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语境中取的是“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的意思。正确。排除B项 。⑤“目迷五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语境中取其比喻义。正确。⑥“着手成春”: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曲解词义,不合语境。错误。
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家文物局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并将继续根据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促使从我国非法流失的文物回归中国。 B. 近期美国方面几次三番采取错误行动,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进而危害两国经济关系,更有损全体人民乃至中美企业家群体的福祉。
C. 反腐败行动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国家治理的高度出台的态度坚决的重要举措,这决定了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是否好转、商业环境是否改善。
D. 如果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一套逻辑,如果采取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老一套办法,结果不是封上了别人的门,而是堵上了自己的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B项,词序不当。“全体人民”和“中美企业家群体”顺序要互换;C项,一面对两面。应改成“这决定了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商业环境的改善。”D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错在“结果不是封上了别人的门,而是堵上了自己的路。”应改成“不仅是封上了别人的门,而且是堵上了自己的路。”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迪华老师是真爱自己的职业,每次学生来看她,她都拉着学生逢人夸耀:“这是我的高足,可有出息了。”
B. 自从得识先生,多年来叨教不断,使我获益不浅,得以长足进步,今奉上拙作一篇,算是交上一份作业。
C. 小弟感谢兄台盛情款待,尤其是您内子亲自下厨做的丰盛晚餐,让离乡多年的游子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D. 朋朋听说好友家遭遇不幸,发去慰问短信:“家门不幸,深感难过,若有什么需要,我一定竭尽全力。” 【答案】B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东方文化的唯一凝聚剂是汉字,因此,①_____ 。而且,这个文化圈形成,丝毫不带强迫成分,②_____。这是因为汉语汉字创造了在东方地区遥遥领先的古代文化,汉文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那么,相对落后的民族、国家或地区,③______,使自己开化进步,创造自己的文化,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了。再加汉文简括明确,语法精炼,表意能力极强,这样,就很快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答案】 (1). ①东方文化圈实际上就是汉字文化圈 (2). ②完全由这些国家或地区自觉自愿地接受使用 (3). ③通过学用汉字汉文 21. “归谬法”为了反驳某论点,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使该论点无法成立。请用归谬法的思路完成下面两题。
(1)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2)一个死刑犯在法官面前说到:“当初我不该杀人,杀人是错误的,每个人都不该杀人。同样您或是其他人杀我也是错误的,那么请您宽恕我吧!”如果你是这位法官,该怎样最有力的驳倒这个死刑犯呢?
【答案】(1)许多人努力学习后没能提高成绩,所以努力学习是没有用的。 (2)要杀你的不是法官,而是法律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用归谬法的思路完成下面两题”。这题其实是考查分析推理的合理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归谬法。题干解释说“归谬法”为了反驳某论点,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使该论点无法成立。归谬法是人的经常使用的一种反驳方法。这种方法是“以退为进,引入荒谬”的方法。所谓“以退为进”,是因为这种方法通过假定对方的论点是真的这一手段,来达到反驳对方论点的目的;所谓“引入荒谬”,是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从对方的论点合乎逻辑地引出荒谬的结论,使人一听,一读就会立刻感到对方的论点站不住脚。然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证明对方的论点必然为假。分析题目(1):如果“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这句话是对的,事实上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很多原因,还有很多大学生是找到工作的。所以不能仅仅因为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有用的。分析题目(2):假如“您或是其他人杀我也是错误的,那么请您宽恕我吧!”这句话是正确的,法官可以说“要杀你的不是法官,而是法律”。这样就是说不是我法官要杀你,而是你违反了法律,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读书静心
朋友从德国归来,讲述了在德国的一些见闻。朋友说,德国人爱读书,在普通大众中形成了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德国还有一种“图书医院”,进入这种“医院”的“患者”一般都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医院”里不吃药、不打针,医生开出的药方是:读书,且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出不同的书籍,让“患者”在“医院”里静静地读书,以抚慰心灵上的创伤。
给人印象一直是严谨认真、严肃古板的德国人却想出了这样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把读书当成药方,在喧嚣浮躁的时代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可以静神养心,陶冶情操。现代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沉重的生存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沏一杯茶,读一本书,在书香中寻找一片清新幽静之地,让疲惫的心灵栖息下来,在藏于书中的大千世界与智者慧语,品味人生,感受生活,在凡尘俗世中寻找几分雅趣。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去疾疗俗、益智增寿。书是可以伴随一生的朋友。落寞时,可以在书中得到鼓舞、寻求慰藉;得意时,可以在书中反省自我、戒骄戒躁;烦恼时,可以通过读书放松心情、温暖心灵;孤单时,可以在阅读中寻找心灵的知音,与书中主人公相伴,一起经历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浩瀚的网络信息确实能给人带来快意,但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往往会带来一种失落感,“手机控”、“电脑控”、“信息控”,让我们的期待与寄托变得如此单薄脆弱。展卷翻书、轻松惬意的传统阅读离我们越来越远,阅读的快乐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阅读养心,静享书香。让我们给心灵寻找一所幽静的花园,怀几分惬意,在其中徜徉漫步。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1)材料分析:两则材料对两人各有所赞,但两人各自读书状态是不同的。雷海为的“状态”:在送外卖的状态下读诗,他需要挤时间,体现了生活中挤时间读书的辛苦,但读诗的追求让他有所成就,这种状态,叫“身处喧嚣”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读书是不容易的;彭敏的“状态”:在校园求学的状态下读诗,他有优裕的时间,也懂得珍惜这大把的时间,一个人最容易迷失的
恰是在拥有幸福却不自知的情况之下,玩游戏的、玩手机、睡觉、逃学等等。在校读书,这种状态,在材料叫“雅室求学”,同样是不容易坚持的。(2)要求分析:要求①:“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是离开校园后的“挤时间读书”方式和在校园内的“专门读书方式”。两种状态,两种方式都是值得称赞的,应该两者都有所涉及,可以有所侧重。要求②: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其实就是联系你现有的学习环境状态和应持的学习态度。(3)立意分析:①终身学习酿诗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这种学习方式,酿就了雷海为心中的诗意。……校园雅室的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泯然众人矣,何哉?就在于没有雷海为“外卖时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增加的不仅是知识,更锤炼“心”的韧性,在诗词大会与彭敏对决,其实他就是赢在社会的历练上!校园学习,让他知道了诗的魅力;而外卖下挤时间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②雅室读诗志趣高。汉字夺魁、成语夺冠、诗词屈居亚军,这就是北大硕士彭敏取得的成绩!字、词、诗,涵盖了中文的三个要素,这样的成绩正是校园读书方式结下的硕果。……在“喧嚣”中学习,采用“挤”的学习方式,固然能够酿诗意,但也限制了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只能在“诗岸”上徜徉!所以雅室学习条件更好更专注,理应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③“雅室”“喧嚣”皆可读,读书岂能论环境。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及条件,坚定读书的心志,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雅室”读书固然可喜,“喧嚣”读书亦能有成!在校园,亦应学海为;在社会,也要仿彭敏。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