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代十大名门望族

2024-03-0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中国古代十大名门望族

1.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源自于颛顼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到了周朝时文化名人老子李耳是孔子的老师。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陇西李氏始祖是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李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君。南北朝时陇西李氏蝉联圭组,世为显著,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望自行婚娶。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

陇西李氏 2.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古代著名大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

郡李氏的始祖。是东汉以来山东望族,历经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李郑王,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代又有五姓七望之说。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李姓占了两家,即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李氏“出赵郡、陇西二望”。

3.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即华阴杨氏。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置,辖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陕西渭河下游关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杨氏是杨姓郡望,西汉丞相杨敞,玄孙杨震官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四世三公”。杨震子杨奉后代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显赫。隋朝皇室,越国公素及子玄感等。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唐玄宗杨皇后等。 弘农杨氏,文的有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杨大异。

弘农杨氏 4.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追本溯源,都是黄帝后裔。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改姬姓。其时,炎帝神农氏国运衰弱,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咸尊黄帝(姬轩辕)为天子(实为部落联盟首领),代炎帝神农氏。黄帝即位后,会诸侯于釜山,经略四方,融黄、炎于一炉,遂开中华一统之局面,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

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玄嚣(即少昊)、昌意,玄嚣之孙高辛氏,是为帝喾。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是为帝尧;娶有戎氏女简狄,简狄因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是为商之祖;娶有邰氏女姜嫄,为元妃,生弃,弃好农耕,懂稼穑,帝尧举为农师,封于邰,号后稷,为周朝先祖。

太原王氏 5.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The wang family in LangYa),我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琅琊王氏开基于两汉时期的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鼎盛于魏晋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南朝以后走向衰弱。《二十四史》中记载,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姬等人为代表的35个宰相、36个皇后和36个驸马和186位文人名仕。琅琊王氏家族世代居住于琅琊临沂,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举族迁

居会稽、金陵。南渡之后,因对故乡思念的一直都以北土地名为称呼,东晋元帝时,侨置南琅琊郡(今江苏省南京市)。

琅琊王氏 6..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东晋大胜立下至伟的贡献,奠定了陈郡谢氏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当轴士族。陈郡谢氏还出了许多于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以至后人将

门阀士族鼎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喻为“王谢”并称的年代。南朝四大盛门“王谢袁萧”第二位,兴起于曹魏,衰落于南朝梁,至南朝陈亦有人出任高位,但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与很多士族一样走向没落,在南朝四大侨望之中没有能像兰陵萧氏那样繁盛到唐朝,相比整个魏晋南北朝的所有门阀士族,陈郡谢氏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是最杰出的。

.陈郡谢氏 7.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和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8.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时期,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

荥阳郑氏起自西汉 大司农 郑当时, 郑兴、 郑众父子是东汉名儒,郑浑历任魏郡、上党太守是 曹魏名臣, 郑泰是扬州刺史汉末名臣, 郑冲西晋 太傅开国元勋, 郑袤是密陵候西晋初名臣。 郑袤子孙四世都是西晋重臣。 郑浑八世孙郑羲是北魏中书令,郑羲子 道昭为兖州刺史号北方书圣。 郑羲兄弟六人都为北魏重臣。郑俨官至中书令等十多职,名震天下。 郑浑十一世孙 郑孝穆为北周中书令, 郑伟为北周襄城郡公、龙骧大将军、江陵防主。郑孝穆子 郑译为北周内史上大夫,助 杨坚建立隋朝,被封为沛国公、 祁州刺史。郑译子郑元夀历仕隋、唐两朝,官拜鸿胪卿。郑元夀堂兄 郑善果,历任隋唐两朝的兵部、户部、 工部尚书,卒于江州刺史之职。在唐朝, 荥阳郑氏有十一人为宰相,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多的无法细查

荥阳郑氏 9.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秦始皇召为五经博士,徙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由来)。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秦始皇召为五经博士,徙居

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由来)。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范阳卢氏受到打击,官位不显,部分成员入仕北齐、北周。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先后有八位范阳卢氏成员官至宰相,进入政事堂议事。在婚姻上,范阳卢氏注重门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稳定在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几个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两家,北魏和北齐时期与皇室通婚频繁,而隋唐时期未有与皇室通婚现象。在文化方面,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尤以卢植一脉为代表。

范阳卢氏 10.太原温氏

相传华夏百姓皆系黄炎子孙,然传说而已,未证其实。而百姓家乘、族谱,沿着历史考究,便使这种传说有了实实在在的佐证和依据。

翻开太原温氏族谱,便知上自轩辕黄帝、玄嚣、 极、帝喾、峤极、后稷等数十世到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再从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国为侯是为唐叔虞,历晋侯燮公等八十余世到同保公生九子分九支传四十余世到如今,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历历在目。从我温氏太原始祖叔虞于公元前1106年受封唐国侯算起,至今已历三千一百多年;若从轩辕黄帝算起,则已有五千年历史,与我华夏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史共久长,并为这个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期间,叔虞封地于唐,其子燮公袭封后便改唐国为晋国,晋公族封河南温邑而得姓,乃尊唐叔虞为温氏太始祖。

尔后,到西汉恂侯疥之后何公定居太原祈县,温郡太原始此。由是生发开来播迁各地之温氏皆以太原为堂号,祖宗神位牌上皆书以“太原堂上……神位”。后燮公传四十五世至序公,庠公兄弟(周——唐世系图),自后派分东南,我南派庠公传五十七世祖厚孙公(鼻祖),仕东汉太傅,再传至六十七世祖峤公,官东晋江州刺史,因勤王有功,封建宁开国公,始安郡王,先后居官九江,武昌,病逝后运葬豫章(今江西南昌)。再传至七十八世皋公于唐初武德元年(618)携家属入籍浙江,任扬州刺史。皋公次子穆公(字明由),奉旨仕浙江温州大夫而居温州。穆公次子颙公徙居浙江永嘉,仕枢密使,于咸亨三年(672)奉旨入赣任虔州(今赣州)刺史,是为江南开基始祖。

颙公之子讠利 字衡斋,于唐开元癸丑(713)仕虔化(今江西宁都)令,因惠政于民,民戴恩留之,遂家于宁都。讠利 公生四子曰:如璋、如珪、如玉、如金。其次子如珪(本祖)传至五代孙少四郎(源宗)于唐开成元年(836)从宁都徙居石城温坊檀树下。大中元年(847)生子同保;同保公又由檀树下辗转移居柏林里野芋窝(即今岩岭乡堂下村)开基,娶赖氏生九子:春、夏、秋、冬、尚、高、林、兴、旺。自始子孙繁衍,并由江西石城生发开来,遂播迁周边各县市乃至省内外,国内外——这便是我温氏之所由来也。据此温氏之谱实谱温氏之祖与裔也。由是亦知我同保公乃 讠利 祖次子如珪公之裔也。同保公是江西石城堂下开基发祥始祖也。

太原温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