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在阅读中培养高中英语学习活动观

2024-09-0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2019年第30期教育教学5

LIBERAL ARTS FANS

浅谈在阅读中培养高中英语学习活动观

王 彤

(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福建 宁德 352100)

【摘 要】加强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培养,是

《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新要求。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六个要素,指导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实现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学习活动观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064-02《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阅读要求[1]。加大学生对英语文本的阅读理解,是让学生增加生活感受,提升意识与情怀的有效途径。学生以文本为载体的有效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把英语知识转化成英语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学科的综合素养

新时期的英语阅读教学倡导“六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这种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在形成英语学习活动观思想意识下,以某一要素为主线根据学生阅读的文本内容,合理地融入阅读的方向,即:相关文本的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使学生在阅读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发挥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作用和载体功能,实现知识向技能转换[2]。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实践应用中的策略(一)教学理念的积极跟进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观念。在长期的单一学习活动观的影响下,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接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六要素整合的学习活动观”是新时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从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角度出发,本着终身学习的教学态度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如研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等英语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从而在思想深处抱着积极学习和有效应用的态度,在完善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提高实际教学水平,提高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落地实践效果。

(二)阅读教学中践行学习活动观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提高综合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习活动观的应用要以六要素的有效实施为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任务,发挥现有文本阅读内容的载体作用,践行理论指导阅读实践的观念。如主题语境的运用。主题

64

语境在学习活动观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对文本学习有着主导地位。以主题语境为主线,设计阅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学生的思维根据教师设计的语境,明确了对文本内容学习的方向,能够在阅读内容中有目的的提炼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文化元素,为下一步的探究奠定基础。如“Natural Disaster”这个模块学习时,就是在主题语境的引领下,创设正确面对灾害、应对灾害的态度的主题,在以叙事的语篇中,通过灾难场景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根据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提炼自然灾害相关用语知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语境中,对灾害中需要的问题处理方法急于掌握,为自主学习的思想融入情感因素。救灾现场需要的救生包清单、安慰灾难中遇到困难的人的语言、调整在灾难中的心态等英语词句,学生都希望能够完全掌握,以备生活中发生意外时的准确运用。学生在文本主题语境的创设引领下,积极获取文本提供的数据、信息、文化元素,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生活经验。

(三)听说教学中践行学习活动观

听说教学是学习活动观的六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以六要素中的语篇类型作为主线,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体裁和语篇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等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听说教学中的践行学习活动观,可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完成对阅读内容中的高频率句式结构与词汇的掌握,并提高口语正确输出的水平。这种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方式,是通过综合活动设计之后,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施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通过对文本标题的预设,猜想文本涉及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寻求预设问题的答案,以此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如听力材料“Great Inventions of China”的学前预测。教师在给出材料之后,采用谈话的方法,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My Dreaming Invention”,学生在运用英语回答“我梦寐以求的发明”时,在思想上对发明东西的特征和发明带来的益处等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同时与语篇的发明信息

形成对比,提高学生的核查能力。为了提高听力材料教学的实施效果,在对题目预测后,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为口语输出做好组织语言的准备。基于发明的内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探讨的核心要围绕着“人与社会”中的“发明”为主题,建议学习小组在讨论的内容中融入“人与自我”的创新思维。

(四)语法教学中践行学习活动观

设计语法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在实践学习活动观的树立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回忆,进行语法应用的对比,如现在完成时的特点。加深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思考后形成反思意识,指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在语法中的区别。教学实践表明,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既是单一性的使用,

也是综合性的穿插运用。在阅读教学、听说教学以及语法教学中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融语言、文化和思维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观的应用,需要教师转变单一的教学观念,正确理解新的教学方法中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六要素。以坚实的理论,指导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促进学习活动观真正地落地实践,为教师打开一扇课程改革的大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骆北刚,朱琼碧.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

策略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3).

(上接第63页)有助于让学生充分了解彼此,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提升学生参与的热情度,进而提升对美术的兴趣,从而开展中学美术的高效课堂。

三、进行课后反思,开展研讨会

对美术教师来说,提高课程的质量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想组织好一堂优秀的高效课堂,并且让课程的成果持续保留,需要教师共同努力,制定改革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基本的原则,从而使得高效课堂开展地更加顺利[5]。就美术学科来讲,教师应对课程教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要对课外补充内容有一个明确的把握,由于美术课程的教学特点,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美术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因此,美术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

发展,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并且通过对美术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中学开设美术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有利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并且能够对传统的美学有一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艺出版社,2010.

[2]劳凯声,张厚粲.教育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5.

[3]人民美术出版社.中等师范学校教材:美术4[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曼.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学

周刊,2014(30).

[5]燕小兵.论初中美术课堂的优化教学[D].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