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60137 温晓莹
概念及规范
观演建筑类型包括各类剧场、各式电影院以及音乐厅、杂技马戏场、书场曲艺和大型综合性文艺中心(含多个剧场及音乐厅和展览、文娱、会议、餐饮等)。
以下着重阐述剧场建筑方案设计在应试中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 剧场建筑按规模可分:特大型(观众容纳 1601 座以上)、大型(观众容量 1201~1600 座)、中型(观众容量 801~1200 座)、小型(观众容量 300~800 座)。 一、剧场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 1.剧场功能组成
剧场建筑最基本的功能组成部分包括观众部分、演出部分、演出准备部分、办公管理部分和后勤设备部分。其中前三部分是剧场建筑的主体部分,后两部分是剧场建筑的服务部分。
上述剧场建筑各主要部分又包含着各自相应的房间组成。根据剧场规模大小不同,上述各房间内容可有增减。 2.剧场的功能分析
从下图大型剧场功能组合关系图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剧场功能设计的特点:
(1)剧场对外出入口至少应包含:观众出入口、演员出入口、道具运输出入口、行政办公人员入口和后勤设备出入口。这些出入口都要与城市道路发生关系,形成各自的流线,要特别注意这些流线不能在室外相混、交叉。
(2)上述 5 个功能组成部分以观众厅、舞台、后台三者形成剧场建筑的主体,它们是一种纵向排列的紧密组合,按先后秩序组成整体。
(3)观众部分包括前厅、休息厅、观众厅三大组成部分及相应为观众服务的设施,其组合特点是以观众厅为核心环以其他空间布置。
(4)舞台部分包括主台、侧台及相应的技术用房。其功能组合特点是以主台为核心且.与观众厅在同一纵轴线上,其余相应空间与技术用房位于主台两侧。
(5)后台部分包括各化妆室、服装室、道具室等所有为演出服务的房间。其功能组合特点是以演员上场准备程序为依据,以跑场走道为联系手段进行房间安排。而且,后台部分是紧贴在舞台之后布置,以便为演员提供便捷的上下场条件。 3.剧场流线分析
(1)剧场流线主要包括观众流线(进场观众流线与散场观众流线)、演员流线、道具运输流线,它们有单独的出入口与外界联系。
(2)观众流线以及它所联系的各个为观众服务的房间是布局在剧场建筑的前区,与广场和基地主要出入口之间的流线是通畅便捷的。
(3)演员流线与观众流线在室外不交叉,不相混,在建筑内不汇集在同一空间,但它们各自的终端——舞台与观众厅是紧紧相连的。 (4)道具运输流线是直接从室外直达舞台内。
二、剧场建筑方案设计主要相关法规(JGJ 57—2000) 1.总平面
(1)剧场基地应至少有一面临接城镇道路,或直接通向城市道路的空地。
(2)剧场主要入口前按不小于0.20m2/座留出集散空地,当剧场前的集散空地不能满足前款要求时,或剧场前面疏散口的宽度不能满足计算要求时,应在剧场后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并应设有与其疏散容量相适应的疏散通路或空地。剧场建筑后面及侧面临接道路可视为疏散通路,但其宽度不得小于3.5m。
(3)剧场总平面设计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人流与车流交叉。布景运输车辆应能直接到达景物出入口。
(4)剧场基地应设置停车场,或由城镇规划统一设置。 (5)总平面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2.建筑设计
(1)前厅和休息厅设吸烟室时,应在池座和楼座分层设置。
(2)剧场应设观众使用厕所,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男女厕所厕位数比率为 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男厕:应按每100 座设一个大使器,每40 座设一个小便器或0.6m 长小便槽,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
2)女厕:应按每25座设一个大便器,每150 座设一个洗手盆。 3)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厕位。
(3)观众厅视线升高差“C”值应取 0.12m。
(4)舞台面距第一排座席地面的高度,对于镜框式舞台面为 0.6~1.10m;伸出式舞台面为 0.30~0.60m。
(5)观众席对视点的最远视距,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话剧和戏曲剧场不宜大于28m;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6)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 0.50m;软椅不应小于 0.55m。 (7)座席排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80m,软椅不应小于 0.90m,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 2)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1.00m,软椅不应小于1.10m,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 3)靠后墙设置最后一排座位时,排距应至少增大 0.12m。 (8)每排座位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22 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11 座。 2)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50 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25 座。 (9)观众席位应预留残疾人轮椅座席,座席深应为 1.10m,宽为 0.80m。
(10)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 20 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座位不宜超过 10 排。
(11)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片区容量相适应,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宽度符合安全疏散计算要求(如下图)。
(12)镜框台口箱型舞台的台口宽度、高度和主台宽度、进深、净高均应与演出剧种、观众厅容量、舞台设备、使用功能及建筑等级相适应,以下表的规定:
(13)主台两侧均应布置侧台,位置应靠近主台前部,便于演员和景物通向表演区。
(14)灯控室、声控室均应设在观众厅后部,通过监视窗口应能看到舞台表演区全部,面积不小于 12m2。
(15)化妆室应靠近舞台布置,主要化妆室应与舞台同层。当在其他层设化妆室时,楼梯应靠近出场口。
(16)服装室应按男、女分别设置。候场室应靠近出场口,小道具室宜靠近演员上、下场口设
置。
(17)甲、乙等剧场应设乐队休息室和调音室,休息室和调音室位置应与乐池联系方便。 (18)盥洗室、浴室、厕所不应靠近主台。后台每层均应设男、女厕所。男大便器每10~15人设一个,男小便器每7~15人设一个,女大便器每10~12人设一个。
(19)后台跑场道地面标高应与舞台一致,净宽不得小于 2.10m,净高不得小于 2.80m。 (20)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应设消防控制室,位置宜靠近舞台,并有对外的单独出入口,面积不应小于 12m2。 (21)疏散规定:
1)观众厅出口均匀布置,主要出口不宜靠近舞台。
2)楼座与池座应分别布置出口,楼座至少有两个独立的出口。
3)观众厅出口门应为双扇门,净宽不小于 1.40m,向疏散方向开启,紧靠门不应设门槛,设置踏步应在1.40m以外。
4)严禁用推拉门、卷帘门、转门、折叠门、铁栅门。
5)主要疏散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O.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O.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级,超过18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10m。
6)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 7)乐池和台仓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实例—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一、简介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坐落于浦东行政文化中心,是上海新一轮文化规划中上海文化“一轴”的东起点。作为上海重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由上海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投资11余亿元兴建,总建筑面积近40,000平方米,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 二、基地分析
基地北部道路为干道,所以不宜设置出入口,主要出入口选在次级道路丁香路上,这样为建筑人为地建立了一个比较宁静的环境,使得出入口附近人流车流不会过于混杂。次路口设于与主干道相连的支路上,有利于疏散,使得停车方便快捷。
由于用地面积比较紧张,设计师采用了集中式的设计方法,建筑物主体结构紧凑,聚集
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蝴蝶兰的形状,周围被绿地围绕,使得建筑与外部干道隔离开来,减少了干道对建筑的影响。 三、建筑出入口分析
建筑物主入口在北面,结合了道路,光照等对建筑的影响而确定。两个次入口分别在建筑的东西两边,除了道路影响设置西边的次入口以外,增加东边的出入口,一方面减少了建筑物疏散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将东部地形利用起来,扩大了停车场的容量。
四、流线分析
五、功能分析
地下一层包含了四大功能,停车场、餐厅、会议室以及歌剧厅。四个功能分别围绕中心展开,通过门厅与中庭联系在一起,通过发散型的布置,将各个区相对独立起来,通过将交通部分集中在中部,使得各个功能之间的流动非常方便。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室内外的联系,对于对外的餐厅和相对功能较独立的会议厅靠近停车场设计,使得剧院部分功能尽量不与附属部分交叉。(如下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从二层平面来看,各功能之间都留有空隙,使得功能空间之间的干扰降低,也使得交通疏散空间变得开阔,有利于疏散。各个空间虽然相对独立在各个方位,但是由于四通八达的交通空间将其完全贯通起来,又使得功能空间之间有了向心力,形成了一个整体。通过这样的形式也使得立面更加自由,不局限在满足功能,也加强了在道路一侧建筑的隔声效果。(如下图)
二层平面图
通过以上各层平面可以看到功能分区是将动静分区分开布置的。图的右上通常布置展厅,音乐厅、餐厅、展厅等影音与流动性较强的区域,而做下则作为学术交流与会议等较安静静态的活动空间,减少了功能空间的交叉布置带来的不便,也使得空间在排布上尽量完整,使得剧院主要对外空间和专业交流区相对独立开来。
四层平面图
六、各厅出入口设置
音乐厅
东方音乐厅可以满足大型交响乐团和合唱团以及各类独唱、独奏音乐会的演出要求。作为一个出色的音乐的构思,为了寻求音乐厅和谐与舒适的平衡,对声学及舞台设备都进行了完美的设计 。
一个\"光与影\"的场景--在这个观众厅里将会创造出一种巨大而平和的氛围,由舞台灯光形成的峡谷般的舞台周围,围绕着暗色的山丘状的观众席,为欣赏源于自然与生活的交响音乐,创造了自然、和谐、典雅的观赏氛围和环境。
经过不同方式和动态进行测试,东方音乐厅的反射声十分丰富,空场和满场中频混响延迟时间,分别达到了2秒和1.8秒,中、高、低频的比例也比较和谐;音响声阶最高为93分贝,最低为38分贝,动态范围超过了50分贝,自然建筑声学效果非常理想。
在这座东方音乐厅里,光舞台上空的大声反射板就有5套,小声反射板更是达到了74块,可调式装置可以使混响延迟时间控制在2.1——1.6秒之间。(见上图)
歌剧厅
东方歌剧厅可容纳1015位观众,其中包括乐池的可活动座椅102个。观众厅共分为二层:一层(含池座)可容纳799人,二层可容纳216名观众观看演出。
整个剧场以大面积的红色作为基调,剧场的空间被侧翼的“弧”分成3个区域,寻回了意大利式歌剧院的贵族气派和亲密的氛围。(见上图)
演奏厅
在这个拥有333个座位的 “房间”里,以舞台为中心阶梯式的观众席呈半圆状发散展开,围合出一个单独的空间,观众可与艺术家保持全方位的接触,在这个融洽又亲密的艺术氛围中感情随跳动的音符而彭湃。这个具有古罗马剧场风韵的演奏厅,以兰色为基调配以金黄色瑞士梨木地板尽显典雅与高贵。 七、空间形体
剖面图
由于音乐厅和歌剧厅等在声学与视觉上的特点,大厅都在两层层高以上,同时进深不能过大,所以造型较容易与椭圆柱体相统一,各个厅组合到一起形成了造型“蝴蝶兰”的五片
花瓣,使得蝴蝶兰优雅的形象栩栩如生,恰到好处。
形体不仅在平面上状似蝴蝶兰,凹凸有致。在立面上也不局限在椭圆柱的呆板造型上,加入了很多弧线的元素,使得里面柔美又有向上的动感。屋顶处理也不是平板的单纯的平屋顶,加上了各个角度的扭转,使得屋顶曲线柔和地起伏,想波纹般晃动起来,飘逸飞扬。
南立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