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你、我、他
《美术》(湘版)教材 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入学后美术课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以往教学中的人物素描课侧重学生对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的掌握,这个要求对初中学生而言有相当难度。依据课程标准模糊学科界限,降低专业要求的精神,本课更为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特征的能力,通过人物头部的描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状态等特征。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初步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学生能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同学的特征。
学生能在交互活动中关爱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媒体运用
数码相机、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师自画像、多幅头像素描复印件
四、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相机记录珍贵的瞬间,留下美好的回忆。今天老师也用相机给同学们拍照,大家可以在大屏幕上看老师拍的是谁。
(二)分析同学、老师照片的头部特征
教师:这个同学的笑容真灿烂,他的头发有点卷,脸圆圆的,眉毛很浓,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教师:我还拍一些同学熟悉的老师的照片,大家来看。(课件播放)
(此环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同学和老师的头部特点。)
教师:同学们来到新的集体学习和生活,彼此之间由陌生变的熟悉,也许有的同学在班上已经有了好朋友,下面请同学说说你熟悉的同学的相貌特征,相信同学们都有敏锐的眼光,也相信同学们能尊重他人,正确评价。
(学生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健康友好的态度分析。)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我们总结一下,刚才大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人物头部特点的。
(学生回答)
教师:对,刚才同学们主要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样来分析人物头部特征。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很多画家通过对人物头部的刻画传达人物的特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画家的作品。
(三)分析绘画作品中人物的头部特征
教师:这是宫六朝的一张素描作品——《小女孩》,同学们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学生谈感受)
教师:小女孩鼓着腮帮子,大大的眼睛注视前方,眉毛微锁,小小的嘴巴撅起,翘翘的,画家通过对五官的刻画把小女孩倔强的个性表现出来。
教师:这是画家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大家分组讨论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画家想表达什么情感。组长做好记录,讨论后请代表发言。
(本环节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分组确定组长,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总结讨论结果。)
教师:同学们谈的很好,画家通过头像的细致刻画把老农的质朴、善良、勤劳的品行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巩固练习:教师展示一些画家的素描头像作品供学生参考。
临摹一张画家的头像作品,仔细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
五、教师总结,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征。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具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
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导入
1、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2、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搜集过程和感受。 3、欣赏罗中立《父亲》。
三、授新
1、看“图”写“话” : 出示赵延年的版画《鲁迅像》《阿 Q像》。 学生仔细观察、体验。 各小组任选其一,写 100个字左右的肖像描写。 小组派代表读一下,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评说。
2、看“话”画“图” 教师出示一段人物肖像描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画一幅人物肖像画。
3、表现方法 :结合图例,简单介绍一下油画、版画、国画、素描等表现方法及其优势。
4、漫画在人物特征表现中的特殊作用 :出示漫画作品, 学生自己体验,说说漫画的特点(夸张)。
5、特征的把握 通过对人物形象整体特征的把握,并恰当地强化细部特征,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绪、年龄和职业等。
四、创作表现——尝试为同学画一幅肖像画 :仔细观察人物特征,选择任何一种表现方法创作肖像画。 鼓励适当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对象特征。 在所画的肖像画旁写上所画对象的姓名和你表现他的哪些特征。
后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并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作业,询问他们对这样的学习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