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河
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本次课的复习材料,这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从实用性来讲,由于其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它动作衔接,保护好球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变向运球技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因此,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
篮球急停跳投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篮球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投篮方法,急停投篮是后面篮球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
面所学运球急停急起和投篮的一个技术综合,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重点是急停脚步动作与接球和运球手的协调配合,难点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年段男生篮球班,共四十八人。学生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学习篮球变向运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了解急停跳投在比赛中的运用。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变向运球变向的时机;7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跳投等各种技术进行急停跳投练习;90%以上的学生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重、难点确定:
重点-----球的变向换手,急停跳投的节奏
难点----变向换手后“左突左运球、右突右运球”,起跳后身体平衡
动作要点:起跳垂直向上,起跳与举球、出手动作应协调一致,在接近最高点时出手。
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
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比较严谨,以服务练习和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 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
学生先绕篮球场慢跑三圈,教师带动学生一起做热身操。通过持球热身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基本部分(20’) 1、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采用了分组进行运球练习,并在一定时间后反方向运球。教师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身体的姿势、手型、手法和球的运行要准确,着重解决上下肢协调配合,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采用高运球和低运球) 2、行进间运球急停练习。
路线不变的情况下,运球急停强调保护球和重心的控制。加强学生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为下部分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采用跨步急停和跳步急停)
3、运球急停跳投(向上做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投出篮球,自己接球)
分组进行练习,在示范后让学生有个基本概念,强调急停脚步动作和运球手的协调配合,还有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同时要求学生在
非练习的过程尽量能多看多学多想,与自己的动作对比并能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 4、体能练习
绕篮球场地慢跑,行进间做侧身跑、后踢跑、前踢跑、高抬腿。走跑交替。
(四)结束部分(5’) 1、放松操
在教师带操下学生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场地器材:
1、场地:篮球场,2、器材:篮球48个; 14个障碍物 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教学评价: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心理特点,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任务。 本课的特点:
1, 强调课堂纪律性,只有比较好的课堂纪律才能有所教,有所
学。
2, 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强调各种细节动作,例如低运球过程必须
保持低重心,还有急停跳投之前的运球必须先做体前变向运球。
3, 练习过程必须要有效率,例如多次采用的进行练习,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解示范或者个别指导相结合。
4, 练习过程中尽量模拟实际比赛中的场景,例如练习过程中的
道具的设置。
篮球教案
年级 : 高一年级 学校: 平罗县回民高级中学 教师:孙占河
教篮球:1、体前运球急停跳投及体能练习 材 1、认知目标:进一步学习篮球变向运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了解急停跳投在比赛中的运教 用。 学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变向运球变向的时机;7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跳投等各种技术进行急停跳投练习;90%以上的学生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任 和自我评价能力。 务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教育结 次 时 内容 课的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构 数 间 及方法 开 课堂常规: 组织: 强 1 2′ 1.观察提 1.集合整队,检 始 查服装及报告人 数。 部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 分 容,提要求。 4.安排见习生。 示 2.要求口令洪亮,精 神面貌好。 ××××××××× ××××××××× ○○○○○○○○○ ○○○○○○○○○ △ 调 组 织 纪 律 性 3.要求:积极练1.学生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习,认真观察,团结协作。 4.合理安排见习生,注意安全。 1.队伍整1.绕篮球场运球。 齐,速度适中。 2.教师提 要求:根据本次课 内容做准 备活动, 7′ 8 拍 3.教师带 操 4.教师评 价。 2.学生成体操队形做篮球操热身活动。 1.绕篮球场运球三圈 2.持篮球做篮球操: 准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备 3、弓步压腿 4、腰部运动 部 5、持球绕腰 6、持球绕脚 分 4 × 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 热身,使进入运动状态。 充分伸展身体各个关节。 分成两组分开 基 1.对上次1.学生认真听讲。 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一、 7′ 12′ 本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 Z字型运球上篮 部 分 2,一对一体前变向运球 过人 并提出要2.学生尝试练习,掌握动作要领 同时求。 练3.在练习中动脑筋思考运球及过人的技巧。 习,2.组织练如 习 图,一组3.教师观 练习察,找出完自 问题进行动转解决。 到另 一队4.鼓励学接着 生尝试增练 加难度。 1,分组练习,要求重心降低 充分 发展2, 尝试速度不同的练习方法, 学生1.提出更的创 高要求和造能细节动作力、的处理。 观察能2.组织练力。 习 3.教师观察,找出问题进行解决。 4.鼓励学生尝试增加难度。 1, 教 师讲解练习方法及 示范。 2, 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基 二、 本 篮球急停跳投 学生分成两组,分开练 部 分 1.放松整理:伸拉练习、柔韧练习。 2.集合小结。 3.布置作业。 4.收还器材。 5.师生再见下课。 结束部分 13′ 4′ 织练习, 分组轮 换。 习,变向后运球急3,教师观 停跳察,找出投,问题,进 投篮行解决 完自 己抢4,教师个篮1,学生认真听讲。 别指导 板,接着2,分成两组进行练习,并轮换,掌握动作要领。 运球走到3,理解体前变向的作用和急停的技术动作 另一组的4.学生评价(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队尾,5.团结协作,相互帮助。 如此 循 环。 1.师生听 音乐集体 放松,做 伸拉练××××××××× 习。 ××××××××× 2.教师小 结本次课○○○○○○○○○ 的完成情 况。 ○○○○○○○○○ 3.布置课△ 后作业。 4.要求学 生课后要1.听音乐练习。动作舒展、大方。 加强复 习,更好2.自我总结评价 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要求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提出一个目标。 160 80 预计教 学效 果 运动负荷生理曲线及平均心率 练习密度 场 地 38—42% 器 材 篮球场 篮球48个 5 10 15 20 25 30 课后 小结 教研组 长
一、篮球运球:学习体前换手运球技术
1) 动作要领:右手拍球的右外侧面,使球从体前弹向左侧,同时右脚内侧迅速踏地,向左侧跨出,并迅速用右手拍球的后上方向前推进
2) 重点:变换手时,手的正确按拍球的部位 3) 难点:换手运球时的快速与协调 练习方法:
1、 原地高低姿听信号变化运球(改进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及控制能力,重点强调手掌心不触球,用手指、手腕控球)
2、原地左右手体前换手练习(解决体前换手运球手的正确击拍球的部位)
3、 体前换手运球的基本的分解练习 a. 徒手练习 b.持球练习
4、 运球护球追逐游戏
方法:分四组,分别在四个圈内进行,每人运球跑动,其中二位追逐抢断其它队员运球,被抢者变为追逐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