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孤独症儿童-功能行为分析

2021-03-2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孤独症儿童-功能行为分析

ABC矫正法的重点,是行为的「前因」和「后果」。有时这两者与问题行为的关连并不明显,例如房间的某一摆设会令小明想起他不愉快的经历,继而尖叫。那种不愉快的经历可能已发生了一段时间,要找出这个「前因」并不容易。

另一种策略是透过功能行为分析,找出该问题行为发挥了什么功能,或传递了什么信息,例如孤独症学生的自伤行为可能发挥以下的功能:

表示需要帮助

逃避带有压迫成分的情况或活动 渴望得到某一物品

对一些不喜欢的节目或活动表示抗拒 寻求刺激

教师进行功能行为分析时,可围绕以下问题作出研究: 学生展示什么行为?

学生在什么地方展示这种行为? 这些行为的对象是谁? 学生与谁一起展示这些行为? 学生在什么时间展示这些行为? 学生在展示这些行为后有什么事情发生? 六个步骤

描述问题行为

描述要仔细,让不同的人对问题行为有一致的了解。举例来说:「搞事」、「捣蛋」一类的描述较模糊,「用手拍打同学」、「把玩具推倒在地上」和「把玩具掷向同学」则能更清楚地描述问题行动。

观察学生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什么时间和情况下出现问题行为。在可能的范围内,尝试每天定时作出简短的观察和记录。

识别学生藉问题行为所达到的目的

教师可多留意问题行为出现时的情况及后果,尤其是学生从中得到的好处,例如:希望获得关注或物品,或借机会逃避困难等。

资料分析

在搜集得来的资料中找寻特定的模式,例如近似的前因或后果,继而推论出一些假设,藉以解释问题行为的出现。常见的假设可围绕下列三种情况:

正面强化:学生透过问题行为而得到关注或物品等。教师要注意的是,责骂和惩罚对学生来说,有时可算是一种关注,会使问题行为再度出现

负面强化:学生藉问题行为而逃避某些工作或人物 感官强化或自动强化:学生藉问题行为来自我刺激 调节环境以测试行为的功用

有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搜集和分析,问题行为背后的目的仍不明显。教师可有系统地改变一些环境因素,从而观察学生的问题行为

有何相应转变。但在改变环境因素时,每次只应改动一个因素,以便能较准确地推断产生相应转变的原因。

培养适当行为

孤独症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是为传递某一个信息。要减少问题行为出现,较有效的方法是教导学生采用另一种较恰当的行为来表达相同的信息。孤独症学生可能有些很顽固的行为,需要很长久的处理才能根治,教师/家长不要气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