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德育途径的创新研究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课程教育研究 德育研究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德育途径的创新研究 林凌云 (浙江省泰顺县育才小学浙江泰顺325500) 【摘要】德育是将主流社会推崇的思想品德转化为个体品德属性的一项教育工作,作为小学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材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眼下,以网络化为背景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方面为小学生 教育工作提供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传统教育方式的缺陷与陈旧在网络的大环境也充分暴露。因此,许多德育工作者正致力 于探索教育模式和途径的创新,以期使得小学生德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收到更好的效益。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生德育 网络资源平台 德育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 2095.3089(2015)23.0228.01 1.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特征 2.2积极建立并维护德育论坛 1.1教育工作个性化 针对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小学生 在传统的德育理念中,教育者代表真理,其权威性不容挑 德育交互方式也必须及时地发生改变。德育论坛无论在课内还 战。而小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总是接受教育者 是课外,为教育者与小学生之间构架了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及 的填塞式单向灌输。显然,这对小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及主动 平台,拥有极高的推荐价值和发展前景。德育论坛可以为小学 求知欲是极为不利的。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高达发达的现代 生德育提供包括“点对点、一对多和群体交流”等方式,作为 社会教育过程中,这种弊端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学生可以通过 受教育的小学生而言,可以利用软件中“在线咨询、在线求助” 在线论坛、通讯软件以及社交网站等获取充分的相关信息,感 等板块及时地向教育者及其他人请教问题,也可进入比如“时 受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可通过这种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下热点”等板块,针对当下发生热点事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 评论,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与教师进行请教与交流。 思想,通过“在线聊天、留言”等方式充分地讨论、分享个人 1.2道德评判的话语权发生改变 体会。在德育专业软件为小学生德育Z--作构建的新平台上,同 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网络,其实质仍然是人与人的社 会。现代社会中,学生往往掌握着网络环境下道德评判的话语 权。作为虚拟网络最早的使用者,小学生对网络规则、道德评 判的话语权逐步增加,进而形成小学生一代适用的道德准则, 学之间的相互信任伴随着沟通的进行加强了,小学生对教育者 的排斥效应逐渐减低,信任感提升,这甚至对传统的课堂教育 亦大有裨益。 2-3高度利用即时通讯软件 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着现实社会的道德评判标准。面对这 现阶段,为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教育者可利用QQ、 种改变,许多教育者及家长一时间难以接受,而现实至此,我 MSN等通讯软件,即时有效的与小学生进行情感、思想教育 们应该做的是努力调整心态,勇敢接纳,正确引导。 上的沟通。与此同时,这种沟通方式也可消除人与人之间“面 1.3教育工作面临虚拟网络两面性的挑战 对面”面对某些特殊敏感话题时的尴尬,保证德育工作可以顺 利开展。另外,对于有研发能力的学校,可参考自身实际情况 力相对脆弱。而网络信息技术不仅仅在空间上拉近了人与人之 自行开发一套适用于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讯软件,使得网络技 间的距离,更促进了各类文化、思想意识的碰撞和融合。正如 术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教育3--作。此外,在孩子价值观的培养 上面所述,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代表真理”的观念在小学生群 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角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 体中逐渐被打破,他们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更倾向于 重视和发掘,这也是当下电视台“亲子类”综艺节目热播的主 主动拾取各种信息,以现有的判断力将其转化为外在表现及内 要原因。通过即时类通讯软件,也可以构建起德育教师与家长 在属性。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相对缺乏成熟的社会价值 的沟通平台,这对提高家长的思想觉悟,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 观,因此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E-轰炸时,容易陷入迷茫甚至误 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入歧途,这就要求教育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危险 3.结束语 信号”从而正确疏导,与此同时也需要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及社 随着教育体系的日新月异,一方面,教育者自身应该调整 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好心态,以更加包容、开放和勇敢的态度去面对教育工作中的 2.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德育新途径的探讨 新方式;另一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从技术上充分 小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主观意识单纯,心理承受 传统的德育对于小学生而言,单调又枯燥,极大程度上影 响了教育工作的收效。本文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元化及开放性等 特征,提出几种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 2.1构建德育网络资源平台 传统的德育过程往往死板、抽象,针对这一问题,德育门 地利用好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开 创出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贾俊生.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1.中 国校外教育,2013(12) 户网站可以为小学生德育提供一种全新的平台,使其与传统的 【2]丁凡华.小学德育教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J].生活 德育工作相结合,发挥“取长补短、双管齐下”的作用。教育 德育,2015 者可以利用“声音、图片及影像”等全方位立体式展现德育工 [3潘来宽,刘虹谷.微博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新思路[3】J]. 作的核心内容,积极迎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小学生思想品 课改论坛,2014(02) 德教育增添吸引力。而在搭建德育网络资源平台时,必须遵从 [4】曾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研 “以学生为本”这一基本准则,使得小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感 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09) 知社会,消除以往“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教育内容这一现象。 228 l学法教法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