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及图形及曲线绘制归纳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一、有丝分裂知识点归纳

.1.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a.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复制的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b.前期:①出现染色体;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细胞两极发生许多纺锤丝,进而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计数好时机)

d.后期:①每个着丝点分裂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e.末期: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染色质丝;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2.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变化曲线: 3、简单归纳有丝分裂规律:

分裂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逐渐消失(二现二消)。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计数的最佳时期(一板易辩)。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姐妹分离)。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逐渐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二消二现)。 实质: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4、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的作用:

(1)中心体: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合成纤维素果胶形成细胞板,再形成新细胞壁。 (3)核糖体:合成分裂过程中所需蛋白质 (4)线粒体:满足分裂过程中所需能量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二、减数分裂中的知识点简单总结

一、 同源染色体:

依据: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即:

① 大小(长度)…………………………相同 ② 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二、 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DNA、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数量计算 (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 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2)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在减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期为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和配子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

(3)在含有四分体的时期(四分体时期和减Ⅰ中期),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3)染色体的数目在间期和减Ⅰ分裂期与体细胞相同,通过减Ⅰ分裂减半,减Ⅱ分裂后期暂时加倍,与体细胞相同。 (4)DNA数目在减Ⅰ前的间期复制加倍,两次分裂分别减少一半。 (5)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分裂以前有,减Ⅱ分裂以后无。 (6)四分体在四分体时期和减Ⅰ中期有,其它各期无。 三、细胞分裂图的识别 看特点,找同源

因为减Ⅰ分裂各期特征为其特有,与减Ⅱ分裂、有丝分裂不同,因此,根据特征即可把减Ⅰ分裂各期细胞识别出来。 减Ⅱ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各期特征相同,其主要区别是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而减Ⅱ分裂各期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具体办法:将图用手遮盖一半,看剩下的一半中的染色体能否配对,能则是有丝分裂,不能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这两种分裂方式可在符合其分裂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有无同源染色体识别出来。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1)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2)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3)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是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三、哺乳动物的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形对比(及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对比) 重点掌握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有丝2.理解:各期有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单双线、奇偶数、形态种数、染色体组数,单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染色单分裂体数目变化柱形图和曲线图、每条染色体的DNA数目变化曲线图,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 ⑴染色体形态数的计算依据:同源染色体和姐妹子染色体视为同一种形态,非同源染色体视为不同形态。 体细胞 体细胞 体细胞 体细胞 体细胞 1.概念:细胞名称、(非)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即配对)、四分体、交叉互换(以减Ⅰ四分体时期为例)。 ⑵染色体组数的计算依据:一般地,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条数等于染色体组数,因为同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要求是不减Ⅰ 同形态的非同源染色体,以保证染色体组具有全能性。 四分体时期3.画细胞分裂图——以2n=6为例。 减数分项目 裂类别 减Ⅱ 重要图形 性原细胞 初级性母细胞 初级性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有无联会成四分有无着丝点分有无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条数 前期 中期 后期 体 和同源染色体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小) 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小) 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小) 精细胞 第二极体(小) 精子 离次级性母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精细胞 卵细胞 精子 有丝分裂 偶数 有 无 有 减Ⅰ分裂 减Ⅱ分裂 4.画每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以2n为例。

染色体 核DNA 数目 染色单体 4n mRNA 染色体 有2n 图 例 数目 核DNA 丝0 有4n 染色单体5.画每条染色体的DNA 数目变化曲线图。 分2n 性

裂图 例 生 n 0 殖过

数目 2 数目 6.画每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柱形图——以2n为例。 有1 2 有图 例 丝0 1 性 分

生0 数目 裂

殖有4n 练习:⑴绘制:人体精原细胞的增殖和成熟的染色体曲线图。 染 色 体 过性2n 核 DNA 程⑵下图 生An 、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

染色单体 殖0 G1 S G2 前 中 后 末 G1 S G2 前 中 后 末 两个细胞周期

依次代表( A ) 过程 G1 S G2 前 中 后 末 时期 G1 S G2 前 中 后 末/前 中 后 末 数目 受精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图 例 4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的第一个细胞周期 3 2 1 0 DNA 染色单体 DNA 图 例 染色单体 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G1 S G2-前-中-后 末-前-中 后 ab c d a b c d ab c d ab c d 末 时期 细胞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A B C D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⑶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未分裂时期 C.丙图可表示受精卵未进入分裂期的刚开始阶段

4n 3n 2n n 0 甲 乙 丙 丁 图例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核DNA数 D.丁图可表示动物胚胎发育时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快结束时期

⑷下图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属于bc段范围内的是( A )

每条染色体的DNA量 ⑸下图表示在动物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单个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单个细胞2 1 中染色体 0 b c 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细胞分裂时期 a b c d 时期

A B C D

A.a阶段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阶段细胞数目不变 C.c阶段发生细胞融合 D.d阶段没有同源染色体

⑹下列图像是某同学观察某种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后期绘制而成的染色体行为简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⑺右图表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精原细胞。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C )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⑻关于成熟的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来源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父方和母方来源是随机的 C.全部来自父方 D.全部来自母方

⑼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类型(以来自父方、母方区分)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图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图A和图_E___,图__C__和图D。

②图E、图F和图__A__最有可能来自同一个___初级____精母细胞。 A B C D E F

③精细胞E的一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第___Ⅰ__次分裂____四分体____时期发生了_交叉互换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