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中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
初中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
一、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班xx,现已直升入青岛x中,在此
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个人的学习经验及教训,以供诸位作为参考。 说实话,其实被直升时录取可谓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之所以成功绝对离不开三年来的努力。其他几位同时直升成功的同学,当得知此消息时,无不欣喜激动、高兴万分,而我却并不认为这值得激动或骄傲,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有过三次激动了。
二、 第一次激动是在初一下学期期末,那次我历史考了满分。一定有同学认
为历史难学,其实是因为他没有真正对历史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对历史感兴趣呢?历史是炽热的,他发人深省,给人以启示,可以把自己的行为与古人作对比,以史为鉴。学习教科书上的内容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它要求严谨,受条件限制),真正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在课本上很难找到,所以当你主动得多去了解、学习和体验时,你会从中发现许多古人的智慧所在。一定要把这当作一项兴趣爱好去发展,多读一些品读、讲解类的历史书籍,(因为以我们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读原著);电视节目是很有帮助的,有些历史上的事件错综复杂,自学难以搞清,而听专家学者讲上一遍,娓娓道来史实,一下就明白了,让你可谓是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豁然开朗。搞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样再提此事你就能信手拈来了。历史纪录片是影像与图文相结合的,同样有此效果。最具代表性的节目是cctv-10《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评价说:?《百家讲坛》的成功实际上是实现了‘三个对接’,即专家学者与大众的对接、学术研究与传媒的对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接。?这告诉我们:学好历史是时代的需要啊!
另外,①在学习课本内容时应把握好四个要素,正好与英语中的四个特殊疑问词相对应,分别是who(人物)、when(时间)、
where(地点)、how(过程、方式)。每学过几课或是一个朝代,都应在这四个方面上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全方位、立体化理清思路。②联想记忆法也非常重要,让未知变为已知。将模糊的知识与自己很熟悉的记忆相结合,事半而功倍。譬如:我们会学到唐五代时期
我国两大瓷窑,分别是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许多人会在这里记混了,这时我联想到,我们班里有两位同学,一位姓邢,另一位由于长得比较白而得外号?小白?,这不就是邢窑白瓷吗?那么越窑青瓷也就记住了。③还有一点,要自主进行考证,有个科学的历史观,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不能有立场。譬如,一定会有人对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关系搞不清,当时我也不明白,于是我查了字典后面的年代表及《资治通鉴》,得出结论:武则天先被册封为唐太宗的才人(即五品的妃子),不被看好,太宗死后又嫁给其子唐高宗李治,十八年后当上皇后,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知道了这些,不会再有人迷惘了。
三、 第二次激动是在初二下学期期末,那次我物理和数学都考了满分,实属 不易。
先说物理,学完初中物理知识后,一定要对其有所理解。当上初三开始学化学就会知道,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通常只是物体发生位移、受到力的作用或是属性、状态发生改变等。物理学的特点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学过的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牛顿三定律还是帕斯卡定律等,都揭示了客观规律。这些概念性的理论文字很周密,逻辑很严谨,应多在这上面下功夫,全面掌握其内容。要仔细体会那些似乎多余的文字所起到的作用,是抠字眼而不钻牛角尖,为了严谨。比如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分别是0℃和100℃,其
实这不严谨,要在1标准大气压下,(否则可能80℃也可能会是
120℃。)有时定义中说?单位温度下?,有时又说?温度每升高1℃?,这是为了与热力学温标开尔文区分。再比如: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不能说成是?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因为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一是吸引你竖直向下,即重力;另一个使你随地球自转,即向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才是万有引力。显然,后者说法不恰当。公式是个好东西,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一个定律的内容。我们初三将要学习的知识中有许多没有定量只是定性,如动能、势能,而为了掌握住决定动能大小1的相关因素就一定要知道它的公式:ek?mv2。还要将所学公式进行组2
合推导,写成比例式对解题有助(尤其是电学),并且也便于你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要多了解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一是能增加你的
兴趣,二是能更好的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伟大,不仅物理,数学化学也应如此。
再说数学,学好它的关键是养成先大胆假设再严密推理、证明的思维习惯,每一步推理都要有依据,充分利用条件。做几何类问题要把条件尽可能多得标在图上,这样很容易发现解题思路;不求异题同解,但求一题多解,方法虽然不一,但结果殊途同归。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拓展延伸也是必要的,这不一定是老师教的,因为这些内容不是课本上的并且须得自己思考;我常常在闲暇时进行一些证明及推导,自认为大有受益,考试或竞赛中所谓难题就是这些,谁的眼光远,谁的能力就高,功夫在平时。同时,这也是难点,最好是有一本比较系统的参考书。如果问黄金分割比是什么?那么谁都知道它等于?1?0.618,可是如果让你证明之,怎么证2
呢?这里面要用到一元二次方程,希望当你们学过之后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数学与物理化学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多研究、学习一些不等式、分式和方程的基本性质对解决机械效率、质量分数、压强浮力等问题会有4极大的帮助。比如,①一个分数,把它的分子分母同加上1,分数的值是7
否会改变?(变大,一般性结论是: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加上一个正数,分数的值会变大);②已知p1>p2,u1<u2,是比较i1与i2的大小。(i1>i2)诸如此类问题,很值得探讨。
在初三将学习丁肇中所写的一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要学好这两门学科必须有格物致知精神。要求我们对问题深入探究、思考,得出结论,例如学习了电路结构有串联和并联,你是否探索过混联电路的特点呢?学习了安培定则有没有曾想过如果是根笔直的通电导线,磁场的方向又如何呢?你是否研究过全电路欧姆定律呢?学过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否想过凹透镜呢?数学中有个定理: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不知你们可否知道?梯形的两对角线中点所连线段等于两底差的一半?这个结论。上述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都很值得思考与探究。
四、 我第三次激动是在初三上学期期中,那次考试取得了级部第三名,是唯
一一次?历史性突破?,它既奠定了我获得直升生的资格,也葬送了我取得更好成绩的机会。那次之后大概是过于兴奋,一连几晚几乎彻夜难寐(失眠),同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当时是高兴,可是到了期末,成绩一落千丈,退了14名,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这告
诉我无论何时绝对不能任意放纵自我,要时刻警醒,不能骄傲。所以也给大家一点教训来吸取,千万别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落得像许多历史人物那样。我认为这不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先生在《中国人都失掉自信力了吗》(反问语气)一文中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做这些当中的一种,不要学习那些骄傲狂大、刚愎自用或是好大喜功的人。
五、 在漫长的学海生涯中,并没有完美的捷径可寻,但切不可走过多弯路。
仅凭上述经验和心得,是不完善也不全面的。不仅要积累一定的经验,还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世界当然不是完美的,如果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不可沮丧,正如:?不要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把星星也丢了?的道理,而应以最短的时间接受这个现实,考虑最坏结果也不过如此;同时,切不可让这件事情打扰和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尽最大努力去弥补,把损失降到最低。有此三步总能使我屡次从低落心境中解脱。鲁宾孙说:担心和忧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个方法适用于当考试失利、做了后悔的事情、有不幸遭遇降临等情况下,(屡试不爽)。
我简单地把心理素质化分为三种境界:人我(受别人影响
而改变)、物我(受外物好坏的影响而改变)、御我(只随自己的需要而改变),我们固然做不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因为我们感情丰富、压力繁重、牵挂的事情比较繁杂;但如果能做到:对待事情百倍努力去做,却不热衷于最终的结果,那么这样的人往往总是成功的。
我之所以前三次会激动,而这次没有,就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一点。 对于一件别人不敢下手的事情,要大胆地放手去干,别瞻前顾后,否则将一事无成。
我们还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配上切实可行的蓝图,建立自己心灵的坐标系,找准每一个目标,然后大胆放手去做。 六、时间的价值(如何利用好时间)
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们。(不要虚度光阴,使岁月蹉跎。)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
加长。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当然是符合道德标准的),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去,忠实于你的目标。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的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这样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为目标服务的力量,这也就是需要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时间。 七、总结
总而言之,以上所讲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我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这是不够严密、不够完善也不够全面的,希望明年将参加直升或中考的同学,结合自身体会加以实践与验证,努力培养综合能力,吸取其中的前车之鉴,能为你中流砥柱。 谢谢大家! xxxxxxxx
2008年6月1日
【篇二:初中尖子生学习经验材料】
初中尖子生学习经验材料
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我学习不断进步,成绩比较好。我主要做好四个方面:时间分配,计划与反思,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为了鼓励自己,现在谈谈我学习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时间分配
1、文理科学习时间的分配
文科重在积累,理科重在理解,因此文理科学习时间的分配要相应地合理安排。如语文、英语、政治史地等科目,可以选择在早读、午读、晚读、晚上睡觉前的时间段读背记忆,并要善于比普通同学多挤出几分钟,且长期坚持。我们曾有好几位同学,早读比正式开始提前五分钟,晚读、午读也适当延长时间,有计划地背诵,且能长期坚持,结果文科成绩都很稳定且也优秀。语文、英语比政史地更重要,因此分配给语文、英语的时间比重应更大。而理科,尤其是数学,则应安排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以做题为主,并适当总结归纳。如大多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晚修的大部分时间都安排给数学,通过多做题,并从中总结方法规律,提高成绩。
总的来说,文科利用零碎时间积累,理科应利用大块的时间理解、做题、总结。并且需要坚持不懈。 2、适当安排时间放松
长期专注学习效率并不高,因此需要适当安排时间放松。每天下午放学到晚修的一段时间里,要适当安排时间放松和锻炼。例如:慢跑锻炼,几个同学在校园中散步,或打乒乓球等强度不高的运动。在放松过程中有意识地回忆当天学过的知识,并记下不理解的部分,在晚修中解决。如以前我常有几位同学放学打乒乓球,强度不大,不影响晚修,也能锻炼,打球间隙便会有同学发问:“今天老师讲的知识(或方法)我不理解,谁能帮忙解答?”于是便会有理解的同学详细讲解,或是几个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3、周末安排
周末是总结一周学习的时间,因此,周末有必要回顾一周的所学,并加强理解重难点。例如:我通常会在周末翻阅课堂笔记,回顾知识点,并认真思考自己哪一部分已学会,哪一部分未学会,未学会的找资料上的相应练习强化,完成练习后加以总结,就能理解该知识点。此外还要预习下一周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为学新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计划与反思
计划分近期与远期。
近期计划可以是当天计划,每天早晨计划一下当天自己文科应积累哪些知识,理科又应理解哪一部分知识,今天应该有多少收获。如:可以计划今天语文背诵一篇文言文或一首古诗,当然是在理解原文基础上的背诵;英语学习一个单元的单词或学会某一语法;历史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数学理解某一节内容或学会某一类题型的解法。有了计划,则要具体认真实施,并在当天晚上睡前反思今天的计划是否完成。若完成又有哪些收获,未完成的明天如何继续完成。 远期计划可以是月考或学期、学年为界定的一段时间内的计划。计划哪科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达到怎样的成绩。考试成绩出来后再分析成败与得失的原因,成功则坚持成功的做法,失败则适当调整计划。如数学考好了,是因为这段时间坚持每节知识过关,坚持练习,则下一段坚持该做法;英语考差了,是因为阅读失分多,则在下一段多安排时间训练阅读,多积累课外词汇。计划需合理,反思要及时。成功的须坚持,失败的要调整。定时定量,日积月累,才达到预期目的,才有真正的收获。 三、学习方法
要在初三拔尖,必须在初一、初二积累。具体地说,文科贵在积累,如语文的文化底蕴、基础知识的积累,英语词汇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训练。而理科
【篇三:中学生关于学习方法演讲稿】
中学生关于学习方法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前面的几次考试中,我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我的
努力,当然学习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给各位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验。 第一我觉得要想学习好先得对学习感兴趣。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动力,自然会越学越好。第二,要想搞好学习,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当中,我们的脑子里必须有三个字——“为什么”!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开水后,壶盖跳了起来,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说聪明的人懂得说;智慧的人懂得听;高明的人懂得问。最后就是一定要勤奋,这是最重要的,连爱迪生都说“天才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也许上面我说的很抽象,具体下来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课,注意要多独立思考,不懂就要问,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决不能马虎。还有的是,要做好笔记,课前最好预习,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的课能更容易地吸收。课后也要进行复习,巩固好老师所讲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曾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也是这道理吗?最好要注意劳逸结合。只顾着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让脑子适当地放松一下才行,比如打打球,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新闻等。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毕竟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但我相信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付出汗水才会收获硕果的!我也会加倍努力,争取在下一次
考试中成绩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想说“你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你再弱也要和自己比,你挑战过了自己,把以前的自己比下去了,你就会收获比别人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