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科院驻中牟工作队整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组部“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任务,加大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及后进村整建工作力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提升农村种植业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河南省农科院驻谢湾村工作队针对前期在调查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特制定出本整改方案。
一、整改思路
以调整谢湾村整体种植结构为立足点,以更换优良品种为抓手,以良种良法配套为保障,以建立高产高效示范田为新模式,促进后进村转化为先进村、弱村变为强村,全面提升本村经济发展水平,培养农民科学致富的先进理念,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整改目标
在整改过程中,我们按照“五个好”的标准要求,分类指导,综合治理,部门帮扶,自我发展,破解难题、统筹推进。最终实现班子坚强有力,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三、具体整改方法与步骤
在调查摸底和“十部门集体会诊”的基础上,结合各个自然村实际情况,切实按照“一切为百姓着想”的整改思路,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整改方案。
1、增强班子的凝聚力。 通过上党课、开会谈心等灵活多变的形式,对党支部和村委班子进行定期政治理论培训,克服存在的软弱涣散的工作作风,增强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
激发团队带领村民致富的活力。
2、栽培品种的更新换代。 谢湾村以小麦、花生、西瓜、果树种植为主,当地村民长期栽培几个固定的品种,长期以来造成产量低、抗病性差的不良后果,为改变这种传统的种植习惯,我们决心以自身优势为依托,对本地的栽培品种进行彻底的更新换代,把优良品种送到农民手中,让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可靠保障。
3、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结合谢湾村的种植业特点,制定了“举办一批培训、教会一项技术、带动一批农户、形成一个产业”的工作目标。工作队根据谢湾村小麦种植和果树管理情况,将组织单位的小麦和果树方面的专家入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群众传授良种选择、施肥、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等小麦种植和管理技术,为果农讲解了果园选址、优良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大樱桃种植和管理技术。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不断强化农户科学种植和管理意识,实现不仅高产还要高效的现代化农业新模式。
4、积极稳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谢湾村邻近开封县中原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原红萝卜大市场),在较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引导下,群众有多年种植红萝卜的作业习惯,红萝卜种植面积高达2500亩,但去年却由于市场因素,红萝卜收购价格大幅度下滑,造成增产不增收,部分群众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状况。工作队在同当地村干部研究后认为,要改变这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改变种植结构,把握市场先机,主动适应市场。工作队认为,首先可以从改善红萝卜前茬作物上面做文章,通过改良种植前茬作物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经济效益;二是要扩大视野,及时把握市场脉搏,作出科学的种植判断。我们提出 “先种植地膜早熟花生或西瓜,后种植红萝卜”的种植建议,科学的论证使建议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此项方案很快就将得到实施。
5、努力推进优良品种高效示范园区建设。 我们今后将依托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采取技术培训和无偿捐助等灵活多样的帮扶形式,不仅为谢湾村提供更多的优良品种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和管理技术,还将积极推进花生、西瓜、小麦的高效示范园区建设,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逐渐促使单一品种规模化、规模品种优质化,优质品种区域化,示范优质高效良种,致富本村百姓,逐步形成不同作物的产业链条,从单一的市场营销向多元的经济复合体过度,使农户种植更有计划性和前瞻性。
6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结合谢湾村实际情况,工作队定期组织“两委”班子成员认真讨论,帮助建立、健全党的建设、议事决策、村务管理、群防群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及党支部制度等,加强民主评议和监督,建立一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并完善村规民约,形成长效机制,留下一个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从而为全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