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美绝伦秘色瓷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文博论坛大 众 文 艺精 美 绝 伦 秘 色 瓷

冯彬妮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博物馆 陕西 扶风 722201)

一九八七年四月在法门寺唐塔地宫中出土了一批失传千年之久的瓷界瑰宝——秘色瓷。这批瓷器物帐碑中明确记载十三件,是唐代懿、僖两宗皇帝为佛指舍利专供奉之器物。它在辉煌灿烂的瓷界百花园中璀璨夺目,娇艳可人,它们有一共同特征:造型美、胎釉美、装饰美。

秘色瓷在造型上简朴、质朴中求得一种雍容大度、文雅华贵之美。以碗为例:其中有两件为五瓣葵口型,均敞口、园唇、五曲式深腹,腹壁斜收,外茤式高窄圈足,另外三件为撇口、平沿、浅斜腹、坦心、平底、外底为凹。最后两件为带釉碗,更独一无二,为敞口、斜腹、大窄圈足。这批器物虽种类不多,但同一种类的器物已有多种造型和变化,这些造型的设计以唐代金银器为其特征,造型大部分端庄、稳重器物外型多做成莲花的样子,莲花又是佛教所欣赏,被奉为“佛门之花”。这次唐皇帝以莲花形状的秘瓷之宝奉供于舍利无一不显示出皇室对佛祖的虔诚之心和求佛庇护的崇佛心态。

秘色瓷从胎釉工艺来欣赏,更是精工细作,呈现出一种如水似玉的温柔之美。其胎质原料加工精细,瓷土经过了很好的粉碎、淘洗、陈腐练制,所以瓷胎均匀、细腻紧密、釉质滋润、青色纯正。釉面品质光亮明净。器物加工制作精细非常规整,釉料处理和施釉技术大大提高。青釉秘瓷色调色度不完全一致,最好

的色釉显翠青色,清澄如一泓秋水,色调鲜亮清新,在滋润中露出半透明状的精光;稍有逊色的色釉是青黄色或翠青中略泛点微灰。这种明亮、清新、滋润的秘色釉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其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已赞喻其釉色与层层山峰的翠绿色一样之美。这淡雅可爱的釉色给人一种清纯、自然之美感。它美伦美奂体现了极高的美学与工艺成就。 秘色瓷从装饰工艺的角度评赏又是另一种美的享受。大多为素面,外观朴实无华,这种设计之美并非

不注重装饰效果,而是将装饰的艺术美侧重在器物的造型和瓷釉上。匠师分别采用茤口、葵口和莲口,配以五曲式深腹、浅胎,整个造型犹如婀娜多姿的盛开花朵,通体在饰以如冰如玉的秘色青釉,给人以朴实无华、晶莹、温润、典雅多姿的美感。其造型蕴华滋于简洁、不尚繁缛,很少使用装饰,充分体现了秘色瓷的自然、本质之美。除此之外,匠师们还用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法以金银饰和银棱装饰的两件黄釉秘色瓷碗,内饰黄釉,外饰髤漆金银,平脱鸾鸟团花纹五朵,碗的口沿为芒口,底圈足上装饰有银扣式的银棱,平脱金鸟银花纹饰细纤、繁缛,刻划精细入微,艺术效果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华丽无比的金银图案,精湛绝伦的工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塘北堤北20米处、占地3300平方米,有大殿、配殿、还清阁、仪门和碑廊。碑廊内有孙叔敖石刻画像及传略、安丰塘灌区图示、重修孙公祠碑等。1988年1月13日,安丰塘与孙公祠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3月份国家文物局拨专款百余万元对孙公祠进行了维修。

如今安丰塘在水利工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986年5月中国水利史研究会、水利电力部治淮委员会、安徽省水利史志研究会在寿县联合召开“芍陂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并编辑出版《芍陂水利史论文集》;1995年由安徽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安丰塘志》详细介绍安丰塘的历史沿革及保护维修等。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和海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前来参观考察。1986年著名文博专家单士元、古建专家郑孝燮等考察安丰塘后,挥笔题词“楚相千秋绩,芍陂富万家。丰功同大禹,伟业冠中华。”安丰塘如一颗璀璨的夜明珠闪耀着她特有的魅力滋润着这一方的人民!

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